- +1
洛克菲勒家族的百年藝術收藏掠影:從酷嗜的中國瓷器到莫奈
2017年3月20日,戴維·洛克菲勒在睡眠中安然逝世,享年101歲。代表著這位“世界最老的億萬富翁”的傳奇一生就此落下帷幕。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表象,而忽略了他們對于藝術事業的堅持。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經是第6代了,除了贊助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外,也一直保持著對藝術收藏的興趣。傳奇生涯終會落幕,但藝術事業卻從未有盡頭。他年輕時曾說:“我惟一的嗜好就是那些中國瓷器。”

2017年3月20日,戴維·洛克菲勒在睡眠中安然逝世,享年101歲。代表著這位“世界最老的億萬富翁”的傳奇一生,就此落下帷幕。而洛克菲勒家族的百年收藏事業,是否也會因這位家族掌門人的逝世而走向消亡?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要從戴維的父親一輩說起。
洛克菲勒家族家財萬貫,靠著石油發家,但家族對于兒孫輩的要求卻極為嚴格。孩子們每周只有不到一美元的零用錢,且必須準備小賬本,記錄零用錢的去向。如果不夠怎么辦?方法只有一個:自己去掙。捉老鼠、劈柴、拔雜草等都可以憑時間來計算工錢,或許也就是因為這樣,養成了孩子們節儉的本性。


戴維·洛克菲勒的父親被稱為小洛克菲勒,他不愛奢侈品,卻與妻子阿比·洛克菲勒一樣,是一位忠實的收藏愛好者。
小洛克菲勒偏愛中國的明清瓷器,在戴維的記憶中,經常浮現一幅畫面:父親拿著放大鏡,仔細查看那些打算買入的瓷器,確保它們沒有破裂或經過修復。

1911年,小洛克菲勒與妻子搬進了當時紐約市最大的私人住所,那是一棟九層樓的住宅區,在裝修新家時,為了尋找家具和裝飾物,小洛克菲勒光顧了很多陶瓷店鋪,在杜維恩兄弟的店鋪里,他買了一堆高大的中國“黑山楂釉”花瓶。
那次交易成了星星之火,在此后的半個世紀里,小洛克菲勒買了超過400件中國瓷器,總計花費超過1000萬美元。

1915年,也就是戴維·洛克菲勒出生的那一年,杜維恩兄弟宣布出售一批摩根氏的遺產中國瓷器。小洛克菲勒立刻向父親借錢,準備買下,對于父親的擔心,他在信中寫道:
“我從未在馬匹、游艇、汽車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費過錢財,我的唯一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錢的地方。”
父親被他的執著感動,拿出了相當于200萬美元的證券。

戴維的母親也喜歡亞洲藝術,特別是佛教藝術。她甚至把家里的12號房間稱為“佛堂”,那里放滿了佛像和觀音像,彌漫著濃厚的燃香味。
但比起父親,母親在收藏上的取向更為兼容并蓄。她還喜歡中國、朝鮮的高古陶器和雕塑,以及歐美當代藝術作品。但父親卻認為當代藝術“不栩栩如生”,甚至要求母親別在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懸掛當代藝術品。

為了讓丈夫看到現代主義藝術家的價值,阿比做了無數嘗試。
1931年,法國現代畫家亨利·馬蒂斯訪問美國,在晚宴上,他對小洛克菲勒說:“創造那些瓷器的人,其實與我的審美目標完全一致。”簡言之,古代藝術與現代藝術并沒有一個鮮明的分割線。
小洛克菲勒拒絕承認自己被說服,但他依舊鼓勵馬蒂斯別絕望,因為阿比特別擅長苦口婆心,她或許會把他變成一塊“軟軟的果凍”。

而雖然品味不同,小洛克菲勒也從未反對妻子的選擇,在妻子被殘缺卻昂貴的唐代大理石觀音像深深吸引時,雖然小洛克菲勒有些躊躇不決,但為了“表示對妻子感情的尊重”,他依舊花重金將兩尊“很難令人滿意”的觀音像買下了。
1921年,兩人去了亞洲的許多地方旅行,在中國時,還資助了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落成以及明十三陵神道的修復。

在夫婦倆的努力下,九層房屋寬敞的空間里,藏品越來越多。戴維曾回憶說:“房間里面到處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
在當時的市儈社會中,小洛克菲勒夫婦對于收藏的執著是難得的。究其原因,大概就如小洛克菲勒所說:“這些美物會永遠給我自己、我的朋友和我的妻子帶來歡樂,隨著孩子們長大成人,他們也會欣賞那些美物,而這一切,都是以如此樸實、如此不張揚的方式實現。”

1928年,他們的九層住宅樓被拆除,在那片土地上,建成了一座博物館的室外花園,而母親阿比,成了這座博物館的主要贊助人。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內部稱其為“母親的博物館”,它,便是現在位于曼哈頓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之后的十年里,現代藝術博物館遷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館址安居。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戴維·洛克菲勒替代母親,成為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董事會的成員,并最終出任董事會主席。博物館也逐漸蓬勃發展,從最開始的只有9件藏品,發展到20多萬件。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并展示的最著名的藝術品包括:

《星空》體現了一種內在,主觀地表達了梵高對大自然的反應和深刻的想象和記憶。在厚涂、掃的筆觸下,在爆炸的星星下面,村莊是一個安靜的地方。連接大地和天空是熱情的柏樹,一棵傳統意義上與墓地和哀悼相關的樹。這幅畫,像它的白天的伙伴,橄欖樹,植根于想象力和記憶。留下印象派主義對真理和大自然的不安感和強烈的色彩傾向,在這種高度緊張的畫面,梵高為所有之后的表現主義繪畫做了試金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是現代藝術起源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這幅畫描繪的是五個裸體妓女在妓院,兩人推開周圍的窗簾,留出空間,展現出另外幾個好像罷工又或是擺出誘人姿勢的女性——他們的眼睛是不協調的或者是凝視的或者是不對稱的,并且右邊的兩個女人帶著具有威脅性的面具。

《記憶的永恒》是名副其實的,永遠難忘的場景。堅硬的物體變得莫名其妙地癱軟在這片無限的幻景,而金屬吸引螞蟻像腐爛的肉。那些柔軟的鐘表軟如熟奶酪,這里的時間失去了所有的意義。這是達利在表達衰變時常見的主題,以螞蟻代表永久性,特別是當他們攻擊一只金表,并且變得異樣的有生機。



《睡蓮》系列中,莫奈說,“在這無邊無際的水面上,有著無窮盡的幻想”。吉維尼的花園,他的睡蓮池和上方的天空,是畫的主體,他表示從中可以看到邊緣化的抽象感。在試圖捕捉自然光線和色彩的不斷變化的特性,空間與線條互相溶解,上面和下面,近與遠,水和天空也融為一體。在他的大型油畫氛圍的籠罩下,莫奈試圖創造“一個在開花的水中央,可以寧靜地冥想的避難所。”

蒙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從歐洲逃到了紐約,被城市的建筑所激發。他還迷上了美國爵士樂,尤其是布基伍基樂曲,找到它的節奏,跟著旋律,一種即興的美。在這幅作品中,蒙德里安取代黑色的網格,用顯眼的黃色線條,橫穿在藍色和紅色正方形間。這些斷斷續續有顏色的顆粒狀的塊面又被淺灰色給中斷。創造出畫布上的路徑就像城市的格局、交通道路和閃爍的燈光,同樣也是爵士樂的節奏。
同時,MoMA也將攝影藝術、電影、電影劇照等納入收藏,迄今已有2萬多部電影以及4百萬幅電影劇照,使其成為了美國電影與影片收藏的重鎮。
2015年6月,MoMA宣布收藏全球第一面彩虹旗,在這一個特殊的月份發聲。

提及近現代和當代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是一個難以避開的詞匯。但很多人,都被其“富可敵國”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他們對于藝術事業的堅持。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經是第6代了,除了贊助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外,也一直保持著對藝術收藏的興趣。
傳奇生涯終會落幕,但藝術事業,卻從未有盡頭。
參考資料:卡爾·梅耶、謝林·布萊爾·布里薩克著《誰在收藏中國》
本文文圖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博物館 看展覽”(微信ID:atmuseum)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