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流社會的婚戀:沒有狗血,沒有霸道總裁,只有世俗男女

伊迪絲華頓是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風俗小說家,她出生于1862年,她的成名作是1920年出版的《純真年代》,她也有此獲得了普利策獎。同時她還被三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但最終缺無緣該獎。她的小說以紐約上層社會為背景,觀察敏捷,行文優美,其駕馭文字的能力非常突出,一生寫過很多的劇本和小說。
伊迪絲出生于紐約上流社會,但家境富裕程度一般。年輕時的她害羞而熱愛讀書,并不樂于參與上流社會的活動,而是更喜歡用自己的雙眼觀察這個圈子。
【書名】夏天(Summer)
【作者】[美]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譯者】馮海欣、鄭麗晴
【責任編輯】馮海欣
【作品簡介】
伊迪絲·華頓因善于描寫紐約上層社會而聞名,所以她的小說背景多為紐約,而《夏天》與《伊坦·弗洛美》是其中的例外。
《夏天》初版于1917年。小說發生的背景是新英格蘭。出身卑微、天真無知的女孩兒遇到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城市男孩,二人生出了一段浪漫戀情。查里蒂·羅亞爾驕傲、獨立、誠實,可是她一直生活在過去的陰影中,尤其是她和教養良好、文質彬彬的盧修斯·哈尼之間的熱戀。激情能否勝過遺傳與環境的影響呢?
【作品簡介】
在這部作品中,上流社會的一對金童玉女——梅和紐蘭,成婚在即。正當此時,新娘的表姐艾倫逃離了一段糟糕的婚姻,從歐洲返回紐約,正遭受著流言蜚語的困擾,她的到來動搖了紐蘭的心意。最初紐蘭擔心艾倫的污點會影響到即將締結婚約的家庭,不久,他開始為這個無視紐約上層社會陳腐規矩的女子所吸引,對于自己是否要娶老紐約社會的完美產物——梅,心生懷疑。這是一個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難題,也是社會陳規與個性自由的角力。
紐約往事I :紳士篇
[美]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紐約往事II:淑女篇
[美]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作品簡介】
十九世紀的紐約,是四輪馬車還在麥迪遜大道上飛馳的年代。少女欣賞街道和花園里的春色,小伙子留意的卻是姑娘美麗的容顏。上流社會的女主人只在乎晚宴的成功,窮苦大眾則看到被房東趕出來的一家子在街邊點亮了一支蠟燭。身無分文的青年在街頭長凳上捱過漫漫長夜,找不到工作的老頭在酒館里默默地吐著煙圈。《紐約往事》分為兩個篇章,以性別分開,四個故事,描寫了不同階級的生活。每翻過一則新的篇章,你又會從另一個人眼中看到一個新的紐約。
【作品簡介】
《人與鬼》是伊迪絲·華頓的一部非常精彩的短篇小說集,包括十個章節、十個故事。場景大多設定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以敘事的角度將一個個或驚悚、或詭異、或深刻、或黑暗的故事層層攤開,通過精細超脫的或人或鬼或心中之鬼的描繪,引人進入另一番或明或暗的世界,令人以目為耳,以心為秤,觀摩體會這世間種種的人心與是非。閂上的門,閂的是何方的門;父與子,何為父子;債情,是債還是情;因果,何為因,何為果;傳奇,傳的即是奇么;那雙眼,天哪,那雙眼;很久以后,為何,要很久;信件,信與奸。一幕幕在華頓夫人的妙筆下鋪陳開來,魅力斐然,絕妙的諷刺令人拍案叫絕,美不自禁。
【作品簡介】
《歡樂之家》是華頓的第一部引其很大轟動的長篇小說,1905年初版,問世兩個月即售出140,000本。
這是一部社會風俗小說,也是美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文本。小說一問世就在當時的《紐約時報》引起很大反響,被稱之為“一部具有非凡震撼力的小說” ("a novel of remarkable power")。作者將自己的主人公麗莉置于19世紀70年代紐約上流社會的大背景下,展示這位內心充滿糾結,在社會習俗與傳統間掙扎的女性的悲劇人生。
《歡樂之家》,也被稱為“美國版黃金剩女心靈史”,書中的主人公麗莉·巴爾特小姐,是一位紐約上流社會的貴族小姐,由于家庭遭逢經濟破產、父母雙亡,只好寄居于生性孤僻、冷漠的姑媽門下生活。從小的教育及母親灌輸的觀念是要憑借自己的美貌覓得金龜婿,過上流社會富貴奢華的生活,她也以此為目標,但是麗莉同時也是一個矛盾體,內心里并不能完全像其他上流社會女子那樣安于吃喝享樂,于是她始終掙扎于物質欲望與精神追求之間,在這過程中她有了一個可以跟她心靈溝通的人,即同樣來自上流社會,任職律師的勞倫斯·塞爾登,但是他們的關系始終因為各種因素若即若離,在此過程中麗莉也遭遇了各種誤會、流言蜚語、朋友的背叛、被姑媽剝奪繼承權、因生活困頓被迫給人做秘書、到制帽車打工謀生等等諸多經歷。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伊迪絲?華頓的許多作品都關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男權社會中女性受到傳統的婚姻家庭關系束縛的狀況。本小說集中,第一篇《祈禱的公爵夫人》和第七篇《懺悔室》分別從男性與女性的視角展現了這種不平等關系。兩篇小說的男女主人公在精神上沒有交集,形同陌路,“無愛婚姻”的壓力既傾斜至弱勢的女性身上,逼迫她尋求不倫之戀以確證自我,也背負在強勢的男性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強者的痛苦和崩塌。
第五篇《真假倫勃朗》和第六篇《歲月之手》講述了個人實踐藝術信仰的故事,兩篇小說的主人公或將一生尊嚴維系于藝術,或將個人愛恨轉移、投射于藝術畫像。走進這兩個故事,讀者可以感受到藝術作品改變現實的魔力,也會懷疑,究竟是藝術改變了人性,還是人性的陰影化身藝術,以藝術之形代人發聲。
原標題:《上流社會的婚戀:沒有狗血,沒有霸道總裁,只有世俗男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