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付費直播,短視頻平臺要攻克哪些難關?

題圖 / 圖源:網絡
如何讓用戶為短視頻付費,已經成為各大短視頻平臺的一項“頭等大事”。
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01 微信視頻號上線首個付費直播間
微信視頻號1月24日上線首個付費直播間, 直播內容是備受球迷熱追的NBA常規賽,引發了不小的網絡熱議。
用戶可以免費觀看三分鐘后,要繼續看就需支付90個微信豆,一元錢可以買10個微信豆,這意味著觀看一場NBA直播需要9元錢。
微信視頻號推出付費直播間,而且是選擇熱度很高的NBA賽事,會得到球迷的認可么?
一位資深球迷告訴NBS新品略,相對應視頻號付費看NBA常規賽,自己更傾向購買騰訊體育會員,花25元購買一個月會員,一個月送8場券,這樣就可以看8場比賽。
這位球迷朋友表示,如果是遇到重要的比賽,比如總決賽,預計會有較大的效果。與籃球比賽相比,如果付費看直播足球比賽,加上朋友圈的加持,預計效果會更好。
視頻號上線付費直播間業務,在網絡上引發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熱議。贊成者表示,如同數字門票,這是一種版權意識。而不贊成方則認為,騰訊又要開始“收割”了。
02 視頻號上線付費直播間的目的何在?
視頻號上線付費直播早有預告,前不久在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就透露過,微信直播即將上線知識付費專欄,覆蓋多個知識方向。
那么,視頻號為何要上線付費直播間業務,其目的何在?
在NBS新品略看來,微信視頻號推出付費直播業務,目的就在于流量變現、付費直播新業務試水及獨家NBA版權場景新應用及彌補過去的經濟損失。
第一個目的是流量變現。
回顧2021年,騰訊在視頻號上可以說是下了苦功夫,也砸下了重金引流。
比如西城男孩演唱會線上觀看人數達到2700萬+,最高同時150萬人在線,當晚刷屏朋友圈。五月天演唱會也實現了1400多萬人觀看。孟晚舟回國更是引來了1500萬+觀眾觀看。
視頻號在2021年策劃了幾期現象級的直播,市場也開始重新看待一直不溫不火的視頻號。視頻號流量蓄勢已久,需要變現。
第二個目的是短視頻付費業務試水。
目前短視頻平臺多以社交娛樂屬性+直播電商為核心業務生態,各大短視頻平臺都在積極探索商業化,希望找到新的商業變現來源。
短視頻平臺借助流量優勢,最直接和最見效的方式就是優質短視頻付費和短視頻直播付費,微信視頻號推出付費直播業務的目的也是如此。
此前,抖音也在2021年11月底推出了短劇付費功能,快手也同樣推出了付費模式。微信視頻號自然也不甘落后,會快速跟進。
第三個目的是獨家NBA版權新應用及彌補過去的經濟損失。
微信視頻號推出首個短視頻直播間業務,將騰訊自家的NBA獨家版權資源優勢。
騰訊體育當前是NBA中國獨家數字媒體合作伙伴。騰訊體育在2019年7月成功與NBA續約五年,總價高達5年15億美元左右, 2020年7月,騰訊體育將NBA版權運作移交給騰訊視頻。
騰訊投入重金拿下NBA在中國的獨家數字媒體版權,此前NBA因為不可能事件在中國市場的負面影響,再加上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致使NBA賽事停擺,這些都間接影響到了騰訊的NBA版權投資的經濟回報。
據不完全統計,NBA在中國有7.5億球迷,有著龐大粉絲和觀眾基礎。再加上現在NBA在中國市場人氣逐漸恢復,微信視頻號想借助NBA賽事的熱度,通過視頻號付費直播間看NBA的方式來彌補經濟損失。
03 知識付費時代真的來了
短視頻付費業務在本質上是屬于知識付費的范疇,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用戶是否愿意買單。
最近這幾年,知識付費是一條熱門賽道。
無論是新聞資訊、數字閱讀,還是職場,以及是數字音樂、長短視頻,乃至是行業洞察及專業提升,越來越多的用戶愿意為知識付費買單。
現在有多少網絡用戶愿意付費?如何看待知識付費?特別是新一代年輕人愿意為付費內容買單嗎?
首先,從近些年發展來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也進一步滲透進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版權意識和付費意識明顯提高。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知識付費用戶規模由0.48億人增長至2020年的4.18億人,2021年規模達到4.77億人。
另外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消費者為高質量內容買單的意愿的比例達到86.3%。
騰訊視頻聯合DT財經、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在2021年12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2021年,騰訊視頻知識付費平臺觀看人數超過3500萬,同比增長120%。
其次,年輕人成為知識付費的消費主力軍。
中國青年報社調查研究中心曾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有63.6%的受訪者支持為知識付費,而且90后、00后等新生代消費者已經養成和具備為版權或者知識付費的習慣。
第三,知識付費需要一定的支付能力,最近幾年新中產成為知識付費的重要群體。
根據吳曉波頻道發布的《2021新中產白皮書》數據顯示,80%的人擁有一個或多個會員身份,其中以知識類和視頻類會員的普及率最高。
從整體來看,知識付費總群體規模在增加,付費意識也逐漸培養起來,同時人們也愿意為高品質知識及優質內容付費。
所以,無論是從行業發展階段,還是從市場認知角度來看,知識付費是發展大趨勢。
而背后從更深層次的反映出,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結束了“原始積累”的發展階段,免費時代結束,付費時代真的來了。
04 直播收費,短視頻平臺需要攻克幾大難關?
各家短視頻平臺紛紛推出付費內容,然而要打開用戶的錢包卻并不容易。
無論是短視頻內容收費,還是短視頻直播間收費,要想讓用戶買單。NBS新品略認為,短視頻平臺至少要攻克以下三到難關?
第一大難關:內容,內容,還是內容。
短視頻時代,內容永遠是吸引用戶,匯聚流量的關鍵,沒有優質的內容,根本不可能吸引用戶,更何況還要讓用戶付費。
付費短視頻內容同樣需要看點、亮點,甚至還需要爆點,比如平臺方需要提供足夠優質和精品的內容來吸引客戶。
除了平臺方發力外,更關鍵的一環還是在于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此時優質的主播、專業的MCN機構就需要發揮重要作用。
無論是音樂、短劇、演唱會、體育賽事或者是其他付費短視頻內容,都是高流量的內容。
第二大難關:如何培養短視頻用戶的付費習慣?
一直以來,短視頻平臺都以免費內容為主,在用戶的固有思維中,也養成了“短視頻免費”的固有思維和認知。
現在短視頻平臺試水和推出付費內容,也激發起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所以短視頻平臺需要不斷地進行付費內容的探索和嘗試,用精品內容來吸引用戶付費,循序漸進地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
當然,培養短視頻用戶付費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這與長視頻平臺當初推出會員制培養用戶習慣的過程一樣。
第三大難關:如何圈定目標用戶群,深度聚焦,精耕細作。
短視頻內容一旦收費,首先就會篩選掉一部分免費用戶或者非會員用戶。
不同的內容針對不一樣的受眾群體,看NBA比賽的都是球迷,看職場成長內容的都是職場人士,看短劇的是劇迷。
所以圈定目標用戶群就變得至關重要,更為關鍵的是要深度洞察這些目標用戶群的消費心理。
作為短視頻用戶的你,愿意付費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