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評展·資訊|藝術寫史的得與失:從早期文明展到美國政治轉折
【編者按】“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kxwhcb.com)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此次評點的展覽有上海博物館即將結束的“鴻古余音:早期中國文明展”,展覽通過物與物的關系串起“史前到秦漢”的文明;北京OCAT研究中心的“大尾象”展,以文獻形式追憶了“達達藝術”的中國印記;策展周期和美國總統大選的周期幾乎重疊的“惠特尼雙年展”依稀呈現了從奧巴馬時代到特朗普時代轉折期的藝術切片。
鴻古余音:早期中國文明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時間:1月22日- 3月26日
票價:免費
點評:展覽的文物陣容非凡,微信語音講解也別具一格。期待這樣的文化主題展能把故事講出更精彩的境界。
評星:三星半

步入展廳前,心里是帶著幾個問題的:“早期”是何時?何以“中國”?“文明”如何用展品詮釋?這三個問題的難度是指數級遞增的。以展覽足以承載的體量而言,我猜測如果展覽講述史前時期對于夏商周三代的影響,是比較保守而可行的做法。根據策展方的說法,本次展覽是“在文化主題展領域的一次全新嘗試”,打破原有精品展的傳統,通過物與物的聯系,講中國早期文明的故事。所謂“早期”指的是“自史前到秦漢”。

的確,此次展覽的展品中確實多有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陣容非凡,如“戈”鸮卣、鎏金鹿鎮、透空鑲嵌幾何紋方鏡等,還有諸多精品十分眼熟,應該是調撥自館內其它常設展廳。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門類之多、質量之高可見一斑。微信的語音講解加以導覽的小冊子等活動還是較為豐富且有親和力的。(Ezio/文)
大尾象:一小時,沒空間,五回展
地點:北京OCAT研究中心(朝陽區金蟬西路)
時間:3月16日-7月16日
票價:免費
點評:大尾象成員做的很多行為藝術都是難以復制的,只能通過影像資料一探究竟。
評星:三星
“大尾象工作組”由藝術家陳劭雄、梁鉅輝、林一林和徐坦組成,九十年代活躍于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此次展覽是對大尾象主要作品、展覽以及現存文獻的回顧、梳理和重現。

好的方面有幾個。首先,整個展覽把大尾象的作品以及九十年代幾位藝術家進行的對于作品之間的交流討論放置在廣州甚至珠三角的大的發展背景中,雙線并置的展覽敘事讓觀者能夠迅速在珠三角地區的發展與大尾象作品之間建立起聯系。其次,作為一個回顧展,展覽呈現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包括當時的珍貴影像資料,讓觀者能夠更為直觀地感受大尾象的作品,同時也意外地收獲二十多年前的廣州街景。

不足之處是整個展覽似乎有重文獻而輕作品之嫌。相較于豐富的文獻呈現和回顧,展覽現場的作品寥寥可數,只有幾件,在規模和體量上和去年廣州時代美術館的大尾象展覽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當然這有客觀原因,大尾象成員做的很多行為藝術都是難以復制的,只能通過影像資料一探究竟。(師爺/文)
惠特尼雙年展
地點: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紐約)
時間:3月17日-6月11日
票價:22美元
點評:本屆惠特尼雙年展至少呈現了從奧巴馬時代到特朗普時代轉折期的一個藝術切片。
評星: 三星半
美國藝術是什么?每隔幾年,美國惠特尼雙年展就會給出一個新的答案。沒有明星藝術家的喧賓奪主,沒有大牌畫廊的資本運作,甚至沒有一個統領全局的主題,本屆惠特尼雙年展邀請到63位藝術家,呈現美國藝術家的真實狀態,也傳達當下美國人的普遍情緒:同情、行動、憤怒和反思。
本屆雙年展最特別的一點,就是它的策展周期和美國總統大選的周期幾乎重疊。就在特朗普宣布當選之后的幾天內,惠特尼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名單也正式出爐。無論策展人的本意是什么,這屆雙年展不可避免地會帶有很多政治性的因素。

很多參展藝術家著重于探討種族、宗教差異所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身體,往往是他們展現的途徑。例如藝術家喬丹·沃爾夫岡帶來的VR作品《真實的暴力》。觀眾可以帶上VR設備,親眼見證藝術家毆打一個白人男性的模擬視頻,與此同時,希伯來語的禱告詞回響在耳際。美國大選期間,美國各地的反猶主義思潮導致了很多暴力事件。暴力事件,對于一些人是親身經歷,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則是抽象的詞句而已。但是VR設備卻將這一切帶到觀眾面前,展現一場無比真實的夢魘。
事實上,從特朗普正式就職美國總統至今僅有2個月時間,盡管政治已是餐桌上熱議的話題,但藝術真正要對特朗普執政的影響作出深入回應,依然尚需時日。從這個角度來說,本屆惠特尼雙年展至少呈現了從奧巴馬時代到特朗普時代轉折期的一個藝術切片。
更多展覽資訊:
上海:
賀天健繪畫展
地點:中華藝術宮
時間:3月11日起
展覽涵蓋了中華藝術宮33米層整整一層共四個展廳,以“汲古開今,與時俱新”、“造化為師,熔鑄風骨”等不同時代劃分為線索,逐層展開。

精藝報國——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捐贈作品展
地點: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
時間:3月10日-4月9日
展覽作品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選取四位曾向畫院捐贈了大批作品的老畫師,他們分別是賀天健、林風眠、關良和程十發。故本次展覽特別從每位的捐獻作品中精選了5幅展出,以展示他們高超畫藝之外令人稱頌的奉獻精神。第二部分則是現今畫院畫師繼承老一輩畫師們無償奉獻精神捐獻出的代表作品。

唯有家山不厭看——蕭海春師生山水畫作品展
地點: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復興中路近思南路)
時間:3月10日-3月24日
知名畫家蕭海春師生的山水畫作品呈現了共同追尋心中的“家山”。參展藝術家都是蕭海春山水畫沙龍的成員作品,其中包括早期十多年前的蕭海春山水畫工作室的成員,也有新入門的學生作品,作品風格不同,或濃墨重彩、或清新雅致。蕭海春認為,每個中國人賴以誕生成長的中國文化,都是一座文化“家山”。“故鄉的山”“胸中的山”“夢中的山”是縈繞于心,揮之不去的。

游于藝——蕭平書畫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時間:3月18日-3月26日
展覽涵蓋花鳥、山水、人物、書法作品66幅,不僅是對藝術家本人藝術創作歷程的一次展示,更突出了對藝術家對傳統藝術的探索。五十余年來,蕭平堅持書法、繪畫、鑒定和史論寫作四項并舉;在繪畫創作上,也兼顧著山水、花鳥和人物三方面,不拘一格,有感而發。

“點·山石·線”群展
時間:3月19日-4月18日
地點:秋水空間(上海市徐匯區復興西路72號)
群展“點·山石·線”,展出王劼音、陳心懋、孫源三位藝術家近年創作的水墨作品。三位藝術家作品的共同之處在于,雖然他們創作的句法各異,但都在墨線的書寫和塊面的形式秩序中發展出了各自的水墨語言;另外,他們的審美情趣和理念表現出某種東方美學的的旨趣,但在圖式上又呈現出現代的語式。

弄石吟月
地點:上海虹橋路1440號二號樓大壺藝術中心
時間:3月19日-4月29日
石不能言,無涉繁華,非關功利,只為“春服既成”。春分時至,“弄石吟月”春季沙龍展召集余欣、戴敏、于學波、陳睿韜、錐石、李詩文、顧炫、周雯雯、謝雯、牛孝杰、蕭文亮、向世奎。十數塊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山之石”,以石為題,吟賞春光。
詹妮弗·韋斯特:“散場了嗎,電影?
地點:余德耀美術館
時間:3月18日-5月28日
此次展覽是韋斯特在中國的首次個展,由余德耀美術館與洛杉磯郡立美術館聯合呈現。展出藝術家自2009年至2016年的5部代表影片,既有使用液體、痕跡等多種元素的觸感強烈的作品,也有對膠片和回憶進行思考的近作,呈現了藝術家的跨界思考和多樣化的藝術實踐。

視覺的音樂——張培成小品展
地點:海上藝術館
時間:3月18日-3月31日
張培成在水墨領域成就頗豐,他的藝術創作受到中外藝術界的關注和肯定,是上海當代水墨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二十余年的個人藝術創作也可以看作中國現當代水墨藝術發展的一種軌跡。在他身上具有典型的“海派精神”,無疑促使藝術形成了別樣的風貌。同樣是和而不同、開放多元,卻能最終雜糅為溫和流暢——于穩健中富有變化,于傳統中帶有革新,是兼容了平易近人的陽春白雪。

有機的無序:周圍藝術春季群展
地點:周圍藝術畫廊
時間:3月18日-4月30日
春天是萬物生長復蘇的季節,周圍藝術推出群展《有機的無序》,展示22位不同年齡層次的藝術家不同媒介與風格的作品,構建起一片有機的藝術生態系統,讓作品之間互相觀照、對話交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人類/非人類/破損/非破損
地點:莫干山路50號園區15號樓1樓
時間:3月17日-5月14日
這是英國概念藝術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首次在華個展。展覽帶來一件藝術家為Cc基金會度身定制的新作品及藝術家近期完成的裝置作品,另有部分作品來自Cc基金會創始人周大為先生的個人收藏。

張培武中國畫作品展展
地點:朵云軒藝術中心(天鑰橋路)
時間:3月18日-3月22日
年近七旬的張培武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探索中國畫創作。其作品得到了劉大為、龍瑞、程大利等的肯定。龍瑞說:“他的畫從傳統山水畫入手,認真研究,細心揣摩古代經典,尤對寫生,有所心得。”此次展覽集中了張培武多年來創作的優秀作品,許多大幅山水畫作品是第一次亮相。

陸曙光書畫印展
地點:閔行區顓橋文體中心
時間:3月18日-3月31日
陸曙光師從吳頤人、顧潛馨,此次展出作品包括書法、篆刻、工筆畫,書畫印結合,設色清麗,功力深厚。

北京:
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東雁翅樓展廳
時間:3月17日-6月17日
本次展覽精選231件(套)來自異域的珍貴藏品,以考古學意義上的發現地點為主線,根據四個重要遺址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貝格拉姆與蒂拉丘地)展示。這是阿富汗歷史上最具活力的時期,其中包括“絲綢之路”貿易的起始階段,但同時,一些法羅爾丘地出土的早期文物又體現了阿富汗青銅時代的文化特性。

香港: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時間:3月23日-3月25日
本次展會涵括亞洲以及西方年輕藝壇新秀和當代大師的杰出之作,為公眾呈獻二十以及二十一世紀最優秀的藝術作品。今年香港展會中,多家藝廊將展出不同種類的油畫、雕塑、繪畫、裝置、攝影及錄像等藝術作品。在展會單元設置方面,除了延續了往年的“畫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光映現場”和“藝文出版”幾個展區之外,本屆首次新增了“策展角落”展區,將風格迥異的展覽分布在展場的不同角落。

澳門:
春和景明——海上名家四人書畫小品展
地點: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
時間:3月17日-3月21日
展覽展出上海書畫家方攸敏、車鵬飛、孫敏、張偉生四人書畫小品40余幅,是一次頗具意義的滬澳兩地書畫藝術交流的盛會。

英國:
大衛·霍克尼:來自Cavafy的十四首詩
地點:大英博物館
時間:3月17日-5月14日
1960年大衛·霍克尼在加拿大的圖書館借閱了一本 Cavafy 選集的英譯本,1963年至1966年霍克尼前往埃及亞歷山大城和貝魯特市,嘗試尋找 Cavafy 詩作的靈感來源。他在旅途中通過拍照、繪畫等方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以蝕刻版畫展現觀察對象的私密生活。

霍華德·霍奇金:缺席的朋友
地點:國家肖像美術館
時間:3月23日-6月18日
霍華德·霍奇金(1932-2017.3.9)是英國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繪畫色彩豐富,并在感性的筆觸中營造復雜的幻覺空間。他的繪畫是抽象主義的,同時也關注和喚起人類的存在。該展覽通過探討霍奇金以個人視覺語言的肖像,挑戰傳統的表現形式。

美國:
喬治亞·歐姬芙:現代生活
地點:布魯克林博物館
時間:3月3日 - 7月23日
本次展覽將視角對準喬治亞·歐姬芙的衣柜,首次將她的代表作和照片一起展示,拓展了我們對這位女性藝術家的理解,并探討了她自己對身份和藝術觀的理解。除了喬治亞·歐姬芙的作品外,展覽還展出了奧基夫·斯蒂格利茨,安塞爾·亞當斯,安妮萊博維茨,菲利普·哈斯曼,優素福·克什,塞西爾·貝頓,安迪·沃霍爾等藝術家拍攝喬治亞·歐姬芙的肖像作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