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評各地“3·15”前后公布工作成績:少曬,多找問題
近日,中山市消委會公布了“2016年流通領域電熱水器商品比較試驗結果分析報告”,涉及快熱式電熱水器和儲水式電熱水器兩種商品。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共20批次,其中,快熱式電熱水器10批次、儲水式電熱水器10批次,抽樣20批次電熱水器合格率為七成。(3月14日《中山日報》)
315又到了,在各地媒體上都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相關新聞。就像中山市消委會發布的這條新聞一樣,很明顯是在“曬成績”的,“抽查合格率為七成”就是監管的成績。的確,合格率為七成是監管的成績。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三成不合格產品的問題,因為即使合格率再高,哪怕不合格率只是百分之一,也是安全的巨大隱患。
其實,315“曬成績”已經成為了經典項目。3月14日出版的各家報紙,幾乎都刊發了一條新聞通稿,是說維權成績的,內容是這樣的: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國家工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 年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逾18億元人民幣。
確實,2016 年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逾18億元人民幣,是巨大的成績。問題是,巨大的成績背后就是巨大的問題,當挽回的損失是18億元的時候,加上沒有挽回的損失,總共會是多少?這不也佐證著問題很多嗎?18億元是成績更是問題。
不僅是國家有關部門在向媒體發布維權的成績,地方有關部門也在積極發布此類消息。打開各地媒體,都能看到相似的“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多少錢”的報道,相同的是語句的表達,不同的只是在相同語句表達中,換上了“我省”“我市”“我縣”而已。
我們理解監管部門的辛苦,我們贊揚監管部門的成績。但是,我們更應該知道315的本意是什么?為何要設置這樣一個節日?其實,答案是相當簡單的,那就是幫助消費者維權的,那就是要集中查找問題的。成績固然是光鮮的,解決問題更是最為重要的。再說了,成績屬于過去,問題才是最該直面的。所以說,執法部門的眼睛需要換一個視角,不能只會看到成績,還要學會看到問題。在你們幫助我們挽回某某損失的時候,其實某某損失背后就是商品存在的問題。
合格的商品多了,也只能說明執法發揮了作用,而不合格的商品即使再少,其依然是安全的隱患。這就需要監管部門養成一個良好習慣,在315的時候,還是少曬成績,多找問題。要在成績面前看到問題,要讓315成為解決問題的日子,而不是顯擺成績的日子,否則就失去了315該有的意義了。
(原標題為《郭元鵬:315“顯擺”成績不如直戳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