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映客CEO:直播場場審,對主播要求細到扣子扣到第幾顆
直播真的是一門越“露”、越“low”,流量就越大的生意嗎?
近日,映客直播創始人、CEO奉佑生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 不是說直播平臺越打“擦邊球”,它的流量就越大,“我們對主播穿衣服的尺寸有嚴格要求,細到主播需要把扣子扣到第幾顆。”
對于位列直播行業前三的映客而言,奉佑生認為,平臺面臨最大的挑戰,是怎樣生產出優質內容以及如何對內容進行有效監管。
“哪怕一場直播根本沒有觀眾,也要進行審核”
“大家對這個行業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其實直播平臺方的監管意識和承受的監管壓力超越其他任何互聯網平臺。”奉佑生表示。
據奉佑生稱,某互聯網巨頭的社交產品,只有閱讀量達到10萬以上的內容才需要審核。“但對于直播平臺來說,哪怕一場直播根本沒有觀眾,我們也要進行審核。”奉佑生稱。

奉佑生是中國最早一批程序員中的一員。2000年,奉佑生進入互聯網行業,隨后打造出了“開心聽”和“多米音樂”兩款音樂播放軟件。2014年,奉佑生在多米音樂內部孵化出了第一個音頻直播產品——蜜live,一款服務于海外留學生的音頻直播軟件。其后,奉佑生將視線從音樂直播轉到視頻直播。2015年5月,映客正式上線。
在奉佑生看來,對視頻直播內容的監管,運用圖像識別技術能夠把90%有問題的內容“抓”出來,但剩下的10%,則需要人工去甄別。
“有問題的10%或更少的部分,技術是判斷不出來的。為了保證這10%哪怕1%不出問題,我們實現了人工監管全覆蓋。”奉佑生表示,按照映客內部的內容審核機制,所有的直播內容,都要經過機器的過濾,機器把“有問題”的視頻快速推到人工識別的區域,然后映客的內容審核員再對每一個“有問題”的視頻進行監管,“我不能冒任何的風險。”
為了“不冒風險”,奉佑生透露,創業之初團隊僅有30來人時,他本人“半夜三更都在監管”。
發展到現在,映客直播如今已擁有約1000名內容審核員,500名全職,500名兼職。他們會對機器篩選出的“問題”視頻進一步審核,一名審核員要同時審核多部直播視頻。

不過,奉佑生也坦言,對于即拍即播的直播內容而言,“審核”只能是一種事后的監管手段。對于真正有問題的視頻,雖然映客借助機器和人工兩層查殺手段,能夠快速識別出來,但不良影響已經產生。對此,奉佑生表示,“漏網之魚”肯定存在,映客也在針對它們做新的監管嘗試。“其實,‘漏網之魚’的影響面非常小,即使審核員3秒之內沒發現,30秒之內也一定會發現它。”他補充說。
除了事后監管,映客也在用戶準入上設置了一些門檻。第一,實行用戶實名制。第二,建立用戶信譽體系,不同等級的用戶對應不同的監管等級。第三,制定了詳細的處罰標準,一旦用戶觸犯立即啟動。比如,用戶在直播中出現抽煙畫面,該用戶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之內不得再進行直播。
2016年11月4日,中央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要求直播平臺建立直播內容審核平臺、建立直播發布者信用登記管理體系、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等。
奉佑生對“黑名單”制度十分推崇,他認為,“黑名單”應當在直播全行業共通共享,一旦主播在一個平臺上被“拉黑”,該主播就不得在其他直播平臺上進行直播。
眼下,關于直播的是與非都廣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歌唱家陳思思今年的“兩會”提案就是關于網絡直播的。她表示,近年快速發展的網絡直播行業亟需被納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同時,也要鼓勵和引導行業領軍企業帶頭踐行行業標準,積極探索直播+的更大空間,做好文化傳播。
“直播平臺把娛樂消費和文化消費的成本大大地拉低了”
如果說直播平臺上的內容良莠不齊,是直播的“非”,優質內容的挖掘和生產,則是直播平臺的“是”。而后者,正是奉佑生近期在思考的問題。
映客上線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奉佑生將“潮”選作映客的文化符號,試圖將其打造為主要面向單身90后的一款直播平臺。
奉佑生認為,單身90后通過看直播找到了感興趣的人群,進而找到了精神寄托。直播平臺在這個階段具有社交和娛樂的雙重屬性。
娛樂過后是才藝。奉佑生認為,直播平臺的娛樂化往下延伸就進入才藝展示方向。他舉例,一名教別人簽名的主播,通過映客直播賺了100多萬元。
奉佑生始終認為直播是一件好的互聯網產品。“直播平臺把娛樂消費和文化消費的成本大大地拉低了。”奉佑生說,“生活中一個普通人想要開一場演唱會是不可能的,但在直播平臺能瞬間實現。”
直播還是一門好生意。一方面是不低的帶寬成本和人力成本,一方面是直播用戶規模龐大。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國內網絡直播平臺超過300家,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占網民總量的47.1%。
知名投資人、映客的投資人之一周亞輝曾表示,在做事方面,老奉(奉佑生)起點不算高,不是很多VC會喜歡的類型,但老奉對產品的悟性非常高,“他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接地氣。”
眼下,經過了直播行業的“百播大戰”,映客一方面一方面探索盈利方式,一方面“抓”內容生產。
映客方面透露,截至目前,映客的下載量已達1.4億。在2016年10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映客直播副總裁梁志偉透露,映客當時日活躍用戶超過1500萬。
目前,映客方面透露,映客直播估值已過100億元。根據企業工商登記信息,映客直播的運營主體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萊塢科技”)的股東眾多,昆侖萬維、金沙江創投、紫輝創投等業界知名投資機構潛伏其中。騰訊旗下深圳市騰訊創業基地發展有限公司也是蜜萊塢科技的股東。奉佑生持有蜜萊塢科技29.26%的股權。
2016年9月21日晚間,昆侖萬維(300418)公告,昆侖萬維全資子公司昆諾贏展以2.1億元向嘉興光信九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轉讓映客的3%股權。此次股份出售后,昆諾贏展仍持有映客10.23%的股份。據該交易價格計算,彼時映客的估值已達70億元。
奉佑生告訴澎湃新聞,直播的下一個階段,應該是內容多元化。“最容易做的還是生活中的聊天社交和普通的才藝展示。知識人群越多,直播平臺的人氣會越旺。不過,這個改變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奉佑生表示。
在頭部主播平臺日益“繁榮”的同時,關于視頻直播行業普遍存在的“主播買粉絲數”、“平臺在線人數造假”等現象也飽受詬病。對此,奉佑生表示,這些問題的出現,核心原因是為了營造氣氛,產生互動的效果。例如,一個大牌明星在平臺做直播,3個人看和30萬人看,對直播者心理影響是不同的,對于主播創作內容的影響是不同的。這是為烘托氣氛的需要,是激發主播的心理存在感的方式。
面對“直播平臺借助機器人提供虛假在線用戶,可能誤導投資人”的問題,奉佑生表示無須擔心,投資人有一套詳細的投資規則,他們會根據數據、用戶數、口碑、收入等指標來決定是否投資。“如果這么容易作假,那些打‘擦邊球’或運營能力較差的平臺早就完成了更多輪融資。”奉佑生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