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政協委員趙光育建議重建杭州大學,彌補浙江教育資源短板
1998年9月,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合并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學。
杭大路今猶在,杭大卻不知所蹤,這也成了很多杭大畢業生乃至杭州人的遺憾。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趙光育經過深思熟路,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提案來彌補這個遺憾——
重建杭州大學。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杭州市政協副主席 趙光育:建議建立一所新的杭州大學
【重建杭州大學是一種必要補充】
趙光育認為,當前教育資源已經成了浙江發展的短板:
1、重點大學數量少。國家重點建設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學名單中,浙江只有浙江大學一所,被甩在全國榜尾。
2、文科發展相對落后。中國現行大學分類標準仍采用兩大類,即理科和文科,一些綜合性大學也顯示出學科強項。據武書連主編的《中國大學總排名》,浙江大學位居理科第3位,文科第6位,文科前60位中沒有浙江其它高校。
杭州大學前身為1897年創辦的求是學院,1996年便曾進入全國“211工程”,尤以中文、歷史、數學、化學、教育、心理等學科為著名,當時就有12個博士點,與浙江大學一起成為浙江理科、文科高校的兩大“領軍”高校。杭州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科教學資源,其校名是一塊享譽全國的“金字招牌”和一筆難以估量的無形資產。
委員語錄:
浙江不該只有浙大一塊“巨無霸”,浙大以理工科著稱,而新杭州大學以文科為優勢,使浙江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文理并立。
【杭州要建成世界名城應有城市標志性高校】
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命名的高校,是中國大學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全國19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中,除杭州外其它18個城市都有以該城市命名的高校,其中一半以上是近一、二十年新建的,或者近幾年合并做大并保留名稱的高校。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省會城市,甚至一大批地級市也擁有或紛紛成立冠城市名稱的高校。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杭州大學校名空置太可惜。
趙光育認為,重建杭州大學的呼聲自1998年四校合并以來就有,但以往條件并不成熟。現在,在G20峰會之后,杭州的城市影響力增大,完全具備建立高水平的人文社科大學的能力。
委員語錄:
我提出的重建杭州大學,不是想把老杭大再獨立出來,而是建一所新的杭州大學。高水平的高校能夠提升杭州的國際化水平,同時對杭州的歷史文脈也是一種保護。
【杭州大學若能重建該如何運行?】
趙光育提出,杭州大學若能重建,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運營:
1、政府出資建立公立大學
2、以杭大校友或一些學界名流為主成立校董會
3、完全依靠社會力量,以民間資本為主建立大學
(原題為《微觀兩會 | 你還記得那枚寫著“杭州大學”的校徽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