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蒙古境內的黑龍江飛地加格達奇:探索跨區域融合發展路徑
飛地,指的是隸屬某一行政區管轄,但又游離于行政區主體范圍之外的土地。
2022年1月9日,澎湃新聞刊發報道《安徽境內江西“飛地”留存百年,民政部門建議國家層面出面解決》,引發社會輿論關注。
歷史上,中國歷代行政邊界劃分原則或依據山川形勝實現自然地理單元的統一,或采用犬牙交錯,人為打破自然地理單元,從而實現相互牽制。伴隨著王朝更替,兩種劃分原則交互使用,大量飛地便由此而生。而在新中國成立后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國進行工業化和三線建設過程中又造就了一批飛地,這些飛地主要是農林牧工礦飛地。

《中國國家地理》此前曾梳理了中國的30處省級飛地,涉及有飛地的省、市、自治區13個,飛地總面積達2390平方公里(山東省及西藏自治區的“準飛地”未計在內)。
例如,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所在的加格達奇區,竟然沒在黑龍江省,而跑到了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從理論上講,行署只是管理機構,加格達奇所在的土地仍然屬于內蒙古自治區,因而那里不能算是嚴格的飛地。但若身臨城下,加格達奇似乎又是中國最典型的城鎮飛地。
作為興安南部經濟發展和旅游聯盟“雙核心”區,加格達奇區近來提出了“謀求擴大域外毗鄰地區合作,探索跨區域融合發展創新路徑”的構思。
據大興安嶺日報社消息,2022年1月15日,加區召開區委十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2022年第一次地區“兩會”精神,把握新形式、新要求,全面開啟建設更高水平幸福林海城市新征程。
消息提到,該區加快打造以區內循環為主體、域外開放相互促進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著力穩定城市經濟大盤。“內循環”將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外循環”進一步謀求擴大域外毗鄰地區合作,探索跨區域融合發展創新路徑。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共加格達奇區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2016年曾刊文《加格達奇——中國最特殊的城市!》介紹:加格達奇區并沒有位于黑龍江省內,也沒有位于大興安嶺地區境內,而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是在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建設起來的一塊“飛地”!
由于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在地理上屬于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為此黑龍江省政府每年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給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基于各種原因,呼倫貝爾市和鄂倫春自治旗紛紛要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能夠協調黑龍江省政府,收回加格達奇和松嶺兩地,呼倫貝爾市政府、人大、政協多年來多次向上級要求收回兩地,但兩地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涉及林區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何群刊發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1月)的論文《人與地之糾葛:鄂倫春社會中的地域意識行為和功能》曾有過具體介紹:
時任鄂倫春自治旗人大常委會主任白錄永在1996年5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作的“關于《鄂倫春自治旗自治條例》的說明”中談到:“……196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為開發大興安嶺林區,在我旗的加格達奇設立了大會戰指揮部,成立松嶺林業公司。同年成立了政企合一的大興安嶺特區,‘在原屬地權不變的原則下’,加格達奇、松山地區‘劃歸大興安嶺特區管轄’(國務院1966年115號文件)。1968年松嶺林業公司遷到小楊氣鎮,建立加各達奇鎮,1970年又改為加格達奇區,小楊氣鎮為松嶺區。1969年國務院將我旗劃歸黑龍江省領導,1970年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地區,我旗歸地區領導。1979年國務院決定恢復內蒙古自治區區劃,我旗劃歸呼盟領導,但‘加格達奇、松嶺兩區,仍歸黑龍江省領導,原屬地權不變,稅收歸內蒙古自治區’[中共中央文件中發(1979)42號]。對自治旗區域內的加格達奇、松嶺兩地歸黑龍江省領導問題,我旗各族人民意見一直很大,旗委、人大、政府、政協也多次向上級反映,但這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在這次審議自治條例(草案)時,很多代表又提到這一問題,要求在條例中一定要有明確的表達。”我們看到,1996年6月1日公布實施的《鄂倫春自治旗自治條例》第二條第三款規定:“自治旗轄托扎敏鄉……及加格達奇、松嶺兩個地域。”
2004年11月25日,呼倫貝爾市政府向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上報了《關于松嶺加格達奇兩地實行屬地管理的請示》(呼政發〈2004〉96號),強烈要求收回松、加兩地。該市認為,大興安嶺林業開發的實質意義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已不存在,為促進該區經濟社會整體發展,請求自治區幫助該市收回松、加地區管理權。
此后,關于松嶺加格達奇兩地歸屬的話題也一直持續。澎湃新聞曾于2019年5月刊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積極推進恢復加松地區管理權》提到,當時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多個單位傳達學習呼倫貝爾市《關于恢復加松地區管理權的說明》文件精神。文件中提到“為做好迎接國務院加松地區調研準備工作,推進內蒙古恢復加松地區管理權”。
2018年,位于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完成撤縣設市。此后,關于加格達奇區劃調整的信息便在民間不斷流傳。不過幾年過去了,加格達奇依然在行政管理上屬黑龍江省。2020年,加格達奇全區GDP實現41.1億元,增長1.7%。
此外,近年來加格達奇區的交通狀況不斷改善。
在2012年加格達奇嘎仙機場開航之前,火車是通往加格達奇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北京到加格達奇要25個小時,哈爾濱到加格達奇要十多個小時。

2019年10月23日,G111國道瓦拉干至西林吉段完成驗收,正式交工通車,這也標志著G111國道北京至漠河公路全線貫通。以北京東直門橋為起點的111國道(G111,又名京加路)途經北京、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是連接首都和大興安嶺的交通要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