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淮南沉陷區環境惡化加劇,人大代表建議建立綜合治理專項資金
3月10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中國人大網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淮南市潘集區古溝回族鄉養牛大戶劉琴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建立沉陷區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介紹,位于安徽省中部的淮南市境內煤礦總井田面積1245.4平方公里,現有大型煤礦18對、大型坑口電廠5座,是國家13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和6個大型煤電基地之一。
但隨著長期大規模、機械化的煤炭開采,形成了大面積采煤沉陷區。據《淮南市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利用規劃》表明:2013年底,全市塌陷面積約220平方公里,涉及27個鄉鎮,居民31.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2.8%。隨著今后沉陷范圍的進一步加大,預計2020年后,全市最終塌陷面積將達到687平方公里,這大約是100個杭州西湖的大小。
淮南市采煤沉陷區地面沉降的平均深度約為六到七米,一些地區甚至已經下沉將近二十米,并且大多數地區還在繼續沉降,修復難度大,復墾幾率小,采煤沉陷迫使礦區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相當部分的失地農民轉化為無耕地、無工作、無最低生活保障的“三無”人員。
劉琴在《建議》中指出,目前當地沉陷區治理存在的資金治理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
她介紹道,由于近幾年煤炭企業不景氣,部分企業出現嚴重虧損,甚至有個別企業出現了靠貸款發工資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煤礦企業用于沉陷區治理的資金短缺,青苗補償費不能保證按時發放到位,雙方的矛盾也日益嚴重。此外,因采煤沉陷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也日益加劇。
基于上述問題,劉琴建議,有關部門應建立沉陷區綜合治理專項資金,利用大面積沉陷區水域發展漁業、建設濕地公園等,用于恢復沉陷區生態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