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刊:新衙門作風下的干部就像太極高手,群眾被繞暈
近日,某市委書記批評一些單位和一些干部中還存在服務不到位、進取不積極、工作不落實、擔當不主動的問題,并犀利地稱之為“新衙門作風”,引起廣泛共鳴。
曾幾何時,一些地方“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令群眾深惡痛絕。十八大以來,隨著作風建設深入推進,這些問題大有改觀。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舊病未愈,又添新疾,舊的作風還在窺測反彈,新的不良風氣又在滋生,門雖好進,臉也好看,事卻依然難辦。
這種所謂“新衙門作風”,其主要表現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庸、懶、散、浮、推、拖。庸,就是自甘平庸、不思進取,有風險的不敢干,有難度的不愿干,沒有先例的不肯干,常喊“為官不易”,原地踏步混日子。懶,就是精神松懈、懶政怠政,“在其位不謀其政”。散,是指紀律松弛、自由散漫,開會打瞌睡、上班晚來早走,工作時間玩手機、打游戲等。浮,就是作風飄忽、心浮氣躁,落實上級精神依樣畫葫蘆、上下一般粗,指導下級浮在空中、脫離實際。推,即推脫責任、諉事于人,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難題就轉頭,出了問題就開脫,干成事都是主觀,干不成事就講客觀。拖,就是辦事拖拉、效率低下,一事當前,不是“馬上就辦”,而是能拖就拖,讓群眾干著急。
“新衙門作風”讓人有勁無處使、有氣無處發、有冤無處告,心吃暗虧卻無可奈何。這種作風之下的干部就像太極高手,一手的粘、拖、推、順,得心應手,群眾被繞暈其中,事情再急,都被拖得沒脾氣,最后只好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對此,群眾憤慨不已,但面對模式化的笑臉、標準化的回復、程式化的解釋,很難找出明顯紕漏,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用再大的力也是枉然。
“新衙門作風”危害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顯著成效的直觀感受,悄悄偷走了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獲得感。把腐敗分子拉下馬,群眾歡欣鼓舞,熱切期盼其他干部能夠俯下身子、真抓實干,為群眾謀福祉。“新衙門作風”在一些干部身上附著,群眾辦事不僅不能感到便利,有了意見還無從表達,就會對“正風反腐究竟給老百姓帶來哪些益處”感到迷惑。“臉熱心冷”的“新衙門作風”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有的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漠,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困難視而不見,對群眾呼聲置若罔聞;還照出有的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私心過重、功利心太強,不顧大局,不謀大事,不敢擔責。無論哪種,都會破壞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損害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茲事體大,不可小覷。
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注意發現和糾正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式對待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僅僅當作口號等突出問題,把糾正“四風”往深里抓、實里做。這是一個強烈信號。那些染上“新衙門作風”而不自知的人,那些認為“表面功夫做得天衣無縫”的黨員干部,該醒醒了。
(原標題為《 “新衙門作風”當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