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蘇團建議:將“京滬高鐵第二通道”規劃時速提高至三百公里
正在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江蘇代表團聯名提出議案
議案
呼吁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納入國家生態建設規劃
將淮海經濟區上升為國家區域規劃
建議加快 "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 " 的規劃建設,并將規劃時速提高至 300 公里 / 小時
加快 " 京滬高速擴容改造 " 工程的規劃建設進度,并擴容至雙向 8 車道
3月6日下午,全國人大江蘇團代表第一場集中采訪活動聚焦江淮生態大走廊,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揚州市政協主席朱民陽、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民盟江蘇省副主委、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竇希萍等代表接受記者采訪,圍繞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這一話題暢所欲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江蘇團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作為一個重點議案或建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踴躍支持,不日就將正式提交全國兩會。
推動江淮生態大走廊上升為國家戰略
江淮生態大走廊位于南水北調東線長江與淮河流域之間,以京杭大運河為主干線,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線路所流經的地級市為主要范圍,包括江蘇省揚州、泰州、淮安、宿遷、徐州等5市。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南起江蘇省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經江淮生態大走廊,北至山東德州、膠東地區,二三期工程還將擴大到天津、北京地區。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投入運行后,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高度重視。2016年初,我市創造性提出“江淮生態大走廊”構想,并組織編制了《江淮生態大走廊(揚州)規劃》,這一做法得到了國務院相關領導的充分肯定。
為打造南水北調清水廊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省委主要領導多次調研,省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在南水北調沿線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以此為主軸構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態安全屏障”,全省合力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局面已經拉開。為長期保障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鼓勵沿線地區加強探索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的有效模式,代表們建議在國家層面加以推進,支持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建設。
代表們認為,由于多年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南水北調區域污染負荷加重,優良水體比例不高,生態功能退化的問題仍然較為明顯,同時區域水環境敏感度較高,要達到長期穩定實現“清水北送”目標,建議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推動江淮生態大走廊上升為國家戰略,主要有哪些訴求呢?代表們希望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獲得國家支持。
編制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規劃。根據《國家區域規劃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懇請國家發改委將江淮生態大走廊作為承擔國家重點改革發展戰略任務的特定區域,支持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實施最嚴格的水源地生態功能保護。在水源地編制生態保護紅線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積極防止水源地工業污染,永久性禁止高污染項目發展,限期治理重點污染企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在重點水域實施禁止養殖,持續不斷地改善水源地區域水質。
加強對重大生態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懇請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環保部等部門大力支持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對交通設施、生態建設、監控能力建設、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工程和重大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構建確保水質安全的長效機制。建議設立跨省溝通協調機制,協調東線沿線城市共同治水護水,共同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確保南水北調東線輸水安全;建議國家設立南水北調生態補償資金,建立水資源利用、保護的責任機制,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制度;設立南水北調沿線水質保護專項資金;指導和支持地方創新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鼓勵先行先試。
揚州有責任更有決心先行先試、作出示范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政協主席朱民陽
以京杭大運河以附近湖泊為主軸,串聯起長江淮河流域的廣大地域,既是南水北調東線的水源地,擔當著“一河清水向北流”的使命;也是淮河入江的大通道,肩負著“一湖清水南入江”的重任。同時,這一區域也是南接長江經濟帶、北通京津冀兩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帶,地位重要,區位特殊,以此打造國家級生態大廊道,對于構建綠色安全屏障、進一步倒逼發展轉型,意義重大。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實現區域整體性的生態保護與治理,是江蘇作為沿海較發達地區,堅持生態優先、生態自覺,加快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主動作為,也是推動生態財富與物質財富兩個財富同步積累、促進現行GDP和綠色GDP兩種GDP同步增加的積極探索。
揚州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傳承放大生態秉賦、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是揚州的首要遵循。揚州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取水口源頭所在地,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淮河70%過水量由此入江的大通道,我們有責任、更有決心在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建設上先行先試,作出示范。我們以北至揚州市界、西至蘇皖省界、東至夾江東岸以及三陽河、潼河兩岸、南至長江,近2000平方公里、占全市域1/3的面積,率先規劃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一是突出把山水林田湖作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強化江淮生態大走廊揚州段的頂層設計。二是突出江淮生態大走廊揚州段的特殊性,強化治理的精準度。三是突出立法立規,把江淮生態大走廊的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
徐州將積極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
徐州對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徐州將積極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建設,因為打造江淮生態大走廊對于徐州的區域發展很有促進作用,推進了生態文明發展、生態綠色發展。按照生態要求來推進工作,可以讓徐州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良性發展道路。
淮安將積極聯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
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建設涉及到沿線多個城市,這方面它必須要聯動。我認為,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首先它有利于區域發展一體推進,第二有利于生態環境聯通聯保,第三有利于產業特色錯位打造,第四有利于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第五有利于城鎮體系融合互動。淮安會積極聯動參與其中。
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要設立生態引領區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
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對于確保南水北調水質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南水北調工程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我認為,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戰略,一定要包含周邊區域,要設立一些生態引領區,甚至包括生態特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使得這些地方重要的生態紅線區域用特殊的政策把它保護起來。
江淮生態大走廊保障水質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江蘇省副主委、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竇希萍
從水利而言,我認為,我們這次把江淮生態大走廊這個概念提出來,首先是我們江蘇保證南水北調這條輸水廊道有一個非常好的外部條件,通過積極保護水質,進一步提升我們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建議 "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 " 提速
江蘇代表團在議案中,建議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實施最嚴格的水源地生態功能保護,永久性禁止高污染項目發展,限期治理重點污染企業。
其次,加大對重大生態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對交通設施、生態建設、監控能力建設、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工程和重大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一是建議加快 "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 " 規劃建設工作進度,并將規劃時速提高至 300 公里 / 時;
二是建議加快 " 京滬高速擴容改造 " 工程規劃建設進度,并擴容至雙向 8 車道;
三是建議推進實施京杭大運河航道整治提升工程,開辟 " 南水北調東線專用輸水通道 ";
四是建議規劃實施 " 淮河流域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提高淮河流域防洪、排澇能力和工程穩定性。
(原題為《江蘇代表團聯名建議:“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提速,江淮生態大走廊納入國家規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