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博士杜鵬擬任延安寶塔區區長,或成為陜西首位80后區長
2月底,經中共陜西省委研究同意,省委組織部在“陜西黨建網”公示了一批廳、處級崗位擬任或擬提名人選。其中,廳級干部崗位45個,處級崗位7個,涉及52名省管干部任職。
此次公示的崗位及人選中,擬任延安市寶塔區區長的杜鵬引人矚目。杜鵬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是北大培養、掛職陜西的一名干部。3月3日公示期結束后不久,他將有可能成為陜西首位80后區(縣)長,也是陜西最年輕的區縣政府一把手。
矚目
擬任寶塔區區長的他不僅學歷高還是“80后”
此次省管干部任職公示中,現任延安市委副秘書長、延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正縣級)的杜鵬,擬任延安市寶塔區區長。出生于1980年5月的杜鵬是7名正縣級候任干部中最年輕的。
對此,陜西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李延長分析說,社會各界對杜鵬高度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寶塔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源和區位優勢。坐擁巍巍寶塔、潺潺延河的寶塔區設立于1996年12月,是黨中央扎根陜北13年的“革命圣地”,也是延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整個大延安區域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樞。二是杜鵬一旦正式任職寶塔區區長,他將成為陜西第一個“80后”區(縣)長,也是陜西106個區縣中最年輕的現任政府一把手,拉開“80后”官員逐步主政陜西區縣的帷幕。三是杜鵬學歷顯赫,是北大培養出來“轉戰”地方的學院派官員。
履歷
工作10余年 是個“學院派”
負責工作與任職經歷相關
從資料來看,杜鵬是河南洛陽人,1999年6月入黨,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他畢業于北大,2002年取得學士學位,2005年取得碩士學位,并于當年7月參加工作,曾就職于北大黨辦、校辦,期間攻讀了博士學位。2008年前后,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辦公室主任、公共關系部主任。
2011年4月,杜鵬出任北大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院長。2013年7月2日,北大任命杜鵬為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常務副院長。2016年初掛職延安市委副秘書長(正縣級),同年7月14日,延安市委決定,任命杜鵬為延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掛職)。
在延安新區管委會領導班子中,杜鵬主要負責新區發展計劃、智慧城市建設、建設項目規劃審批、環境保護等工作。這一分工與其在北大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任職,做過研究生導師不無關系。
成績
掛職后牽線多項合作
探索發展新思路
掛職延安市委副秘書長后,延安媒體關于杜鵬的報道,最早出現在2016年4月。隨后,杜鵬在延安的活動分為兩類,一類是牽線延安與北大開展多項合作,一類是積極學習、探索延安發展的新思路。
2016年5月29日,延安市委副秘書長杜鵬帶團到貴陽、遵義考察學習,對發展大數據產業和新區規劃建設收獲頗多。同年6月3日、25日,在杜鵬的主持下,北大第三醫院、第六醫院分別與延安市衛計局舉行業務幫扶協議簽字儀式。北大三院對口幫扶延安市人民醫院,北大六院對口幫扶延安市精神衛生中心。9月6日,北大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常務副院長吳中海和竇文章、許捷三位學者赴延安新區就“大數據產業發展”等開展專題講座,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出席,此次講座也由杜鵬主持。
自去年7月以來,杜鵬在延安新區任職半年多。一位新區干部告訴華商報記者,杜鵬身兼市委副秘書長,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大博士,來延安掛職鍛煉。另一位與杜鵬有過接觸的干部說,他參加過杜鵬主持的活動,感覺他氣度儒雅、做事務實,講話很有水平。
延安市寶塔區的干部群眾,對這位即將上任的“80后”區長言談中充滿期待。寶塔區一位干部說,當前寶塔區已進入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挑戰處處有,希望這位“80后”博士區長能帶來發展新理念、新思路,讓寶塔區在快車道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數據
“80后”區縣黨政一把手
最早的2011年就上任了
杜鵬若出任寶塔區區長,或將成為全國第40位區縣政府“80后”一把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現任區縣政府一把手中有39位“80后”。從任職時間來看,最早任職區縣政府一把手的是廣東省蕉嶺縣縣長陳偉明。1980年5月出生的陳偉明,2011年8月任蕉嶺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當年11月當選縣長。最年輕的現任區縣政府一把手是王波,出生于1987年5月,是清華大學工學博士。2016年6月,王波在29歲時出任福建省上杭縣委副書記并被提名為縣長候選人,隨后當選縣長。
全國現任區縣黨委一把手中有6位“80后”,其中2人身兼地級市(州)委常委,職居副廳。其中,北大哲學博士劉凱引人注目。1983年7月出生的劉凱,2011年10月起任甘肅省靈臺縣委副書記、縣長,時年28歲;2015年5月起,劉凱任靈臺縣委書記。之前,劉凱曾任北大團委副書記、北京朝陽區團委書記。
與劉凱一樣,從縣長升任縣委書記的“80后”領導干部還有龔加武,他于2012年11月起任云南師宗縣政府代縣長、縣長,2016年4月起任師宗縣委書記。
截至目前,四大直轄市區縣黨政班子一把手仍是“60后”、“70后”主政。“80后”區縣黨政一把手湖北省最多,共有7位,有2位區(縣)委書記、5位區(縣)長;其次是福建省,有6位,1位縣委書記、5位縣長。個別省(區)還沒有出現“80后”區縣黨政一把手。
分析
團干部出身和公開選拔是“80后”干部主要上升通道
在現任的45名“80后”區縣黨政一把手中,華商報記者從學歷、履歷和任職情況梳理發現幾個特點:1.有團組織工作背景的將近1/3。在45人中,有14人在各級共青團組織工作過。2.大多學歷顯赫,有名校背景。45人中33人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73%;13人是博士,占比29%;多人具有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名校教育背景。3.女領導有6人,在45人中占比13%,都在政府任一把手。4.多人是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也有一部分是在地方掛職鍛煉后被提拔任用。
對此,陜西省社科院政治與法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興全分析認為,共青團本身就是青年人的組織,黨的后備力量,所以干部都年輕,在進入黨政部門或區縣黨政班子時,年齡優勢大。高學歷是近年任用干部的趨勢,尤其一些專業化程度高的崗位,如經貿、高新技術等,需要專業人才來充實。他們進入黨政班子,對班子結構是一種優化、互補,剛進班子時可能欠缺經驗,資政的作用發揮得更多一些,經過實踐歷練后,會與班子共同提高。在合理任用女干部方面,組織上對班子的結構是有要求的,但不應該突出性別,女干部的從政經驗、專業學識能達到任職要求,這也是識人用人的體現。
郭興全說,從數據和現實情況來看,“80后”黨政領導干部上升通道雖然呈多元化,但主要有兩條:一是來自于共青團這個培養青年干部的“搖籃”,躋身班子時年齡優勢大;二是公開選拔,一些資歷淺、職位低的優秀年輕干部,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在仕途上獲得了躍升。應該說,年輕干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增強了領導班子的生機和活力,但要警惕兩點:一是不能簡單地以年齡劃線,一些從政經驗豐富、群眾口碑好但又不是很年輕的干部,還是要用;二是不能簡單地考慮班子年齡結構要求,為配班子而把一些不成熟的年輕干部放到領導崗位,甚至擔任一把手。拋開年齡問題,把合適的人用到合適的崗位上,是組織部門的責任所在。
現狀
“80后”領導干部政壇崛起
陜西也有生力軍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在任的正處級以上“80后”領導干部有142位,其中正廳級干部1名,副廳級干部22人,正處級干部119人。在45位區縣黨政一把手中,有5位是2015年任職,有26位是2016年任職。郭興全分析指出,從數據來看,2016年之前個別“80后”出任區縣黨政一把手,只是這一群體在政壇嶄露頭角,2016年一批“80后”區縣黨政一把手涌現,則標志著這一年輕群體在政治舞臺上崛起。
目前,全國唯一的正廳級“80后”官員是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王藝。1980年5月出生的王藝,是哲學博士。從現有的從政履歷來看,王藝一直在河南團省委。她在2012年9月的公開選拔中,由團省委統戰聯絡部部長到團省委副書記。2016年10月,36歲時出任團省委書記,不僅在河南,在全國也創下最年輕團省委書記和“80后”正廳級兩項紀錄。
近年來,陜西也涌現出一批“80后”領導干部。比如現任戶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的聞其偉,他因2012年西安公選處級干部得了第一名,被分配到戶縣任副縣長而引人關注。共青團陜西省委副書記賈琳,目前是陜西唯一的“80后”副廳級官員。另外,共青團西安市委副書記王國棟,共青團延安市委書記黃華,周至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楊輝等,都是陜西“80后”領導干部群體中的生力軍。
(原標題為《北大博士擬任延安寶塔區區長 將為陜首位80后區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