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析“險資舉牌”⑤姚振華的背影
姚振華被保監會“頂格”處罰,10年禁入保險業;恒大也被保監會重罰。截止寫作時,姚振華方面沒有發表公開的正式回應;恒大表示接受處罰,認真整改。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具有標桿意義的事件。對這個事件更深入的思考并沒有停止,很多觀察者也陸續進行了評論。筆者的評論集中于一個基本的看法:任何一個游戲,如果各方沒有明確的邊界,不守界,就不會有贏家。所以,首先要明確邊界,才能使各方有確切的預期和博弈的空間,游戲才能繼續、才能迭代升級。以下筆者從資本、企業和監管三個方面對各自的邊界做了一些粗淺的思考,權作拋磚引玉。
資本的邊界:中國已到區分“好壞”金融的時代節點
正如本系列評論曾提到的,姚振華敗于“傲”,歸根到底,偏離“資本要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邊界太遠了。萬寶之爭的攻城略地,只是踩著紅線玩;“血洗”南坡董事會,已經全然把邊界、敬畏和初心拋之腦后了;最后到染指格力,就直接撞在槍口上。
我們把目光放得遠一點,跳出姚振華事件本身,我們看到中國確實到了一個要區分“好”金融和“壞”金融邊界的時間節點上了。“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這個判斷仍然適用于中國和這個時代。但是,壞的金融會帶來裙帶資本(如俄羅斯)、國家破產、民生凋敝也是世界史近期發展中可見可證的新事實。
我認為好的金融應該首先能夠促進全社會資產和福利的增長,而不是服務于少數利益集團。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私有化導致的寡頭資本及其帶來的一系列深刻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后果,是一個教訓深刻的歷史反例。1996年大選,葉利欽們甚至不得不和寡頭們進行“浮士德交易”。直至今日,俄羅斯的“霍布斯資本主義”、“裙帶資本主義”仍然像一個走不出去的泥潭,阻礙著俄羅斯的發展。
其次,好的金融應該有助于生產率的提高。按照中國目前的情況,第二產業的生產率高于服務業。在有限資源的約束下要實現最大的產出,對中國而言,好的金融應該首先能促進第二產業,主要是制造業的生產率提高。
第三,好的金融應該有助于塑造好的社會,一要能促進信任,二要能促進公平,三不要助長“套利”思想(就是“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等)成為社會風氣。
企業的邊界:恪守“在商言商”
中國的一些優秀企業家熟悉政商聯結的套路,這一方面是優勢,但也會產生負面作用。至少,從純粹商業較量的角度來看,勝之不武吧。在企業的競技場中,最好純粹一些,不要設道德高地。企業家的作用是為股東貢獻利潤、為社會貢獻創新的企業家精神,而不是“道德示范”和“心靈雞湯”。
資本其實沒有高低之分,誰口袋里的1塊錢都是1塊錢、也是1塊錢、就是1塊錢。企業,無論是央企、地方國企、其他所有制類型企業,最終比的是生產率、創新能力、人才優勢、財富增長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應該為好的保險資金、公募、私募、天使、創業資本等等資本市場的有生力量正名。沒有好的資本動力,就沒有資本市場的活力和發展。而企業的所有制身份不應該成為“免戰牌”、“免死牌”,否則,中國金融體系一直存在的資本錯配的痼疾很難得到醫治。資本市場提供的一個公平游戲的“平整競技場”,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戰戰兢兢、兢兢業業。所謂“野蠻”的資本,就是外在的壓力。唯有“提高企業素質”才是降服“野蠻”的“無上神咒”,撒嬌不是生產力。
險資舉牌的大潮逐漸退去,可以預見上市公司將會大幅度修改公司章程。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數以百計的上市公司對公司章程進行了修改,增加被兼并的難度和成本。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動向,因為這是以市場手段對抗可能的“野蠻”入侵的“正確”方式。但是,這個過程應該要高度透明。要讓普通投資者(小股東)真正理解這些變動的實質性后果,不能形成“劣者固化”的通道,也不能變相成為管理層構筑“商業帝國”的壕塹,更不能讓中國的上市公司淪為內部人控制的提款機。唯有陽光,才能凸顯邊界;透明促使企業恪守邊界。
監管的邊界:明確負面清單
對于金融監管的作用,向來褒貶不一。一部現代金融發展史就是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的貓和老鼠的游戲史(Catch me if you can)。好的金融監管是一只“錨”,阻止金融創新滑向惡的一側,避免過度投機、過度泡沫和危機。壞的金融監管扼殺創新、增加交易成本、膨脹尋租空間、替代市場干預經濟活動。當然,無論什么樣的監管,如果是真的趨勢,擋也擋不??;如果是真的創新,壓也壓不下。
我認為,體現“錨”的最好形式就是明確負面清單。而當前的一個共識是中國的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這是一個大原則,金標準。但是,違背這個金標準的負面行為是什么,市場并不清楚。我覺得監管者的當務之急可能是要明確哪些是堅決不可以做的??上У氖?,對姚振華的處罰意見并沒有提供關于這個方面的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負面清單的建立,如果有幾個典型事例作為基礎,可能有助于公信力的建立,也會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市場的意料不到的后果。
對負面清單規定的禁止區域,監管要及時露出牙齒,這有助于建立監管的長效機制,也給好的金融創新留下足夠的空間。
(聲明:本文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作者所在單位,文責自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