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嚇壞BBC!中超這個冬天燒了29億,翻西甲16倍
北京時間3月1日零點,2017賽季中超冬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不出人們所料,中超的“燒錢”程度又創造了歷史新高。
放眼世界,中超蟬聯冬季轉會投入最高的聯賽,整體花費居然是西甲的16倍。而上海上港6000萬歐元引入奧斯卡也成為了世界足壇“標王”。
在中超內部,國內本土球員邁入“億時代”,爆買國腳的河北華夏幸福首度問鼎“燒錢”第一,而“老土豪”恒大則相當低調,投入竟然只排中超第10。

再奪世界最“壕”聯賽
中超轉會大門一關閉,英國BBC就推出了一則分析報道,標題就是“中超花銷再次遠超英超”。
在聯賽的整體轉會投入上,據德國《轉會市場》數據,中超各隊總共花了3.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8.4億元,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而在上賽季冬季轉會窗口,中超的投入約為24億元。
和去年一樣,中超又成為了全球冬季轉會投入最高的聯賽,并且和身后的聯賽拉開了不小差距。
據BBC統計,排在投入榜第二名的是以“不差錢”著稱的英超聯賽,但其投入“只有”2.6億歐元,是中超的三分之二,隨后是法甲和德甲,而西甲的投入居然差了中超16倍。

同樣,中甲聯賽也躋身聯賽投入榜前十,以4356萬歐元的投入排名第7位。而在上個冬天,中甲一度沖到了世界聯賽開銷第四位。
此外,在單筆轉會的排行榜上,中超同樣成為了“主角”。
憑借著6000萬歐元的轉會費,上港引入的英超中場奧斯卡成為了今年冬窗的世界足壇“標王”,轉會費比第二名的德拉克斯勒高了足足2000萬歐元。
在該榜單前十名當中,中超就占到了4個。
分別是長春亞泰2330萬歐元引入的伊哈洛,2044萬歐元加盟河北華夏幸福的張呈棟,以及天津權健2000萬歐元買來的維特賽爾。

中超燒錢趨勢由南轉北
在中超聯賽內部,今年冬天的“燒錢”比拼呈現兩極態勢。新貴們大把砸錢,而傳統豪門恒大和魯能則是小本經營,魯能甚至連續賣出隊內國腳,達到了盈利。
中超各俱樂部中,河北華夏幸福摘得了最“土豪”球隊的稱號,其冬窗7769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的投入傲視中超。
今年冬天,河北華夏幸福在內援的投入上氣魄驚人,204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49億元)買下張呈棟,此外趙明劍、任航、趙宇豪、尹鴻博這幾名內援的轉會費都達到或超過了1000萬歐元。

升班馬天津權健也不甘落后,在中超俱樂部投入榜上排名第二位,投入高達7249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
2000萬歐元引入比利時國腳維特賽爾,1800萬歐元買來巴西名將帕托這些重磅引援都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之后,上海俱樂部上港和申花分列榜單三、四位。前者創造了6000萬歐元的“標王”奧斯卡,后者最大的一筆引援則是1050萬歐元引入的“野獸”特維斯。

而一向被視為“土豪”的廣州恒大,為了“全華班”的目標在這個冬季轉會期特別低調。
除了自由轉會的金亨鎰之外,恒大沒有引進任何外援。7000萬元人民幣引進張成林成了俱樂部僅有的一筆花了錢的轉會。
在俱樂部投入榜上,恒大也意外地僅排第10,甚至不如長春亞泰,河南建業和天津泰達。

中超“戶口本”走入“億時代”
在足協開始限制外援,本土優秀球員稀缺的當下,中超“戶口本”也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本土球員轉會費也邁入了“億元”時代。
在今年冬天的轉會中,張呈棟成為了轉會費最高的球員,但他在《轉會市場》上的身價僅僅只有47.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40萬元),溢價達到了驚人的43倍。
其他轉會的國內球員同樣價格“膨脹”不小。比如王永珀賣到124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000萬元),任航賣到107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800萬元),而兩人的實際身價都只有4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90萬元)。

在如今國內球員的轉會中,溢價數十倍已經成為了常態。
德國《轉會市場》中國區負責人朱藝曾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該網站上所列出的球員身價,指的是“歐洲球隊‘愿意為這個球員出多少錢’的意思”。毫無疑問,對于中超俱樂部來說,這個身價并沒有太多指導意義。
而在對球員身價的評定過程中,朱藝表示該數據主要是根據國籍、所處聯賽、國家隊履歷、潛力、年齡、數據這幾個方面來評定。
其中“鑒于中國足球的水平,將中國球員的身價基本定在日本球員的一半,韓國球員的三分之二,以此來確定球員身價的基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