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崇明將清除互花米草等外來入侵種,恢復長江口原生植被
1月14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崇明所在的長江口地區,是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中途驛站,“占全球種群數量1%的水鳥物種數”。通俗來說,在這樣一條遷徙的高速公路上,有多少種候鳥愿意選擇崇明作為自己加油、休息的主服務區,如果超過全球某種鳥數量1%的個體都在這里休息,那說明這里的環境非常好,得到了鳥兒的認可。
通過十年的生態島建設,崇明本島“1%水鳥物種數”已經從2011年的7種提升到2020年的11種,總數從25萬羽增加到33萬羽。十年來,累計有25種水鳥的數量,曾經達到過“1%水鳥物種數”標準。白頭鶴、黑嘴鷗、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已成為崇明島的常客。
下一步,崇明將以國家森林城市、濕地城市創建為抓手,開展崇明北湖、崇明北沿等一系列生態修復項目,通過清除互花米草等外來入侵種、恢復長江口原生植被和底棲生物群落,為候鳥提供相對穩定的食物源;通過綠化造林、長江禁漁,污水處理提標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提供適宜鳥類棲息的環境,來吸引鳥兒們選擇崇明落腳、棲息,甚至生兒育女繁殖。
2012年-2018年,在崇明東灘保護區已實施了互花米草生態控制與鳥類棲息地優化項目,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良好的成效。 項目區域內互花米草滅除率達95%以上,鳥類種群數量顯著增加。如選擇崇明東灘越冬的小天鵝,從2016年的60羽增加到現在的超過1000羽。水鳥總數量從2009年的39734只次逐步上升到了2021年的183422只次。
崇明在新一輪崇明生態島建設中,將會把成熟的經驗運用到崇明北湖濕地公園建設、崇明北沿生態修復項目上,為鳥兒提供優良的棲息生態環境,為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的鳥島、花島、綠島建設接續奮斗、不斷努力,為上海生態之城建設作積極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