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洗錢”風波后英達現身冰球場:大部分錢是給孩子學冰球的

最近英達又“火”了一把,在“洗錢”風波后,這位職業冰球運動員的爸爸依舊沒有錯過兒子英如鏑的比賽。
2月26日,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進行的KHL季后賽中,英達回國后選擇在冰場現身,只為了現場看兒子出戰關鍵的季后賽。
當天比賽結束后,英達也首次向媒體發聲,表明自己并沒有洗錢,也沒有在美國被捕。但在接受騰訊娛樂采訪時,他承認確實存在存錢違規,“它不是一個刑事案件,類似于經濟糾紛。”
這些年,英達的生活牢牢和冰球捆綁在一起,當中央電視臺轉播冰球比賽,我們都能看到解說席上的英達。在職業冰球這條看似光鮮的職業之路背后,英達和兒子走得艱難而堅決。

錢是給兒子學冰球用的
根據新華國際的報道,英達并沒有被指控洗錢罪,而是逃避現金申報罪。他與妻子將46.44萬美元分50次存入美國銀行,以每筆低于1萬美金的金額,規避“貨幣交易報告”。
然而就算英達收入合法,他的行為已構成對美國聯邦法律的觸犯。有美國律師分析稱,英達可能被遣返,但不會影響其妻兒的法律身份。
目前,英達已于2月16日在康州聯邦法庭達成和解,并放棄庭審機會,就刻意規避申報要求、進行現金拆分行為的指控也認了罪,此案將在5月11日宣判。
“我洗它干什么。其次這么一點點錢,他們在外邊,每天得花呀,得生活消費呀,這一點都不能算富裕。”對于自己這么做的原因,英達解釋是為了解決一家人在美國的生活問題。
而按英達的說法,這些錢大部分是用來給自己的孩子學冰球的。
“包括大人,大人也不能不用錢,我得租房子、買房子,我得交學費,尤其是打冰球。”英達解釋說自己全家2008年移民,美國司法機構查的是2009年到2011年的問題。
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學習冰球,英達的確付出了很多。在他的培養下,兒子英如鏑成為1953年以來第一位正式簽約征戰世界頂級冰球聯賽的中國球員。
“練球12年,花多少錢沒法計算,你說除了基本的裝備,球場費用、教練費用,還有去美國練球的費用,包括我們家在波士頓,每次孩子要去其他城市打球,我們開車送他,油錢這都沒法計算。”英達說。

沒入選國家隊,那才是兒子的失敗
對于自己的行為和移民美國,英達說都是為了兒子學冰球。
“一直到兒子開始打冰球,我就認識到不出去學冰球是不可能的,如果想就在國內這么練的話,作為一個業余愛好,那是沒有希望的。”
英達稱讓兒子學冰球并不是為了在國外功成名就,而是為了回國效力,“他一學成馬上就回來,我讓他學冰球就是為國效勞,因為我們國家的冰球太差了。”
據《體壇周報》報道,2006年,英達聯合了一群熱愛冰球的父母,在北京自發組建了北京虎仔冰球俱樂部,其中就有后來被北美職業冰球聯盟(NHL)選中的中國第一人宋安東。
英如鏑當時還不滿18歲,身高就已經有1.85米。他在北京虎仔隊的表現搶眼,曾在比賽中連續上演“帽子戲法”,幫助球隊奪得社區建制的HOUSE A級別冠軍,并且榮膺“得分王”。
看到自己兒子在冰球運動上的天賦,英達決定讓英如鏑走職業化的道路。他將兒子送到了美國冰球名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讀書和訓練,開啟了一段職業冰球路。

遺憾的是,英如鏑曾在2016年報名參加了NHL的選秀大會,但在30支北美冰球聯盟的職業球隊選中的211名新秀球員中,沒有英如鏑的名字。
不過在英達看來這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中國冰球隊能夠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而英如鏑沒有入選國家隊的話,那才是他的失敗。”
18歲回國后的英如鏑已代表中國U20國青隊,參加了2017年男子冰球U20世錦賽丙級賽事,雖然在決賽中輸給對手,但英如鏑憑借個人的精彩表現還是獲得了“最佳前鋒”。
去年,英如鏑與北京昆侖鴻星萬科龍隊簽了一份為期兩年的合同,他也成為了自1953年以來第一位正式簽約征戰世界頂級冰球聯賽的中國球員。

為了子女,英達也成了冰球專家
那么,兒子學冰球的確需要那么高的費用嗎?
英達曾在2013年接受網易采訪時調侃,“在中國練習冰球的孩子的家庭,可以說都是先富起來的吧,至少不是那種拾荒的。”
英達還曾舉了一個例子。2007年11月,中國曾想組織一支少年隊去參加貝爾首都杯,英如鏑回來參加選拔賽。
當時的教練看了一下英如鏑的裝備,就表示這球沒法打了,因為英如鏑手中一根球桿的價格比全隊孩子的球桿價格加在一起還要貴。
目前,英達的女兒還在美國學冰球,“這一切,包括現在惹的麻煩,包括我拿綠卡,都是給冰球付的學費。”
而說起當年虎仔俱樂部里每一位家長是如何幫助孩子訓練冰球時,英達是這樣描述的,“全都是妻離子散啊!老公在國內干活掙錢,一趟一趟往那邊飛,那邊的媽,英語全都是連說帶比劃的水平。”
為了讓子女學習冰球,英達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冰球專家。
很多時候,當中央電視臺轉播冰球比賽,我們都能看到解說席上的英達,他自己也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普及和推廣冰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
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英達就搭檔央視名嘴韓喬生一起解說冰球比賽,兩人的幽默又不失專業的解說吸引了一大批不懂球的觀眾守在電視旁觀看。
“在我們孩子長大之后,不是他學的知識在起作用。我們在運動場上的那種拼搏,那種不服輸,那種堅持才是最關鍵的,持之以恒和咬牙吃苦才是現在孩子最缺乏的。”英達說這就是冰球的意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