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月光男孩》何以戰勝《愛樂之城》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第89屆奧斯卡獎已塵埃落定,最大的驚喜自然是最后頒發的最佳影片。即便沒有張冠李戴的烏龍,《月光男孩》戰勝《愛樂之城》也足夠令人意外。

《愛樂之城》以追平《泰坦尼克號》和《彗星美人》14項提名的紀錄競逐本屆奧斯卡獎。外界幾乎一致看好它將是今年的大贏家,拿下最佳影片也不在話下。這從頒獎嘉賓費·唐娜薇前腳念出它的名字,《洛杉磯時報》、《衛報》等媒體后腳便在網站上發出長篇評論就可見一斑。

最終《愛樂之城》拿下包括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六個獎項,也的確是今年獲獎最多的影片,但仍舊無法追上此前歌舞片《西區故事》斬獲10項大獎的紀錄。更重要的是,大獎的旁落令它錯失成為新千年以來繼2003年的《芝加哥》之后第二部奪得奧斯卡最高榮譽的歌舞片。

考慮之前在金球獎、英國學院獎、電影工會獎等風向標獎項中的壓倒性勝利,最佳影片似乎理應是《愛樂之城》的囊中之物,不過《月光男孩》的逆襲也并非完全無跡可尋。
首先,《愛樂之城》在業界原本就并非人見人愛,視其為爛片的大有人在。比如頒獎典禮前昔,英國電視制片人David Cox還在《衛報》撰文抨擊它只顯浮夸、欠缺真愛,如果獲勝,對于好萊塢和所有電影人來說,不亞于一場災難。而《月光男孩》的評論下限也就是“不過爾爾”,遠沒有《愛樂之城》那么招人厭煩。
其次,由于和奧斯卡的頒獎日期僅一天之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風向標獎項被忽略了,那就是獨立精神獎。在前一天揭曉的獨立精神獎上,《月光男孩》獲得六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而《愛樂之城》因為預算超過2000萬美元,不屬于參與該獎評選的影片范疇。

曾幾何時,獨立精神獎被視作奧斯卡的反向指標、抵擋主流欣賞趣味與各種場外操作的“清流”。然而,近年來,隨著奧斯卡越來越偏愛獨立電影,獨立精神獎的結果往往與奧斯卡獎高度重合,去年的《聚焦》就先后拿下兩個獎的最佳影片。今年的《月光男孩》再度重演去年的劇本,從中不難看出奧斯卡評委口味的變化趨勢。
此外,政治正確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皧W斯卡太白”的話題雖然說了好多年,但去年尤甚。導火線是獲得表演類獎項提名的20個候選人清一色是白人演員,斯派克·李、威爾·史密斯、邁克爾·摩爾等影人紛紛站出來表達抗議,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院因為其成員(奧斯卡獎投票人)中白人占89%而成為眾矢之的。
于是,今年的奧斯卡獎有了重大改變。


首先,獲得提名的非白人演員破紀錄的達到了7人,最終黑人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月光男孩》)和維奧拉·戴維斯(《藩籬》)收獲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紀錄片單元更是有四位非白人導演的作品入圍,最終勝出的《辛普森:美國制造》(奧斯卡歷史上片長最長的電影:7小時47分鐘)出自黑人導演Ezra Edelman之手。

此外,今年的其他提名中,也有多人創造歷史,比如第一位獲得提名的黑人攝影師(《降臨》)、第一位獲得提名的黑人女性剪輯師(《月光男孩》)。

當然,既然要撥亂反正,索性一步到位,相信在《月光男孩》拿下最佳影片之后,奧斯卡可以徹底洗刷“種族歧視”的罵名,或許還能額外獲得關愛LGBTQ人群的美名。
不論出于何種原因,《月光男孩》的爆冷至少說明了奧斯卡還是保有懸念的,如此也能在將來吸引更多的關注。根據《好萊塢記者》一周前所做的調查問卷,接受訪問的800名美國普通民眾中,60%的人連一部獲得提名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都說不上來;其中又以《赴湯蹈火》為最,95%的人壓根就不知道它拿到了最佳影片的提名。美國人民對于奧斯卡的興趣也正與日俱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