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國研院將發中美合作系列報告,多領域專家議雙邊關系
“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1月12日在研究院舉辦的“中美合作系列報告”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美關系穩定與否將是影響今年全球和地區局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22年是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50周年。陳東曉介紹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今年將圍繞中美關系中的多個領域發布研究報告,包括全球經濟秩序和治理、網絡空間安全、氣候變化、臺海問題、東北亞局勢等。

媒體吹風會現場 圖源: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在吹風會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葉玉指出,應該把中美關系放到中、美及全球性挑戰的三邊關系中去考慮,或者說對中美關系進行“升維”思考。面對全球性挑戰,中美在共同目標方面實際上是一致的,即雙方如何促進包容性發展。
在網絡空間領域,中美面臨網絡安全的共同挑戰,也有一定的利益分歧。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魯傳穎表示,目前中美在網絡空間公開溯源問題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雙方應當開展持續交流、深度合作,以增強互信。
在氣候變化領域,去年11月中美達成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今年的合作進程也備受關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公共政策與比較政治研究所所長于宏源在會后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今年,中美在氣候變化和能源方面有多個重要合作領域,分別是甲烷減排、低碳技術、碳市場、WTO框架下的綠色貿易、全球綠氫技術。但目前的風險是,美國在氣候治理領域尋求制定新的規則和圈子。當下,各方不應過度強調政策,而應更加關注結構性的東西,例如綠色金融、綠色經濟的產業鏈技術等,這些更具決定性意義。
此外,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邵育群和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龔克瑜還分別就中美關系中涉及到的臺灣問題和朝鮮半島問題相關研究進行介紹,解答中國外交和國際局勢中的熱點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