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新中考細則出臺,綜合評價如何拿滿50分?
2021年12月29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2022年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稱為“新中考細則”),明確志愿填報、自主招生、名額分配均在中考后進行。
據最新細則,初中畢業生去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參加學校綜合考查,所獲成績滿分為50分,其中40分是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賦分,10分是現場綜合評價賦分。如畢業生完成了德智體美勞所有規定課程后,一旦合格就能拿到40分。而另外10分則由高中現場評估,包括出題、訪談、場景考察等方式,來判斷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

新中考細則解析
2019年4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此次中招新政出臺的初衷其實在于與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政策相對接,重視科學素養、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重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改變以前“唯分數論”、“唯文憑論”的現象。
新政中,考試科目產生了變化:一是個別科目考試時間提前到初二;二是改革分值由630分增加到750分。
改革重心尤其放在了英語和理化上——
英語:采用筆試140分+聽說測試10分的結合,新增聽說測試;
理化:物理減少20分,化學減少10分;
新增跨學科案例分析15分,物理化學實驗操 作15分。
而新增的跨學科案例分析的考察和綜合素質評價需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功夫得下在平時,不能一蹴而就。
其中,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分4個方面,即:
1、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
2、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
3、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
4、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四大板塊,涉及十九項內容,其中涉及學生自己應寫的包括自我介紹、參加共青團和少先隊等德育活動;探究學習(科學實驗或社會考察)報告或創新作品說明(四年選擇一項錄入)。
值得注意的是,市重點高中考察學生時,多少會將重點放在“創新作品”的部分,因此,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索興趣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學生將會受到關注。
那最近的新中考細則具體有哪些革新呢?
1.錄取方式
2022年上海中招錄取方式由原來的5種(自薦、推薦、零志愿、名額分配和統一招生)調整為3種,包括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統一招生錄取。
另一變化是,各批次志愿均在中考后填報。自主招生錄取(公辦普通高中)和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劃定同一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也就是先考,再填志愿,使得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有一定預估之后再填報志愿,避免盲目。
2.自主招生
按照教育部要求,2022年,自主招生錄取在中考后進行。
文件明確: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自招計劃約占本校招生計劃的10%;特色普通高中自招計劃不超過本校招生計劃的15%;試點“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的高中學校(即“四校”:上海中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自招計劃約占本校招生計劃的30%。
此外,優秀體育學生、藝術骨干學生自主招生計劃合計不低于全市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總數的15%。
3.名額分配
文件還提到,“四校”名額分配招生計劃約占本校招生計劃的65%,區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約占本校招生計劃的60%。
這表明,與中招改革前相比,新政積極探索并擴大將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名額,分配到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這也從一定意義上緩解了中考壓力。
統一招生錄取仍延續往年招錄方式——
第一環節:自招錄取,沒錄的進入名額分配環節;
第二環節:名額分配,先錄取名額到區,再錄取名額到校;
第三環節:進行統一錄取,即平行志愿。
這也意味著,學生即使在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批次未被報考學校錄取,在統一招生批次仍有被心儀學校錄取的機會。
綜評如何拿滿50分?
2022年將是上海“新中考”實施第一年。實施名額分配綜合評價改革后,招考機構將考生計分科目總成績和學校綜合考查成績合成總分。
而滿分50分的綜合素質評價將會成為決定和影響孩子是否能進入優質示范性高中的關鍵因素。
《綜合考查指導意見》指出,學校綜合考查(滿分50分)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高中學校結合入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賦分(滿分40分)。先由學生所在初中學校圍繞《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紀實報告》給出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再由高中學校根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賦分,如“合格”即為40分,“不合格”的學生由高中學校結合《紀實報告》酌情扣分。
二是,高中學校對入圍學生開展現場綜合評價賦分(滿分10分)。由高中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等,組織入圍學生進行現場綜合評價。
“只要是初中的孩子他完成了德智體美勞所有規定的課程的話,他一旦合格,我們就給他賦分40分,當然我們是有一個驗證的程序。”近日,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校長陸磐良接受看看新聞網采訪時表示,新政策不再是單一的去看這個“育分”,更重要的是"立德樹人”。所以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政策一定會非常好的轉變整個基礎教育階段,改善初中和高中的教育生態環境。
“高中學校在綜合考察的過程中間,不再像過去一樣關注學生某一門學科或者某幾門學科的成績。”陸磐良說,“高中學校更加關注的是初中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
這也表明,綜評其中的40分,入圍考生通常都能拿滿,另外的則是高中的現場綜評賦分權為10分,由高中現場出題。
上海市新優質學校研究所所長湯林春則介紹, 這相對關鍵的10分包括現場出試題、訪談或者一些場景化等方式來考察,以此來判斷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
【劃重點】
綜合評價的50分是博弈名校錄取通知書的重要砝碼。(主要針對通過名額分配進入市重點的同學,并非參加中考的所有學生都有機會)
中考綜評不進行任何學科類測試。(這50分不看學科成績)
“探究學習或創新作品”或將是拉開差距之處。(可能向參加過各類科創競賽并得獎的學生傾斜)
現場考察維度:思維分析能力、知識儲備量及運用能力、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學術探究能力(課題經驗、)實踐活動經驗、個人規劃方向、其他重要獎項等。
現場考察方式:高中現場出試題、訪談或通過一些場景化考察來評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