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影視劇在未取得許可證前,不得在網站播出
導語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在中廣聯電視制片委員會2016年年會的講話中,總結了2016年電視劇管理的相關舉措和效果,指出當下行業存在三類明顯錯誤的創作傾向,即一些革命歷史題材人物塑造偏差,少數現實題材挑戰價值觀底線,創作粗制濫造等等。著重闡釋了2017年電視劇行業管理重點、提升內容品質的創作要求和發展思路。
2016年,全國各類電視劇制作機構制作完成并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共有333部、14867集,電視劇制作生產質量門檻和觀眾需求進一步提高。
投資逐漸趨于冷靜,電視劇產業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電視劇投資體量顯著放大,創作類型逐步拓寬,品質追求成為制勝關鍵,呈現電視、網絡播出平臺合作共贏這一良好的發展局面。
2016年管理重點是內容管理和創作引導
2016年是總局電視劇管理和引導不斷加強的一年,著力以下諸方面,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導向意識。一是進一步完善備案公示。二是完善通報督責機制,加強追責管理。三是加強重點選題規劃。四是加大對優秀電視劇的引導扶持力度。五是擴大“好劇選介”宣傳范圍。
同時,2016年加大了依法行政的力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進一步加強電視劇購播工作管理,規范購播行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電視劇播出和宣傳管理。
三是建立國產電視劇審查通過樣片上報備案制度。
2016年三類生產創作問題不可忽視
其一,在一些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中存在三種不良的傾向。一是反面人物正面塑造;二是正面人物形象不鮮明,甚至一身壞毛病;三是過度表現中國人愚昧自私。
其二,在少數現實題材電視劇中,一些劇挑戰觀眾價值觀。這些劇表現趣味集中在邊緣另類的情感之中。
比如有部電視劇,母親含辛茹苦帶大五位孩子,而孩子之間永遠在爭吵打鬧,街坊鄰里之間也爭斗不休,充斥惡行惡言。
再比如某部刑警劇中,以大量篇幅集中表現犯罪分子的變態人格、犯罪心理和低俗生活等等。
其三,一些電視劇創作態度不夠嚴肅認真,導致完成劇粗制濫造。有的劇為了趕周期,特效草草了事,受到觀眾的詬病,影響了電視劇的聲譽。
這些其實都是基礎性的問題,希望有此類問題的片方,在創作初期就能克服。
2017年行業管理重點和創作方向
總局把2017年確定為內容品質提高年,提煉為8個字:價值、文化、品質、創新。將電視劇內容品質提高作為每一家公司的立身之本。
提升品質關鍵:
重點突出、播出調控、把握規律、行業自律
一要突出重點。
2017年的重點,就是抓好香港回歸20周年、建軍90周年尤其是今年秋天召開的十九大電視劇的拍攝和播出工作。
目前匯總的劇目有近40部,包括《人民的名義》、《外灘鐘聲》、《西京故事》、《中國兄弟》等等。這些電視劇有的已經在后期制作或者拍攝完成,有的還在拍攝過程中或者即將投入拍攝中。
二要繼續堅持好作品進入好時段好平臺原則,強化播出調控職能,確保主流題材的主流地位。
一是完善衛視電視劇播出的結構化管理措施,確保在黃金時段播出一定數量的重大革命歷史、農村、少數民族、少兒、軍事等題材電視劇,形成各種題材結構比例適當的播出格局。
二是完善重要宣傳期的調控機制,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慶祝建軍90周年和香港回歸20周年等重要宣傳期,將按照全國一盤棋的思路,統一部署、統一調度,保證重點劇目在衛視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三要有對生活、對人性的把握和對電視劇規律的再認識,離不開悲天憫人的情懷。
希望看到有更多根植現實生活,映照當下,反映百姓關切,抒發百姓喜怒哀樂,撫慰百姓情感心靈,表現百姓追逐夢想、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電視劇誕生。
任何重形式輕內容的發展理念只能導致企業在競爭中居于下風。IP再好,轉換成電視劇,也要有符合大眾需求的核心價值觀,要有吸引人的故事,個性鮮明的人物、人物的情感深度的開掘,高潮迭起的矛盾和懸念。
四要有一個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需要行業自律。
一部劇好不好,需要真本事,靠買收視率的假本事決定不了一個企業的江湖地位,相反在媒體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還將成為行業的笑話,為社會各界所不齒。
總局將會在賦予的行政權力范圍內依法行政,也要求行業協會進一步樹立行業管理、社會管理意識,把行業組織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發揮其橋梁紐帶、行業自律、規范市場、學術研討等重要作用,使之成為電視劇管理的重要力量。
2017年行業管理重點:
供給側改革、推動創新、規范播出行為
一是進一步推動電視劇行業供給側改革,提高電視劇供給質量。
目前電視劇的年產量對目前市場需求來說,電視劇的優質內容不足、不能很好滿足觀眾需求,確實存在供給側問題。
2016年年底,具有電視劇制作資質的制作機構達到1.2萬家左右,因為幾乎沒有準入門檻的限制,目前新的影視公司還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電視劇生產企業需要做優市場主體。電視劇國有制作機構要通過深化改革,以真正市場主體姿態迎接挑戰;各民營制作企業通過競爭,實現兼并、重組、通過上市融資形成集約化專業化公司,改變市場主體小而散的狀態。
要實現此目標,必須深化供給側改革,實現由數量增長到品質提升、促進電視劇市場向理性、成熟方向轉變,大的企業做優做強,小的企業做專做實,市場競爭充分,進退有序,這是我們在今后一個階段時期面臨的不可回避的共同課題,也是電視劇生產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我們仍然要對電視臺播放電視劇的主流地位充滿信心。
數據顯示,優質的電視劇網臺聯動,能夠為互聯網視頻帶來更多的點擊量。
因此,電視臺和制作公司在一部劇的合作亦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電視臺來說,可以避免盲目的“買買買”模式,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己的播出定位尋找和自己有共同價值觀和理念的合作伙伴。
二是繼續推動創新,讓優質電視劇獲得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
因為播出平臺的創新,有了視頻網站的高速發展,給電視劇市場帶來了延伸和細分。但同時也迅速將電視劇產業推生出一些誤區。因此,我們時刻要對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始終保持警惕。
我們歡迎資本進入電視劇領域,但要警惕的是資本不能違背電視劇藝術與產業的原有規律,要警惕資本把電視劇變成理財工具和金融產品,警惕上市公司與制作企業靠數量對賭、蒙騙股民來犧牲電視劇質量,這樣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雙方都不得利。
我們要的創新應該是市場不斷細分的創新,在不斷細分中創新出更長更有生命力的產業鏈;是企業的戰略不僅服務于主流大眾,還兼顧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的創新;是產業生態不斷走向互通、互補、共享、共贏的創新;是“互聯網+” 、“金融+”不斷為內容服務、為內容插上騰飛翅膀的創新。
互聯網視頻打通了觀眾,使原來電影、電視劇、網劇不同的觀眾群體趨于同一。
這是一個IP打通的時代,圍繞電視劇、電影、網劇內容的多層次產業創新開發,將會讓我們的觀眾生活在創意中國,詩意中國,將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溫情。
三是加大力度規范發行許可播出行為。
近期發現有電視劇拍攝制作完成后,在未取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情況下,就在網絡視聽節目網站播出。
根據《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凡在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已進行備案公示,但未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電影和電視劇等,不得發行、播出和評獎。
因此,新發的文件將重申相關規定,凡在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備案公示、立項審批的電影、電視劇,在未進行內容審查并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者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前,不得在任何渠道或平臺發行、播出。
對存在違規發行的影視劇,要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并視情節輕重,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機構采取處罰措施。(本文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在中廣聯電視制片委員會2016年年會上的演講稿進行的摘編整理)
(原題為《【權威聲音】毛羽:2017電視劇發展重點是要提高內容品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