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康好人協會一天送出500多份愛心餐 防控人員:飯菜暖人心
太康好人協會一天送出500多份愛心餐 防控人員:飯菜暖人心

裝菜打包準備往疫情防控一線送餐
今年1月3日18時30分,太康縣發現2名初篩陽性病例,經復核和專家研判,被確定為1名確診病例和1名無癥狀感染者。
接到疫情報告后,周口市縣兩級立即啟動疫情防控應急機制,迅速建立市縣聯動的扁平化指揮體系,科學研判調度,果斷采取措施,連夜行動,對城關鎮第三初級中學、城關鎮實驗小學等密接者和次密接者467人,于1月4日零晨3點前全部進行集中隔離,并及時開展核酸檢測抽樣,確保將疫情圈住、封死、撈凈。
“作為愛心志愿者協會,我們要充分發揮示范引導作用,發揚志愿服務精神,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1月5日上午,太康縣委網信辦組織縣好人協會、志愿者協會和自媒體協會召開了疫情防控座談會。會上,網信辦主任張照營號召大家說。

送餐到疫情防控一線
座談會結束后,縣好人協會會長王勇立即對各個集中隔離點和防控卡點進行了走訪,經征求意見,他決定免費為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送餐。“菜品都要用好的,不計成本,早餐一個菜,一個雞蛋;中餐米飯,兩個菜;晚餐饅頭,一葷一素,葷菜肉量要足,做飯色香味俱全。”送餐伊始,王勇再三向采購食材的許藝、張建新、李威和趙四華、杜新彥等人強調說。
“咱們也報名參加,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聽說王勇要為隔離人員和疫情防控卡點人員免費送餐,李丹、喬遷和程雪麗等志愿者紛紛報名要求參加。“我們必須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程序,每天進行掃碼、登記和測體溫。”王勇要求志愿者說。
為確保每天500多份飯菜準時送到防控卡點和隔離人員手中,志愿者還進行了分工。9日中午時分,朱四杰、喬遷、鄭雪艷等人將打包裝好的飯菜送到了財鑫小區等疫情防控卡點。“每天給我們送飯,你們的行動暖人心!”吃著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卡點值守人員封中偉向李昊等志愿者感謝說。

好人協會陸海救援隊正在給疫情防控一線人員送餐
同時,縣好人協會、志愿者協會還組織志愿者到各個疫情防控卡點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宋汶雨、萬坤宇是兩名在校大學生,按照分工,二人在財鑫路一疫情防控卡點做了志愿者。測體溫、登記,他們穿著防護服,每天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早貪黑,日夜堅守卡點,工作認真細致,深受群眾好評。
陸海救援隊隸屬于太康縣好人協會。疫情發生后,救援隊迅速組成一支疫情消殺小組,8名隊員背著幾十斤重的噴霧機械,每天深入各個小區卡點開展消殺,不留死角。雖然累,但看到居民們一個個笑臉,隊員們從內心感到很自豪。據了解,目前,救援隊已對縣城近30個小區疫情防控卡點進行了全面消毒消殺。

志愿者在為防控人員打包裝饃
同樣,為阻擊疫情,太康縣自媒體協會也一刻沒有閑著。
聯系愛心企業為疫情防控卡點送生活物資,到街區消毒,參加疫情防控卡點值守,幾天來,縣自媒體協會23名志愿者,通過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真實、快速的向外發布疫情防控小常識、疫情防控中發生的感人事跡等小視頻728條,瀏覽量超過1500萬人次。“病毒不除,我們決不休息。”縣自媒體協會會長馬昭語氣堅定。
早上6時許,飯菜出鍋打包就緒,志愿者們帶著飯菜向各自的送餐點出發。(王慧星 朱四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