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暖聞|臥床5年患兒給相伴數年護士寫信:千萬不要累壞身體

“陸老師,我真的非常想念你,我知道你也很想我的,只不過你工作很忙……如果你不能來看我也沒關系,我不會不開心,你忙你的事情吧,但是你千萬不要累壞身體哦,如果你生病的話就麻煩了,一定要當心才行呢。”
這段文字出自一名13歲重癥患兒所贈的賀卡,受贈對象是上海市兒童醫院護理部主任陸群峰。
近日,當這張賀卡送到陸群峰手中時,陸群峰感慨“她的愛給了我職業獲得感”。
2月17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兒童醫院了解到,這名重癥女孩施佳英因患有先天性肌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多種疾病,已在醫院PICU病房治療近5年。
陸群峰每周二常往返醫院兩個院區之間,查看護理質量的同時,抽空去看望施佳英。數年相處,兩人時常聊些家常,感情已像親人。
“無論醫療技術和設備多么先進,永遠替代不了醫患之間的人文關懷。”陸群峰說,“但在住院的這段日子里,我們可以給這些孩子的是更多的愛和付出,讓他們堅強面對生命。”

孩子入院臥床近5年,與醫護人員已像親人
施佳英已在PICU病房住了近5年了。
這名上海崇明女孩因患有先天性肌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多種疾病入院,長期臥床,插管治療。
院方透露,她家境并不好,自住院以來,一直是她的養母陪伴著她。她的養母如今在醫院附近打工,每天都會燒好飯菜和湯,送到醫院來看佳英。
陸群峰入院工作后,佳英已經住在PICU病房。近年來,她每周都會往返于醫院的瀘定路院區和北京西路院區之間,查看護理質量的同時,抽空去看看病房里面的孩子。
佳英的病情尤其引起她的關注。“她的入院檔案顯示,先天性肌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呼吸衰竭、營養不良、脊柱側彎、腎結石等多種癥狀,只能長期臥床治療,長期依靠呼吸機得到生命支持,不僅行動很不便,感染風險也很高,可能出現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壓瘡感染等,因此對醫務人員來說,這樣的患兒對其護理要求特別嚴格。”
陸群峰表示,數年來的相處,讓她與佳英越來越緊密,在一起常聊一些家常。“這種感情就像是親人之間的感情,而不是醫患關系。”
收到卡片:“她的愛給了我職業獲得感”
近日,當陸群峰前往醫院看望佳英時,意外收到了一張紅色的卡片——上面有佳英親筆畫的自畫像,文字表達了想念與關心。
“在一般孩子看來很簡單的動作,寫字和畫畫,對佳英來說都很難,這張卡片特別珍貴,她的愛給了我職業獲得感。”陸群峰說,盡管每次陪伴佳英的時間都很短暫,但這個13歲女孩的心思特別細膩,特別珍惜醫護人員對她的關愛與付出,這讓大家都感覺很溫暖。
陸群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她從業20年來,時常目睹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矛盾,曾一度讓她對這份職業失去信心,是身邊這些可愛又真誠的患兒讓她感受到從事這份工作的意義,“或許在外人眼里看來,醫院的病房有些冷冰冰,但在我眼里,病房里的醫患關系卻是溫暖的。”
不僅僅是她一個人,整個病區的醫生護士、護工等都像家人一樣,照顧著重癥疾病患兒。
“包括PICU主任戎群芳,因為家長進不去PICU,她就拉了一個家長微信群,時不時發孩子們的動態給家長看,護士沈群就像是這群孩子們的知心姐姐,每天陪他們聊天、陪他們玩,而孩子們過年一聽說護工阿姨要回老家紹興,大家都很舍不得她走,喊著讓她早點回來。”
陸群峰說,長時間的陪伴,醫護人員就像孩子們的父母一樣,什么話都能說,孩子要看書或者要畫畫,醫護人員會幫他們去買來書籍、紙和筆。
“機器永遠替換不了醫患關懷”



更讓陸群峰覺得意外的是,在前不久,施佳英經常與病房內的另一名住院患兒書信溝通,交流主題無一例外都是“陸老師”。
陸群峰說,這名與佳英互動的患兒名叫陳坤,兩人同齡,生日就差了2個月,都是長期臥床的患兒,書寫對他們來說都很難。
其中,在佳英寫給陳坤的一封信件中提到:“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陸老師了,好想念她呀!她到底什么時候來呀!我們該不會永遠也見不到她了啊,每個星期二都很忙來不了,真難過極了!我每次化了妝等她呢!我很想感謝她,給我發獎狀,這可是我一生的愿望啊!”
另一封信寫道:“陸老師,聽說你的腳扭傷了,所以就不來看我們了,真希望你的腳上能快點好起來,能來看我們!我和陳坤都好想你啊!都好擔心你的,擔心得都睡不著覺呢!……”
陸群峰說,因為工作關系,再加上每次要趕班車往返兩個院區,自己并不能每周都抽出空來去看佳英,沒想到會讓佳英那么失望,也沒有想過一張鼓勵她堅強的獎狀,對她來說那么重要。
“住在重癥病房的患兒都是心思很敏感的孩子,他們有些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時刻得到父母的關愛,內心更為敏感,也更加懂得珍惜別人對他們的付出。”從事護理工作20年,有兩個孩子的陸群峰更能理解孩子對愛的渴望。
“醫院并不應該只是治療疾病的場所,更應該是充滿關懷和友愛的地方。”在陸群峰看來,機器永遠只是機器,無論醫療技術和設備多么先進,永遠替代不了醫患之間的人文關懷,患兒更需要感受冷冰冰的病房里那一點點溫暖,“每次在招錄護士時,我首先要問的就是‘你愛孩子嗎’,這是作為一名兒科醫護人員最基本的要求。”
陸群峰說:“或許有一天,這些孩子會因為種種原因‘離開’這里,但在住院的這段日子里,我們可以給他們的是更多的愛和付出,讓他們堅強面對生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