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證券日報:充實居民“錢袋子”,上市公司分紅可再加把勁
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途徑。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提出,“探索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從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高層對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高度重視,資本市場已成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平臺,持續的現金分紅則是其具體表現形式。
現金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不僅體現了公司實力,還增強了投資者長期持股信心,增加了投資者財產性收入。國際成熟市場經驗表明,財產性收入的提升空間更多來自資本市場。資料顯示,美國公民的財產性收入約占其可支配收入的40%,90%以上的美國公民擁有股票、基金等有價證券。
實際上,對于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好公司的標準有一條從未改變,那就是持續分紅能力,這也是投資者判斷公司是否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準。這一點通過滬深交易所互動易平臺可見一斑,現金分紅一直都是投資者提問最多的問題。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7日,互動易平臺上關于現金分紅的提問有3307條。
針對剛剛發布的《方案》,已有投資者向上市公司發問:“《方案》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請問貴公司有這方面的響應計劃嗎?”
“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是市場的共生共榮體。只有懂得尊重和回報投資者的上市公司,才會贏得市場的認同和尊重。”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公開闡述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監管推動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現金分紅率穩定在30%以上,平均股息率在2%以上,與國際水平基本持平。證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含股份回購)1.43萬億元,金額較上一年增長9.16%,較十年前增長超4倍。Wind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截至2022年1月7日,已實施分紅的上市公司有3169家,合計實施分紅金額1.32萬億元。
由此來看,上市公司真金白銀的現金分紅已成為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重要途徑。相信在“十四五”期間,資本市場將發揮更大作用,助力居民財產性收入進一步提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