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灣游覽車翻車事故更多細節曝光:車輛右后輪胎紋幾乎磨平
央視新聞客戶端2月15日消息,2月13日晚間,臺灣一輛旅游車發生翻覆,造成33人死亡、11人受傷,這是30年來臺灣最嚴重的公路事故。事故原因初步調查指向司機疲勞駕駛且超速釀禍。現在檢警又有新發現,這輛游覽車曾因輪胎磨平而遭到處罰,事故原因可能就出在輪胎上。而涉事旅行社已被臺觀光部門勒令無限期停業。
事故車輛右后輪胎紋幾乎磨平
據臺灣媒體報道,出事的游覽車過去曾因胎紋不足被交警處罰過,在這次的翻覆事故發生后,檢警也發現該車右后輪的胎紋幾乎磨平。目前分析疑為右后輪先打滑,讓左輪懸空后翻車。另外也有資深游覽車駕駛指出,雖然當時事故游覽車超出限速20公里,但也不至于因此翻車,同樣懷疑是輪胎在過彎時出問題。
此前警方曾分析游覽車的行車記錄器確認,當時車輛過彎時車速是60公里,而事發路段限速40,初步認定是超速釀成大禍,而肇事車輛車齡高達19年,車況老舊也被質疑是車輛翻覆的原因。此外,外界也認為司機連續工作超過15個小時,恐有“疲勞駕駛”的嫌疑。不過,詳細事故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而對于涉事的蝶戀花旅行社,臺觀光部門已將勒令其無限期停業,要求未來全面改善后,才能申請復業。
過勞駕駛引發關注
臺灣游覽車2月13日發生翻覆事故,隨著更多細節曝光,外界把事故原因指向司機疲勞駕駛。游覽車司機女兒2月14日出面指控,父親連上16天班只短暫休息過1天假,雖然臺公路總局等相關部門否認“超時工作”的說法,但這起翻覆事故再次讓不少臺灣游覽車業者對類似的“一日游”進行反思。
臺灣游覽車事故涉事旅行社指出,司機康育熏在出車前有足足休息24小時,不存在疲勞駕駛的問題。
但這種說法遭到康姓司機女兒的反駁,她說父親從上個月27日到發生事故當天,已經上了16天班,期間只短暫休過1天假。
康育熏女兒:他們說謊啊!爸爸有沒有在家我自己一定很清楚,我每天在家看到他就是10、11點,然后就是回來睡覺,隔天再出去上班,一整天都看不到人!
不過臺灣旅行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事故現場找到了車輛的行車記錄器,顯示盡管行程長達14小時,但扣除休息時間后,“握方向盤時間未超過10小時,仍符合工時規定”。 這種說法讓外界直呼離譜。
有游覽車業者就表示,臺灣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比比皆是,雖然地理距離不遠,但沿途大都是蜿蜒狹窄的山路,行車危險性高,司機如果休息不足,開車的風險很高。像此次賞櫻團的“高山一日游”行程,根本是兩頭摸黑跑,出發、回程都看不到太陽。業者表示,島內民眾長久以來存在小確幸的心理,造成部分旅游業者削價競爭,民眾自以為撿到便宜貨,殊不知暗藏危險。
旅游交通事故頻發凸顯管理不到位
臺灣游覽車2月13日發生30年來臺灣最嚴重的公路事故,造成33人不幸罹難。這次事故距離上次震驚兩岸的火燒游覽車事故,僅僅過去了半年。而就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期間,同樣也發生了一起大陸游客游覽車意外,一輛搭載大陸游客的游覽車在高雄撞上橋墩,事故共造成21人不同程度受傷。
人們不禁要問,在臺游覽車交通事故頻發,傷亡不斷,臺灣旅游安全到底怎么了?
外界和媒體分析指出,剛剛發生的這起公路事故,有太多以往事故的影子。既是天災也是人禍,臺灣地質脆弱,多地震臺風,包括阿里山、太魯閣等許多景點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存在潛在危險,道路吞吐量小而客流量大,更加大了行車風險。而游覽車老舊、機械過量負荷、司機疲勞駕駛和快馬加鞭趕行程也導致了人禍幾率的增加。
這次再次發生游覽車的重大傷亡事故,臺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賀陳旦下令全面清查游覽車、一日游行程。而這種不斷祭出所謂“嚴管政令”的做法讓人似曾相識。2016年7月19日大陸遼寧省的旅行團發生止24人死亡的火燒車事故后,主管部門也下令嚴查各類游覽車公司和駕駛人員,但實際狀況沒有得到顯而易見的改善。春節長假期間,又發生了一起大陸游客游覽車意外,游覽車在高雄撞上橋墩,事故共造成21人不同程度受傷。
由此許多評論表示,臺灣旅游頻發的交通安全問題說到底還是在于由臺當局主管部門管制無方造成的。去年陸客團火燒車發生后,臺當局仍缺乏魄力,介入管理未能行之有效,導致問題持續存在,各種看似嚴格的措施容易遭到資方挾持,搖擺的政策一旦發生事故就變得嚴格,時間一久又松綁,令人痛心。許多民眾呼吁,臺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各項稽查作業,不要只會開會、檢討而不落實。分析人士指出,究竟該如何保證旅客安全,提升臺灣游覽車的安全,恐怕臺當局還有很多檢討和改進的空間。
(原題為《臺灣游覽車翻覆重大傷亡事故更多細節曝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