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P26:航空業又逃離人們的視線了?| 負責任旅游快訊
國際負責任旅游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sponsible Tourism China)快訊——譯文由中國綠發會負責任旅游工作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sponsible Tourism China, ICRT China )提供。
如果將整個航空業想象成一個國家主體,它將是排在俄羅斯和日本之間的第六大排放國,占全球排放量的3.5%。航空業對自己的重要性有著強烈的意識,卻忘記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從未坐過飛機。2020年3月,享譽世界的德國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預測,如果其他行業按照目前的計劃進行去碳化,除非出現重大的技術轉變,否則到2050年,航空業將占全球排放量的24%。世界正經歷著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航空業若真如上述預測所言,著實令人難以接受。國內和國際航空的碳排放正是旅游業的阿喀琉斯之踵(致命弱點)。
旅游業需要推動航空業更快地發生改變。國際民航組織戰略的三個部分都存在重大問題:碳抵消;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和凈零排放。

(圖片來自綠會融媒圖片庫)
今年1月,由易捷航空、國際航空集團、荷蘭皇家航空和法國航空在內多家行業巨頭參與的“推動飛行項目”指出了“與化石燃料和/或成為擱淺資產相比,在增加碳排放的項目上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的風險。正如彭博社11月10日報道的那樣,“SAF通常比煤油貴三到四倍,所以航空公司不會大量購買它,進而導致市場上幾乎沒有廠商生產SAF。據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 Inc.)首席執行官Ed Bastian說,如果其公司一天內所有的航班都使用SAF,那么該公司一天內就可用掉美國空軍一年的SAF供應量。”目前SAF的產量估計只占全球航空燃料消耗量的0.1%。
商業規則和手段,令人毫不意外地如過往一樣,無法滿足變革的需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在航空業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延遲只會使問題不斷加劇,或許是時候采取非常手段,限制航空公司的運營了。
中國綠發會負責任旅游工作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sponsible Tourism China,下簡稱ICRT China)于2020年3月成立,旨在將“負責任旅游”的理念深植人心,引領“負責任旅游”方面的實踐和研究,推動中國旅游行業的綠色發展,由國際負責任旅游伙伴關系與負責任旅游中心ICRT主席、“全球負責任旅游獎”評委主席Harold Goodwin博士擔任主任。負責任旅游 (Responsible Tourism)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生態文明思想、“雙碳”目標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都密切相關。
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綠會融媒”。“綠會融媒”是由約50個平臺組成的融媒體矩陣,旨在傳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提升公眾科學素質、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和公共健康危機,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進而推動地球生命共同體建設。
編譯/Maggie 審/Samantha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