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淮海戰役:一個皖北村莊的戰爭記憶

馬建標(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17-02-27 10:09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淮海戰役是繼遼沈戰役之后,國共雙方軍隊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臨城(現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區域內,所進行的一次戰略決定性的大規模戰役。國民黨方面,稱此次戰役為“徐蚌會戰”。此次戰役,中共方面以傷亡13萬余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人,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在此次戰役中損失慘重。此次戰役,從根本上動搖了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地位。

1948年11月6日之前的淮海戰役形勢圖

六十年前的淮海戰役,是20世紀中國宏大歷史進程中的關鍵一環。這次戰役的結局讓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意識到,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統治的歷史即將結束,并隨后啟動了他的撤退臺灣計劃。1949年1月15日,蔣介石致電臺灣省主席陳誠,指示:“今后復興根據地,不宜只以臺灣一島自囿。對于中央軍政機關遷移,應妥擬整個計劃,分別制定指揮人員,以免各自為政,而亂步伐。”(《陳誠先生書信集》,臺北“國史館”,2006年,下冊,第724-725頁)然而,好奇的人們不禁要問,淮海戰役對那些生活在淮北戰區的居民到底造成了何種影響?或者說,當地居民又是如何看待這場發生在他們周遭的戰役?

潘蘊珠先生的遺言

淮海戰役改變了國共雙方的政治命運,同時也給生活在這個戰場周邊的淮北居民造成了一個難以忘懷的歷史記憶。隨著淮海戰役的結束,淮北地區許多家庭的成員也開始了他們長達40年的生死離別。由于這次戰爭,許多淮北家庭的子女(學生或是國軍)跟隨國民黨的部隊,一路南下,渡過大江大海,最后流亡到臺灣定居下來。一直到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他們才得以再團聚。

當年,有不少逃亡到臺灣的淮北青年,在離開家鄉時已經結婚。因走的匆忙,他們并沒有帶走妻子。結果,他們留在大陸的妻子獨守空房,許多人終身未再嫁。40年后,夫婦重聚時,當年的新婚少婦如今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那情景,真是叫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在當年眾多的逃亡者中,就有一位阜陽師范學校的學生潘蘊珠(1928-2010)。潘蘊珠先生在臨終時,對他的兒子潘光哲(臺北“中研院”近代史所研究員)說:請把我的部分骨灰安葬到安徽省利辛縣!潘光哲曾對筆者說,其先嚴之所以留下這個“尸分兩地的遺言”,就是讓他們年輕的一輩不能忘記皖北利辛縣的故土,不能忘記那里的父老鄉親。潘蘊珠先生“魂歸故里”的遺言,與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陸》詩詞一樣,都表達了60多年前那場戰爭所帶給人們的長久創傷。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創作了著名愛國詩作《望大陸》,其中有云: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馬老莊的戰爭記憶

1948年11月19日,上?!渡陥蟆奉^版刊登了從安徽蚌埠發來的11月18日電報,電文寫道:“皖北大軍云集,國軍由豫南東進之黃維兵團,十七日由阜陽進抵蒙城。又李延年坐鎮此間,亦積極編組強大兵團,浦口尚有大軍待運北來?!碑斶h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民閱讀到這一天的報紙時,對時局敏感的人士當能立即感覺到一場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戰爭即將在皖北大地上爆發!這次戰爭就是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然而,上?!渡陥蟆丰槍S維兵團東進的報道,不過是片言只語。至于黃維兵團東進的詳情,外界無從知曉。能夠近距離觀察黃維兵團行軍情況的,除了黃維兵團的人馬,當然就是黃兵團沿途所經過的村鎮居民了。

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

1948年11月8日,黃維兵團,也即國軍第十二兵團,奉命“不得以任何借口延遲行動”,當日從河南駐馬店地區出發,遵照既定路線,沿途經過河南的正陽、新蔡,以及安徽的阜陽、蒙城、宿縣,向徐州東進,其目的是解救被圍困的黃伯韜兵團。11月14日,黃維兵團先頭部隊抵達皖北重鎮——阜陽。從阜陽到蒙城不過90公里左右,但是黃維兵團12萬人馬卻花費了三天時間,才全部抵達蒙城。阜陽與蒙城之間有一條破舊的公路,簡稱“阜蒙路”,這條路主要供黃維兵團的重武器部隊、汽車營、大量膠輪大車行軍使用;其余輕武器部隊只能在阜蒙路兩側的鄉村小路上蜿蜒東進。在阜蒙線上有一個要塞,今天名為利辛縣馬店鎮(利辛縣1965年建縣,此地當時叫阜陽縣馬店集),此地西距阜陽大約35公里,東距蒙城大約50公里。在馬店鎮的東面不遠處流淌著有一條從西北到東南走向的大河——西淝河。這條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蜿蜒曲折,每年11月的季節,河畔布滿一二丈高的白花花的蘆葦,此時正好成為中共軍隊阻擊黃維兵團東進蒙城的天然障礙。

王近山的中野六縱急行軍,在阜蒙公路上牽制黃維兵團

在馬店集的南面有一個村莊叫馬老莊,也是黃維兵團行軍的必經之地。黃維兵團的此次行軍給馬老莊的村民造成了一個深刻的歷史記憶。馬老莊是皖北平原上一個很普通的村莊。如果說該村有什么特色,那就是方圓左右沒有比它更貧窮的村子了。過去,此地的人們衡量一個村莊是否富有,就看村里有多少個地主,而馬老莊竟然連一個地主都沒有!皖北的村莊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聚族而居,通常一個村莊一個姓氏。比如,馬老莊周圍就有不少單姓村莊,如李莊、高莊、王莊、葉寨等等。這些村莊之間,相互通婚,通過婚姻關系,分散的村莊得以締結起來,形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婚姻關系網。那些平常回娘家和走親戚的人們,就是皖北平原村莊之間的信差:每個村莊的大事小情,通過他們的口耳相傳,傳播到千家萬戶。正是在這樣一個傳統的鄉村共同體,民國時期的戰爭記憶得以保存下來,并延續至今。

中野二縱和六縱從浮橋上渡過阜陽的潁河

此地屬于中原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馬老莊當時的村民而言,在1948年的黃維兵團來臨之前,他們已經領教過國民黨軍隊的“厲害”了。那是在1944年春,侵華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為打通平漢線而進攻皖北重鎮阜陽。為抵抗來犯日軍,國民政府調陸軍騎兵第八師駐守馬店集,該師分散駐扎在馬店集下面各個村莊。其中,騎兵第八師某部就駐守在馬老莊。騎兵第八師都是來自西北青海省馬步芳的回族子弟兵,師長馬步康是馬步芳的堂兄,政治部主任是盧廣偉。上至騎兵第八師的師長馬步康,下到普通士兵,大都姓馬。自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后,這支騎兵師就離開青海老家,開赴中國東部的抗日戰場。一直到1944年豫湘桂戰役爆發,這支騎兵部隊都沒有返回青海老家。騎兵第八師師長馬步康之所以將他的師部安置在馬店集,或許就是因為這個馬店集也有一個“馬”字,讓他倍感親切,有回家的感覺吧。

筆者父親馬西榮(1937-2014)

在第八師駐守本村時,家父適值7歲,正是剛記事的年齡。“馬的隊伍的軍紀非常嚴格,他們的馬兇得很,還咬人?!备赣H曾不止一次對我說起過。在馬老莊村民的記憶中,騎兵第八師有三件事讓他們難以忘記。第一件事情是,騎八師的一位副官馬明堂,由于請假回家探親回來遲了,竟被按倒在村口,被軍用皮帶抽打得鬼哭狼嚎;第二件事情是,騎八師的一名士兵愛上了馬老莊的一位有夫之婦后,他竟然背著這位小腳婦人連夜逃出駐地,返回了青海老家。而這位婦人的兒子,與筆者的父親恰好是同齡的玩伴。據筆者的父親說,某一天他在村口看見他淚眼汪汪地哭泣著,父親就問他,因何而哭?他說:我的娘親和馬的士兵跑了,我沒有娘親了!如果說前兩件還是騎兵第八師的軍紀苛刻以及駐地士兵情感的饑渴,那么第三件事情就是生死存亡的戰爭記憶了。騎兵第八師政治部主任盧廣偉(1903-1944),在1944年春率部前往潁上抵抗日軍。據村民說,1944年春的某日,當盧廣偉行至馬店鎮以東的西淝河畔一小泥溝時,他的帽子被風吹掉了,此事雖讓盧廣偉預感不妙,但他還是毅然上了前線。結果,盧廣偉在潁上被日軍的飛彈擊中身亡。其后,盧廣偉以及騎兵第八師抗戰殉國的士兵都被埋葬在馬老莊西北部的一個國軍烈士陵園里。這個烈士陵園成為當地村民的一個戰爭記憶,而盧廣偉主任的帽子在西淝河畔的小泥溝被風吹掉在地的故事,也在當地流傳下來。騎兵第八師雖是國軍的雜牌部隊,但其在抗日戰場上確是英勇無比,令人心生敬仰的。而四年之后的1948年,當龐大無比的黃維兵團途經馬老莊時,卻給當地村民帶來了一番不一樣的歷史記憶。

余自幼時起,就聽馬老莊的祖輩們講述黃維兵團1948年11月17日開始途經本村的故事。據言,當年黃維兵團的人馬從本村過了三天三夜,才完成。黃維兵團是蔣介石嫡系中的精銳部隊,其中的第十八軍是陳誠一手培養起來的,全部美械裝備,號稱蔣軍的“五大主力”之一。即使這樣的部隊,其軍紀依然很敗壞。國民黨軍隊所過之處,不僅騷擾百姓,還抓壯丁。故而,當黃維兵團來到時,村里的青壯年都躲起來,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和婦女小孩。不幸的是,筆者父親的一個表兄當年只有十八歲,他因不聽長輩的勸告,出來觀看黃維兵團的行軍,竟被白白地抓走做了壯丁。因他年少無知,也不懂得使用武器,到了宿縣的淮海戰役主戰場,就失蹤了。事后,筆者父親的姑父前往戰場去尋找他的兒子,只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哪里能尋得到兒子的遺體?結果,他只能徒勞而歸。但是,這個故事卻成為我們家族的記憶,流傳至今,猶未忘也。

筆者的大伯母梁氏(1925-2009)

1948年11月中旬,在黃維兵團途經馬老莊的某個夜晚,黃維兵團的幾個士兵來到筆者祖上的家中。那晚,留在家中的有筆者的父親馬西榮,時年11歲;還有父親的大嫂大約22歲,以及筆者的祖母、和曾祖母等。父親的大嫂梁氏,剛嫁過來沒多久,長得很漂亮。據父親回憶,那晚一個國軍用手電筒去照他大嫂的臉。父親說,他的大嫂很勇敢,竟一下子把那個士兵的手電筒給打翻在地。一旁的父親,見此情景,因為年少還不懂得害怕,覺得好玩,還呵呵的笑了起來。但是,父親的祖母很緊張,當時嚴厲地呵斥父親,不準笑。多年之后,父親每次向我們談到此事時,總不忘記提及這個場景。筆者的爺爺馬燈舉當時只有41歲,農閑時從事壓榨大豆油的副業,排行第二,人稱“二油匠”。黃維兵團經過我們村時,需要征集人力去幫助挑送軍事物質。最初,他們找到另外一位村民,但這位村民很滑頭,對黃維兵團的人說:我們村有一位榨油匠,是一位挑擔子的好手,你們應該找他去。就這樣,我的祖父馬燈舉被迫成為黃維兵團的挑擔夫。不過,祖父隨軍到了馬老莊以東幾公里外的西淝河邵渡口,就被放了回來。以上就是1948年11月中旬,黃維兵團在從阜陽到蒙城的行軍途中,所經馬老莊的所作所為。雖然只是一次短暫的行軍,但是國民黨軍隊對沿途百姓的騷擾,諸如抓壯丁、征勞役、調戲婦女等事,都發生筆者祖上所在的村落。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國民黨軍隊的腐敗,卻向人們揭示了一個樸實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隊的腐敗,令沿途百姓怨聲載道,使其失去民心,缺乏鞏固的戰爭后援。這應是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由。

中原野戰軍一縱某部在西淝河阻擊黃維兵團

在黃維兵團抵達此地之前,中共方面的豫皖蘇軍區副司令員張國華屬下的第20旅(后屬于楊勇的一縱)獨立12團,當時正在馬店子西淝河一線擔任阻擊任務。如果拿中原野戰軍一縱20旅的軍紀與黃維兵團的軍紀相比,其優劣好壞,真是天壤之別。據村里老輩人說,共產黨的士兵對人很有禮貌,見到年長者就喊“老大爺、老大娘”,甚至還幫人挑水砍柴。在馬店集被解放之前,國民政府主要依靠土匪頭子馬子達(原名馬鴻鳴)來統治本地。在村民的記憶中,馬子達是一個殺人魔王。不過,他也遵守“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對于馬店集轄區的居民,他不殺害。但是,對于馬店集以外的“共產黨嫌疑分子”,馬子達則是格殺勿論。當地曾有一首民謠,這樣描述馬子達的慘絕人寰,民謠說:“提起馬子達,頭皮都發麻。一窯埋十七,一窯埋十八?!辈贿^,在淮海戰役爆發前夕,當劉伯承、鄧小平統率的中原野戰軍來到此地時,馬子達的土匪隊伍聞風之后,作鳥獸散。馬子達本人被中野的部隊抓捕后,也就地正法了。

淮海戰役中總前委: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與譚震林,拍攝地點是安徽蕭縣蔡洼楊家臺子

當然,皖北當地村民對國共雙方軍隊軍紀的比較,只是一個外在現象。至于黃維兵團的東進行動以及由此引發的淮海戰役的命運轉折,國共雙方的高層到底是如何應對的,普通百姓自然不能知道。但是,皖北老百姓關于黃維兵團的戰爭記憶片段,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淮海戰役的微觀視角。

通過上述淮海戰地附近皖北村民的視角,今人可以感受到國共雙方迥然不同的軍事紀律、軍隊形象等政治因素。在這場決定國共生死命運的淮海戰役中,戰場人心的向背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1948年11月4日,南京《中央日報》發表了殷海光撰寫的社論,其標題就是《趕快拯救人心》。社論中寫道:“國家在這樣風雨飄搖之際,老百姓在這樣痛苦的時分,安慰在哪里呢?希望又在哪里呢?享有特權的人享有特權如故,人民莫可如何。” 國民黨《中央日報》的社論都不得不承認他們看不到“希望”。這種絕望情緒正是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內心的寫照,蔣介石在11月2日的日記中記載:“近日以政治、經濟、軍事與社會皆動搖……不能不令人痛憤,于是心神常感愧恍惚?!保ā妒Y介石日記》,1948年11月2日)兩軍對壘,勇者勝。試問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的心神整日恍惚不定,他還怎能運籌帷幄之中,遙控指揮幾百公里之外的淮海戰役呢?

1948年冬,毛澤東與周恩來在西柏坡指揮淮海戰役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主編:《淮海戰役》,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淮海戰役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

淮海戰役紀念館編:《淮海戰役史料匯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

    校對:余承君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宜川县| 许昌市| 甘肃省| 集贤县| 三江| 松江区| 中西区| 铁岭市| 丹寨县| 石阡县| 邮箱| 文水县| 兴宁市| 平安县| 石河子市| 新宁县| 蒲江县| 雅安市| 平陆县| 赤城县| 赤水市| 白城市| 三穗县| 略阳县| 涞源县| 两当县| 海兴县| 娱乐| 临漳县| 河曲县| 福贡县| 赣榆县| 武定县| 绥江县| 弥勒县| 灵丘县| 共和县| 乌拉特中旗| 汪清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