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銅器海內三寶”全形拓本展出,遼博呈現“墨影鐫英”
繼2021年“大唐氣象:上海圖書館藏唐碑善本大展”等一系列金石碑帖大展,近日,遼寧省博物館也推出了金石碑帖跨年大展“墨影鐫英——遼寧省博物館藏金石拓本展”對外展出。
此項展覽展品包括 “青銅器海內三寶”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全形及銘文拓本,“石刻始祖”戰國石鼓文清初善拓本,唐顏真卿書東方朔畫像贊宋拓最善本,隋開皇蘭亭序宋拓本、“東北第一古碑”好大王碑精拓本,以及“全形拓”代表作《六舟和尚剔燈圖》等在內的70件組館藏金石拓本。

“墨影鐫英——遼寧省博物館藏金石拓本展”展覽現場
拓本,又稱拓片,以墨拓之法將金石古物的文字或圖像轉印至紙上而成,可以裝裱成各種形式。傳拓技藝作為中國特有的古老印刷術,最晚在南朝梁就已出現,史籍中有隋代秘府藏有拓本的記載,而最早的傳世拓本是唐拓。北宋逮至民國,拓本的作用日益凸顯,傳拓技術飛躍發展,金石拓本亦成為重要的藝術收藏門類。吉金堅久,不可永固;樂石長壽,難布神州。借以楮墨之力,賴于傳拓之功,金石古物以拓本的方式化身千百,可觀可傳,可鑒可藏。

“墨影鐫英——遼寧省博物館藏金石拓本展”展覽現場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歷代金石拓本數萬份,不乏精稀之品,亦多名家鑒藏之本,遼博在多年整理研究基礎之上擇選重要者推出此項展覽。展覽分“吉金留影”“樂石傳真”“法帖風神”“博古集英”四單元進行展示,以期觀眾欣賞中華古刻善拓之美,領略傳統傳拓藝術之妙。
觀眾在展覽中可以欣賞到“青銅器海內三寶”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全形及銘文拓本。
“青銅器海內三寶”指的是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其中大盂鼎、毛公鼎同屬于晚清四大國寶。

西周 毛公鼎全形拓 遼寧省博物館藏
毛公鼎,大口圓腹,口沿上聳立著兩只高大的耳朵,半球狀深腹,腹下三只獸蹄形足敦實有力,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毛公鼎內腹部的銘文長度接近五百字,是迄今為止西周青銅器上最長的銘文。大克鼎,形體巨大,口沿飾獸面紋,腹部飾流暢的波曲紋。腹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字,字體工整,筆勢圓潤。銘文用筆厚重質樸,筆勢遒勁雄偉,形體舒展、挺拔,雖用圓筆,也有其偉岸與雍容之態度。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學和金石書法鼎盛時代,故其銘文書法在當時倍受推崇。堪稱西周中晚期青銅器銘文的典范。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時大臣名盂者而得名。西周周康王時期著名青銅器。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并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
這些珍貴的文物,雖然本次未亮相遼博,但是通過在本次展覽中展出的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全形及銘文拓本,也可以一睹這些重量級國寶文物的風采,了解這些文物。

戰國 石鼓文清初拓本冊 遼寧省博物館藏

秦 吳大澂藏石權全形初拓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隋 開皇蘭亭序宋拓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 顏真卿書東方朔畫像贊宋拓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宋 汝帖宋拓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清 《六舟和尚剔燈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清 黃易繪《捫碑讀畫圖》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附:展品目錄
商晚-西周初金文集拓∣劉體智舊藏
西周卯簋蓋、師酉盤銘∣陳介祺舊藏
六舟和尚剔燈圖∣六舟拓全形、陳庚補像
商酉父癸鼎全形拓∣羅振玉舊藏
商戈御父丁觶全形拓∣張士保拓
商亞憲孤竹罍全形拓
商末周初父丁孤竹罍∣遼寧省博物館藏器
商晚期小臣邑斝全形拓
西周伯椃虘簋全形拓
西周伯椃虘簋∣遼寧省博物館藏器
西周貉子卣全形拓∣羅振玉舊藏
西周中伯盨全形拓∣姚覲元舊藏、姚慰祖拓
西周大盂鼎全形拓∣原沈陽博物院古物館舊藏
大克鼎銘文∣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拓贈
西周毛公鼎全形拓
西周伯頵父鼎全形拓∣吳大澂舊藏
西周文父乙爵全形拓∣吳大澂舊藏
西周虢叔旅鐘全形拓∣阮元監拓
西周寰盤全形拓∣阮元監拓
西周格伯簋全形拓∣阮元監拓
漢雙魚洗全形拓∣阮元監拓
秦詔量全形拓∣端方監拓,韋少泉舊藏
秦石權全形拓∣吳大澂舊藏初拓本
戰國石鼓文∣王懿榮、羅振玉、朱文鈞遞藏清初拓本
清成親王永惺臨石鼓文
秦嶧山刻石∣羅振玉舊藏明拓本
秦會稽刻石∣話雨樓王楠舊藏明中期拓本
秦瑯琊刻石∣清乾隆束鐵前整拓本
西漢魯孝王刻石
東漢袁安碑
東漢乙瑛碑∣海日樓沈曾植舊藏明中期拓本
東漢裴岑紀功碑∣張祖翼舊藏清道光中期拓本
東漢孔彪碑∣塔影園顧苓舊藏清早期拓本
東漢孔宙碑∣清初拓本
東漢白石神君碑∣陳璜、翁方綱舊藏清嘉慶拓本
東漢衡方碑∣羅振玉舊藏明拓本
東漢曹全碑∣李石曾舊藏清康熙拓本
北魏刁遵墓志∣趙世駿、羅振玉舊藏清乾隆拓本
北魏始平公造像∣清末鏟底初拓本
北魏元顯儁墓志
東晉好大王碑∣清末精拓本
前秦廣武將軍碑∣民國九年重現初拓本
南朝梁瘞鶴銘∣厚舊藏清末拓本
隋蘇孝慈墓志
隋善法寺舍利塔銘∣張廷濟所藏明拓本
唐孔子廟堂碑∣羅振玉舊藏明萬歷拓本
唐九成宮醴泉銘∣南宋拓本
唐張敬因殘碑∣端方舊藏
唐東方朔畫像贊∣羅振玉舊藏全宋拓最善本
唐顏氏干祿字書∣羅振玉舊藏明初拓本
唐李靖碑∣羅振玉舊藏晚明拓本
唐道因法師碑∣羅振玉舊藏宋拓本
唐集王圣教序∣羅振玉舊藏南宋拓本
唐不空和尚碑∣清初拓本
唐玄秘塔碑∣李宗瀚、羅振玉舊藏南宋拓本
唐闕特勤碑
唐鴻臚井刻石∣民國珂羅版精印
宋淳化閣帖∣慶厚舊藏
宋絳帖∣羅振玉舊藏北宋拓“東庫本”
宋汝帖∣羅振玉舊藏宋拓全本
宋開皇蘭亭序∣宋拓本
宋孝女曹娥碑∣明早期拓本
宋爭座位帖∣明拓本
明停云館帖∣鄒道沂舊藏清拓本
明末清初快雪堂帖∣袁金鎧舊藏清內府拓本
清三希堂帖∣清晚期內府拓本
晉孫登公和鐵琴∣羅振玉舊藏
宋 文天祥硯∣劉世珩家藏本
南宋天文圖
古埃及刻石∣端方監拓本
清孫鳴球錦灰堆
民國姚華穎拓六朝造像
民國張海若穎拓古銅器
清黃易繪捫碑讀畫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