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牌股價腰斬,中國華融高管: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對股東的回報
停牌9個月后,今日復牌的中國華融遭遇股價重挫。
1月5日,中國華融復牌首日,開盤報0.61港元,大跌40.2%。截至下午開盤,跌幅一度擴大至51%,股價創下歷史新低,總市值跌至393億港元。

在當日上午舉行的中國華融增資引戰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華融副總裁王文杰表示,中國華融將在復牌后以新的形象步入市場。未來,將進一步專注主業發展,集中資源鞏固不良資產主業核心競爭力。面對不良資產市場未來發展機遇和不斷細分的市場領域,將不斷夯實以收購處置、收購重組、債轉股為核心的不良資產業務體系基礎,積極發揮逆周期調節和金融救助功能。
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表示,本次引戰增資翻開了華融發展新篇章,進入了發展新階段。未來,中國華融將堅決落實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在大股東、監管機構的指導下,立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功能定位,持續做強做精主責主業,不斷增強“問題資產處置”“問題項目盤活”“問題企業重組”“危機機構救助”四大業務功能,強化主業核心競爭力。
引戰增資后再復牌
去年3月31日,中國華融公告稱,因延遲刊發2020年度業績,港交所自當年4月1日起對中國華融股票做停牌處理。截至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華融收報1.02港元/股,總市值為818.52億港元。
去年8月,中國華融發布2020年年報告稱,凈虧損預計為人民幣1029.03億元。而在2019年公司盈利還為14.24億元。面對巨額虧損,中國華融官宣,擬引入包括中信集團等5大戰略投資者。如今,引戰增資已經落定。2021年12月30日,中國華融舉辦非公開發行內資股及H股交割儀式,與投資者順利完成股權交割,標志著中國華融引戰增資工作完成。
中國華融本次引戰增資共發行內資股392.16億股、H股19.61億股,總規模411.77億股,募集資金420億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發行價格為1.02元/股。
王文杰在致辭中指出,通過本次引戰增資,中國華融有效補充了核心一級資本,改善了資本監管指標和股東結構,大幅提升了風險抵御能力,鞏固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本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均為各業務領域的市場領先者,充分表明了投資者對中國華融、對不良資產行業未來發展的長期看好,也為公司股票復牌后穩定市值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華融衷心感謝戰略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希望,公司也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對股東的回報。”王文杰說。
王文杰表示,通過引入投資者增資,公司及時補充資本,提升風險抵御能力;同時,公司與戰略投資者將結合自身業務模式,展開廣泛合作,提升公司風險內控水平和盈利能力。
中信集團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徐偉表示,投資入股中國華融,將進一步完善中信在不良資產管理領域的布局,大力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板塊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助于中信集團更好地踐行國家戰略。中信集團看好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前景和中國華融的長期發展潛力。
中保融信基金總經理羅以弘表示,看好不良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綜合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未來國內不良資產管理行業存在結構性機會和發展空間。
機構瘦身與風險化解并行
引入戰投出資補充核心資本的同時,近年來,中國華融亦不斷推進機構瘦身回歸主業。
關于華融目前機構瘦身的推進情況,以及轉讓金融牌照子公司對華融發展戰略。根據監管機構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業的持續性要求,華融擬實施華融信托、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等子公司股權重組或轉讓項目。
華融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華融交易中心股權轉讓工作已完成了工商登記變更,華融消費金融也與寧波銀行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其中,華融消費金融股權轉讓的評估價格為人民幣7.27億元,投資者通過在北金所網絡競價后,確定了最終受讓價格為人民幣10.91億元,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溢價轉讓。其他金融牌照類子公司的股權轉讓工作,立足于確保國有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維護廣大股東的權益,目前正穩妥有序推進中。
徐勇力表示,公司其他金融牌照類子公司的股權轉讓工作,立足于確保國有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維護廣大股東的權益,目前正穩妥有序推進中。
從最新業績來看,中國華融凈利潤已有回暖跡象。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華融實現收入總額人民幣460.63億元,同比增長0.8%;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8億元,同比減少24.6%。與此同時,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國華融資產總額達1.605萬億元,居四大AMC之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