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歲終歸黃山,春出新安江”,黃賓虹紀游山水展出
澎湃新聞獲悉,“乘興看山多——黃賓虹紀游山水展(上期)”于元旦當天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黃賓虹藝術館對外展出。
黃賓虹(1865—1955)曾在《講學集錄》——《畫理篇》中將中國自然風景分為四類典型:浙東山水、蜀江山水、新安山水、桂林(粵西)山水,言浙東以瀑布勝,桂林以巖洞勝,蜀江以屋宇林壑層巒疊嶂勝,新安以黃山白岳勝。展覽(上期)從浙博館藏的數量可觀的黃賓虹作品與畫稿中遴選紀游山水題材作品43件(組),以賓老的四類山水典型為線索,以賓老家鄉新安起首,跟隨畫家之眼,游新安、浙東、蜀江、粵西。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紀游山水是黃賓虹繪畫的重要畫題之一。黃賓虹(1865—1955)一生南北往來,遍賞名川靈岳,常以黃山、雁蕩、蜀山、嘉陵、西湖為題作詩作畫贈答同道。
賓老祖籍安徽歙縣,生于浙江金華。因應試,少年時即兩地往返,又曾至南京、揚州書院求學。后因家境艱難,舉家回遷歙縣,黃賓虹居鄉間處理族務、任教公學。1907年,黃賓虹因支持革命私鑄錢幣,避居上海,擔任《神州國光集》、《國粹學報》、《美術周刊》等報刊的編輯,任教于多所藝術專科學校。1937年,黃賓虹應北平藝專邀北上任教,因盧溝橋事變,滯留十余年。直至1948年,黃賓虹返回上海,后定居杭州,執教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中國美術學院)。

展覽現場
東南五省交通便利,賓老與友同游邗江、虞山、虎丘、松江、三竺六橋、武夷自不必說,還曾兩赴廣西,乘船入蜀。

展覽現場
《講學集錄》記錄了1937至1940年黃賓虹在北平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院的授課內容,其中《畫理篇》將中國自然風景分為四類典型:浙東山水、蜀江山水、新安山水、桂林(粵西)山水,言浙東以瀑布勝,桂林以巖洞勝,蜀江以屋宇林壑層巒疊嶂勝,新安以黃山白岳勝。

展覽現場
展覽上期以賓老的四類山水典型為線索,分為“新安山水”、“浙東山水”、“蜀江山水”、“粵西山水”四個單元,以賓老家鄉新安起首,跟隨畫家之眼,游新安、浙東、蜀江、粵西。
新安山水
黃賓虹祖籍徽州歙縣潭渡,潭渡黃氏是當地大族,素以詩書傳家,其中不乏雅好書畫者,如黃琳,工詩文書畫,與鄭旼、許楚齊名,黃琳從侄黃呂、黃文亦有畫名。黃賓虹少年時期家境優渥,生活安逸,因為讀書應試,常往返于金華、歙縣。讀書之余,便以書畫篆刻自娛,自言:“余弱冠讀書鐘山邗水間,歲終歸黃山,春出新安江,瀏覽江南北山水。誦習之暇,游戲水墨。”

新安紀游詩稿

歙縣漁梁斗方
徽州又名新安,新安畫派發源于此,以漸江為領軍,以黃山白岳為主要題材。因為地緣因素影響,黃賓虹對于新安畫派十分親近,早年作品中細而瘦的山勢,吝惜含蓄的用筆,都是新安派的影響。黃山諸景亦是黃賓虹鐘愛的繪畫題材,他認為黃山兼桂林、雁蕩之奇,華山之雄,為天下山水之大觀。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黃山寫生稿
浙東山水
因為黃父定華常年在浙江金華經商,黃賓虹生長于此,幼年時由父親啟蒙讀書習畫。時逢太平天國運動,戰亂頻仍,黃家一度避居金華山,黃賓虹便在山中讀書習畫。
古代地理中的浙東、浙西以錢塘江為分界線,寧波、紹興、臺州、溫州、金華、麗水、衢州都屬于浙東地區。黃賓虹所言“歲終歸黃山,春出新安江”,便是出歙縣乘船沿新安江轉蘭江而下,即可至金華。
浙東山水的代表是金華、雁蕩兩山,黃賓虹認為金華、雁蕩丘壑奇絕,非江南常見的平遠景。金華周圍多丘陵,三面環山,北面即是赤松子修道的金華山。出金華山,沿甌江、衢溫公路東下,便至永嘉雁蕩山。黃賓虹認為雁蕩山瀑布亦奇,水激風響,豁人心目。
蜀江山水
1932年秋,黃賓虹應邀赴四川藝術專科學校講學。此次蜀江之行,賓老與畫家吳一峰(1907—1998)同行,中秋由上海啟程,乘船沿長江而上,十二日后抵達重慶,又由宜賓經岷江抵成都。兩岸景色奇絕深秀,尤其是宜賓以上的三峽、漓堆、峨嵋,兩人常站在甲板上寫生,賓老觸景生情,還寫下了不少詩歌。
南江山水圖
因軍閥混戰,黃賓虹滯留成都、重慶,直至次年九月才返滬。返滬后轉年是甲戌年(1934),黃賓虹聽從友人與門生建議,刻印了《蜀中雜詠》與《濱虹紀游畫冊》,以紀念即將到來的七十歲生辰。《濱虹紀游畫冊》包括黃山八幀、白岳四幀、皖南四幀、雁蕩四幀、四川十二幀、桂林六幀、浙紹一幀、蘇錫一幀。四川獨占十二幀,可見蜀中山水對賓老的影響。
粵西山水
黃賓虹有兩次粵西之行,第一次在1928年夏,第二次在1935年秋,均是應邀講學之故。《黃賓虹畫語錄》便是在第二次廣西講學后過香港與蔡哲夫、張谷雛等談藝論道后,由張谷雛輯成。

陽朔寫生畫稿

陽朔寫生畫稿
1928年夏,陳柱尊(又名陳柱,1890—1944,廣西北流人)邀請黃賓虹赴廣西講學。一行人由上海,取道香港,沿西江而上,經肇慶、梧州,而至桂林。黃賓虹回程路過了廣州,拜訪蔡哲夫、高劍父等人。

陽朔寫生畫稿

陽朔寫生畫稿
陳柱尊在《憶舊游》中回憶此行途中賓老是如何寫生的:“當吾隨老先生游桂林也。每遇一名勝。則必詢其地名。詳其古跡。而黃先生亦必為之寫其形態。貌其草木。凡自昭平以至桂林。靡不有名勝。名勝靡不游。游靡不畫。凡游共二十余日,寫真數百幅矣。”

北流寫生冊

北流寫生冊

北流寫生冊

北流寫生冊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乘興看山多——黃賓虹紀游山水展(上期)”
展覽時間:1月1日——5月29日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黃賓虹藝術館
(本文圖文素材由浙江省博物館提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