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oMA抗議特朗普:取下畢加索馬蒂斯,換上伊朗藝術
1月27日,剛剛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行政令,禁止對七個伊斯蘭國家的普通公民入境美國,對敘利亞公民無限期停發簽證和停止難民庇護申請處理。盡管根據新華網華盛頓2月4日消息的最新消息,美國國土安全部2月4日發布聲明,全面暫停實施總統特朗普頒布的入境限制令,但禁令一經發出就遭到了美國許多行業的反對,作為保管、展示和研究人類文明的博物館機構也加入了抗議和聲討的隊伍。
其中,國際博物館協會美國委員會發出了官方聲明,稱總統的行政令“違背”了博物館的目標。
在不少知名博物館館長和工作人員發出聲討的言論之時,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則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博物館將五樓專用于陳列現代主義名家的展廳重新布置,掛上了被禁入境國家藝術家的作品,并表明“對自由的推崇是博物館的最高旨意,美國也應如此。”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27日簽署了行政令,禁止對七個伊斯蘭國家的普通公民入境美國,對敘利亞公民無限期停發簽證和停止難民庇護申請處理。這一行政令在紐約不乏反對者:在肯尼迪機場,罷工的出租車司機加入了成千上萬的抗議者隊伍;聯合國新任秘書長(原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稱,這一行政令“違背了我們的基本原則”。
而現在,在過去的幾十年來都盡力保持著同政治疏離態度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也終于忍不住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重新布置了五樓的常設展廳,將原本展示西方現代主義的的藝術品(從塞尚到二戰時期)換成了來自伊朗、伊拉克和蘇丹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畢加索被取下了。
馬蒂斯被取下了。
恩索被取下了。
翁貝托·薄邱尼、弗朗西斯·畢卡比亞、阿爾貝托·布里都讓位于那些身處在國外、尚在人世卻無法在這座博物館最尊貴的大廳中見到自己作品的藝術家們。(有一件敘利亞藝術家的作品被添加到了影像項目中,其他相關的國家還有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
這些畫作、攝影以及雕塑作品將會展出數月,作品旁邊會放上一段文字解釋它們“突然出現”的原因:這件作品來自一位藝術家,根據2017年1月27日的一份總統行政令,他所在國度的公民被拒絕進入美國。您所看到的僅僅是博物館館藏中的部分,這座博物館將對自由的推崇視為最高旨意,而美國也應如此。
《紐約時報》的記者在周四探訪了博物館,正巧遇到版畫部主任Christophe Cherix、資深策展人 Jodi Hauptman以及油畫和雕塑部的助理策展人Paulina Pobocha正在忙活,他們在商量著將推車上的哪些作品放上架,同樣地,把墻上的哪些作品拿下,兩個任務都非易事。

在剛剛重新布置過的畢加索展廳,畫家于1913-1914年創作的一幅《玩紙牌的人》被拿下,取而代之的是蘇丹藝術家 Ibrahim El-Salahi在1964年創作的小型油畫《清真寺》。在這幅作品中,Salahi將現代主義的抽象形式、阿拉伯的書法以及建筑特色自由地交織在一起。

馬蒂斯展廳中原本展示有《舞蹈》和《鋼琴課》兩幅名作,現在它們被重新調整了位置。和這兩幅畫一起展出的是一位伊朗藝術家Charles Hossein Zenderoudi的大幅紙本繪畫《爸爸和我》。在這幅創作于1962年的作品中,金色手腳規則排列,還有密布的方形圖案和同心圓。這兩個人物是在叩首嗎?想來太過抽象而很難給出準確的答案。和馬蒂斯一樣,Zenderoudi將肢體化為純粹的形。

伊朗畫家Marcos Grigorian的一幅無題帆布畫現在正掛在阿爾貝托·布里和安東尼·塔皮埃斯的作品中間。這個用來展示未來主義作品的房間中間有一尊小小的青銅雕像《預言家》,作者是伊朗最知名的雕塑家Parviz Tanavoli。在亨利·盧梭的《睡著的吉普賽人》旁邊掛著扎哈·哈迪德的一幅作品,她是伊拉克出生的英國建筑師,去年離世。
在達達主義所在的展廳,占據主要位置的是一幅巨大的攝影作品,畫面中是三個撞球,攝影師Shirana Shahbazi是一位有伊朗血統的德國公民。她的攝影作品就掛在馬塞爾·杜尚的《To Be Looked At》旁邊。而在展出表現主義的一條廊道上,位于德國畫家基希納的作品旁邊,伊朗藝術家Tala Madani作于2007年的影像作品《談天說地》正在循環播放。

策展人們決定將這些作品陳列在現代主義藝術最豐富的第五層,這些來自伊朗、伊拉克和蘇丹的藝術品不僅打亂了原本藝術史的時間線,也打破了博物館自身的機構身份。它表明:即便是掛著畢加索《阿維尼翁的少女》的展廳也不是不可替換的,而由個人所講述的獨特故事,必須在某個時間發聲。
美國主要的博物館在過去的一周里都表達了他們對于特朗普這一行政令的反對。洛杉磯蓋蒂藝術中心的負責人 James Cuno稱其為“欠考慮的、不必要的也是毀滅性的”。大都會博物館的館長托馬斯·坎貝爾指出,如果在特朗普先生的執政下,那么“從亞述到伊比利亞”輝煌都將不會發生。藝術家紛紛加入到抗議隊伍,特別是在洛杉磯。這一行政令還將對藝術新聞業帶來負面影響,《世界報》的藝術評論員Roxana Azimi將不再有機會進入美國,因為她出生于伊朗。

另外,作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非政府性博物館專業組織,國際博物館協會也在其官網發表了美國委員會針對特朗普總統在1月27日頒布的行政令的回應。聲明如下:
國際博物館協會美國委員會的職責就是界定其成員的興趣和關注點,并為之行動,使他們在各自的職業生涯、所屬機構以及行業內部做出改變。要實現這一目標,其中一點就是要支持美國的博物館社群在國際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并以全球化的視角關注人類。國際博物館協會美國委員會將會一直歡迎博物館社群中的所有工作人員參與到我們的項目與合作中來,不論你的國籍和宗教如何。
幫助并加強美國博物館專業人員在國際文化群體中的參與度,同時代表美國博物館的全球化視野和見解是我們的使命。因此,國際博物館協會美國委員會將會繼續同我們全球的同事一起合作進行文化交流,并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社區。我們認為,特朗普總統在1月27日簽發了行政令是違背我們的目標的。
作為文化傳播和展示的機構,美國的博物館界此次及時地做出了回應,特別是MoMA的直接行動,令人印象深刻。《紐約時報》的評論員認為,不論是先鋒還是經典的博物館,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順從或是反抗,沉默還是回應,都必須做出選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