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慌肚子飽可能是頸椎問題,新年奮斗別忘鍛煉脖子
新年伊始,結束了春節假期,人們又要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沈洪興提醒,新一年擼起袖子加油干,也別忘記保護自己的頸椎。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所以患者主要以55歲以上居多。不過臨床發現,頸椎病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

此外,頸椎病也因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用頸習慣所引起的?,F在更多的人開始自駕,開車若速度太快,遇到緊急情況急剎車,也是頸椎的一大殺手,很易造成頸椎的“揮鞭傷”,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頸椎病有何表現?
沈洪興提醒,頸椎病的發現并不難,它有比較明顯的軀體癥狀,這些癥狀可以用“痛、麻、乏”三個字歸納。
頸背部、肩膀和手臂疼痛,椎間盤急性突出或者有急性外傷的情況下,會產生疼痛。有時候疼痛會致使患者不知道該把手放在哪里才好,當手下垂的時候他們常感覺很痛,因此不少就診患者是舉著胳膊走進診室的。
雙手和雙足麻,這是在疼痛的基礎上進展而來的,患者往往病程非常長,神經受壓迫損害以后,傳導阻滯了,會產生麻。患者手指麻后,一些非常精細的動作就無法完成,比如扣鈕扣費勁,拾撿不起落在地上的硬幣、針等小東西。雙足麻表現為踩在地板上不踏實,感覺腳底很厚,走路時有踩棉花般的感覺。另外,頸椎病引起的麻木,常常是持續性的,若是不及時進行正規治療,神經損傷日趨嚴重,那么有可能即便手術之后,麻的癥狀也仍然會存在,需要更多的時間去修復神經,恢復時間要很長,開刀前麻木半年以上,一般手術后麻就永遠去不掉。
雙手臂和雙腿沒有力氣,最常表現雙手拎東西沒有力氣,或者雙腿不聽使喚、跨不出去,譬如不遠處看到公交車來了,想加快步子趕上,可是雙腳不爭氣,就是趕不上而錯過了,只有等下一班。有些患者到了頸椎病晚期還會表現為小便無力、大便便秘要手指摳才行,這是頸椎病非常嚴重的表現。
臨床中有不少患者會有心慌、胸悶的癥狀,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心臟出現了問題。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是得了“頸心綜合征”,其實是頸椎問題,表現為胸背像有繩子捆在一起,胸口悶緊,心跳快,甚至血壓高、頭暈等。因此,建議60歲以上的患者,除了要做心臟檢查之外,也應該查查頸椎是否有問題。
另外,還有一部分病人會表現為腹部也像皮帶勒緊一樣,吃飯沒有胃口,肚子總感覺飽飽的,在考慮胃腸道疾病之外,也需要當心有無頸椎病的可能。
預防勝于治療
沈洪興提醒,頸椎病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如果能好好保護頸椎,合理科學鍛煉脖子,可以盡量減免頸椎病之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改善與調整睡眠狀態?!案哒砦幢責o憂”,睡覺時如果枕頭過高,則會改變頸椎的生理曲度,就像坐位時低著頭一樣,一晚睡下來,反而讓頸椎很受累。因此睡覺時的枕頭不要過高,以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為宜,最好是選取小枕頭,宜枕在脖子后方而不是枕在頭部,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糾正改善工作中的不良習慣性體位。伏案的工作人員應定期或及時糾正頭頸部的勞累姿勢,其工作時間不應連續超過1小時,并且注意讀書、寫字或工作時要挺直腰桿子,盡量保持脖子放松的姿勢。
適當的鍛煉。自我牽引:如你突然感到頸部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時,可將雙手十字合攏交叉,將其舉過頭頂置于枕頸部,之后將頭后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方向牽引5-10秒鐘,如此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雙手向上牽引之力,使頸椎間隙離開,使后突之髓核有可能還納,也可改變頸椎關節列線而起到緩解癥狀作用。
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帶走體內的不良代謝產物,頸部肌肉勞累也會產生類似于乳酸的代謝產物,運動排汗可以將它排泄出去,就可緩解癥狀不適。運動中最好的是游泳,游泳時頸椎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而且游泳時抬頭換氣、頸部后伸,不但鍛煉了頸部的肌肉,還可把突出的椎間盤壓回去,長期堅持甚至可以治愈輕度的頸椎間盤突出。
倒走:挺著略后伸脖子倒走,也是一種反向運動,可以緩解后方肌肉緊張。
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得了頸椎病,什么情況需要保守治療?什么情況應該手術治療?沈洪興認為,總體上95%的頸椎病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只有5%的患者才需要手術治療,而門診病人中真正實施手術的只有2%左右。
制動:早期患者可以佩戴頸托固定,讓頭頸得以休息。頸椎犯病的時候切不要做過于劇烈的頸部運動,越是疼痛越要休息。
頸椎牽引: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方法,建議做長時間低重量的牽引,躺著牽引比坐著牽引效果好。因此建議患者在家中備有“枕頜帶牽引”,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以3公斤左右的重量進行牽引。
針灸:有一定的通經絡,增加血液循環的作用。對于推拿要謹慎待之,必須要找正規醫院的有資質的中醫醫生進行,不要到保健院做不正規的推拿。
藥物:發作的時候可以按醫囑服用止痛、神經營養、活血化瘀類藥物。
手術:對于疼痛劇烈、難以耐受,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的患者,那么可以行手術治療。脊髓型的患者一旦診斷明確,建議盡早手術。目前在頸椎病早中期,一般都可通過脖子前方的微創手術解決問題,創傷和痛苦都很小,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動。拖到晚期就常需要通過脖子后方痛苦較大的手術來緩解病情。
總之,頸椎是人體中最為精細的運動單元之一,但同時又是如此的靈活有序,其中任何一個零件損傷或老化都會導致頸椎病,其老化性病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并非一日之寒。關鍵是防病于未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頸部的自我保健;一旦到了需要手術的地步時,也不必懼怕,因為對于正規資質經驗豐富的脊柱外科醫生來說,頸椎手術是創傷最小、效果最確切的外科手術之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