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張新能源汽車“準生證”節前連發,8個月新批產能超63萬
雞年春節假期到來之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審批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速度有增無減。1月25日,發改委接連批準了國能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以下簡稱“NEVS國能新能源”)、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度新能源”)兩家新能源車企的生產資質。
這就意味著,NEVS國能新能源和云度新能源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EV、前途汽車(Event Motors)、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電動、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小康金康新能源之后,第九和第十家成功拿到獨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公司成立后,大力研發新能源汽車。根據NEVS國能新能源提交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環評報告,該項目總投資42.67億元人民幣,項目產品為純電動汽車,其中包括自制件車身制造、動力電池組裝及整車裝配試驗。項目建成后,年產能將達到5萬輛,2017年計劃生產1萬輛純電動車,2018年生產3萬輛,2019年生產5萬輛。首款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將超過250公里。
而另一家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云度新能源于2015年12月成立于福建莆田。注冊資本9億元,是由福汽集團(39%)、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公司(34.444%)、原奇瑞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為代表的管理層(15.556%)、以及外商投資的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公司(11%)四方共同出資設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專注于打造純電動SUV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根據《汽車商業評論》的報道,云度新能源工廠建設早已全面鋪開,年產8萬輛整車等。據《汽車海外并購》報道,云度新能源的產品規劃策略顯示,云度計劃從低向高推出系列產品,2017年首先推出300公里續航的A0級純電SUV和A0+純電SUV。
澎湃新聞統計了一下,從2016年5月4日北汽新能源獲得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開始,截至目前,8個月內獲批的十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年產能已經達到了63.5萬輛。據2017年1月18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披露數據,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了51.7萬輛和50.7萬輛。這就意味著,十家已經獲批的新能源車企產能已經超過目前國內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一位相關政府部門人士向澎湃新聞分析,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市場終端對于新能源產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空氣質量的惡化和碳排放的限制,將會促使更多的消費者將關注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審批資質的加速可以看出國家對于節能減排和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汽車消費的升級勢在必行,隨著政策傾斜和生產廠家的重視,市場終端必然會緊跟政策導向,新能源產品的銷量會逐漸爬坡。”
但業內也不乏對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擔憂。
上海市新能源推進辦公室主任劉建華預測,2017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放緩至10%-30%,全國將推廣50萬-70萬輛新能源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部分車牌設限城市,因補貼額度下降及市場調整,新能源車銷量將出現增速為負的情況。尤其是部分按照1:1甚至更高比例配套補貼的城市,將面臨較大沖擊。
2016年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起步的第三年,中國本土品牌占據了95%的市場份額,這也使得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全球所占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快速增長到了2016年的43%。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時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在電動汽車市場份額方面,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全國汽車銷售市場份額占比達到1.4%,遠遠高出美國和歐洲等市場。
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HS Automotive預計,到2019年,中國插電式混動汽車的產量將達到100萬輛,比美國到達這一數字的時間早四年。 “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產銷國并主導全球電動車市場。”IHS Automotive分析預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