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消保委發布1號消費提醒:第三方購票平臺訂票投訴激增
1月26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2017年1號消費提醒稱,近兩個月來,火車票預訂類投訴激增。其中,有關第三方購票平臺增值包服務無法退款、訂票遭遇強制消費、個人信息遭到泄露等問題凸顯。
增值包服務未必貨真價實
去年12月19日,賈先生打算在某第三方購票平臺預定4張烏魯木齊至成都的火車票,共計票價2450元。由于票源緊張,賈先生嘗試了“加速包”服務并支付了200元服務費。可是,3天后仍未搶到火車票,賈先生提出退還車票和“加速包”服務費,遭到拒絕。
市消保委表示,不少第三方購票平臺推出以“加速包”、“光速搶票”、“VIP快速出票”、“至尊VIP極速出票”等為噱頭的增值包服務,吸引消費者額外支付費用。
這些服務在宣傳時,往往用“專人客服”、“極速退改簽”、“出票無憂”等字眼提示可以提高搶票成功率。然而,對于通過何種方式提高、具體提高多少成功率等信息均未明示,“提高搶票成功率”的概念十分模糊。
消費者購買這些增值包服務后,仍搶不到火車票的情況不在少數。當消費者要求退還增值包服務費時,發現商家售后電話難打、款難退,投訴久拖不決,極易引發不滿情緒。
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第三方購票平臺增值包服務時,須先明確該服務的具體內容、是否可退改簽、了解相關評價后再購買。
訂單110元,卻支付了130元
去年12月6日,舒女士在某第三方購票平臺預定上海至長沙的火車票。為了抓緊時間搶票,舒女士立即支付了票款270元。支付成功后,舒女士發現自己竟然選擇了“恒豐銀行分期貸款”。
明明設置了自己的儲蓄卡支付,怎會變成恒豐銀行貸款?對于商家強制綁定貸款的行為,舒女士認為其選擇權受到了侵害。
去年12月12日,消劉女士通過某第三方購票平臺預定2張成都至天水的火車票。下單前,劉女士看到訂單價格為110元,可付款后發現實際支付了130元。訂單中出現了兩份“眾安保險意外傷害險”。劉女士認為,該平臺捆綁銷售保險,要求退還相關費用。
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在選擇第三方購票平臺購買車票時,應看清訂單明細,如是否含有其他保險、有價保障等費用;選擇支付方式時,應先核實訂單信息并看清支付選項后再確認支付。
個人信息屢屢被盜
去年12月26日,曹先生在某第三方購票平臺上注冊相關信息,打算搶購火車票。多次搶票均不成功,曹先生選擇撤單。然而,其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始終無法刪除。
去年12月12日,王先生在某第三方購票平臺提交個人信息后,實際并未下單訂票。幾天后,他發現其身份證信息已經在12306網站上被注冊,手機號卻不是自己的。他無奈只能前往火車站注銷賬戶。
市消保委提醒,不法分子利用購票者“求票心切”的心理,仿冒售票網站或以“低價”、“轉賣”等字眼發布虛假的火車票訂購信息,目的是騙取消費者及其他個人信息。消費者在選擇通過第三方購票平臺訂票時,還須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