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由浙江省長轉任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贊蘇商“學霸”夸浙商敢闖

“蘇商是自帶‘學霸’屬性的群體?!?月23日下午,在江蘇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上,省委書記李強如此描述他心目中的江蘇商人。
近100名江蘇民營企業家代表參加了當天的座談會,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沙鋼集團董事長沈彬、康緣藥業董事長蕭偉等著名民企掌門人在座談會上發言。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這是李強自去年6月履新江蘇省委書記后,江蘇首次舉行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
在調任江蘇前,李強曾在“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工作了整整40年,并擔任過3年半的省長。江蘇和浙江并為省域經濟第一方陣的長三角南北雙星,多年來,地緣相近的兩省既攜手共進,又同臺競技、各有所長。那么,在李強眼里,江浙兩省的商人是怎樣的一群人?

據《新華日報》報道,在江蘇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李強說,江蘇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民營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他表示,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業創新的主體力量、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和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一大批新蘇商脫穎而出,不僅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而且積淀形成了寶貴的新蘇商精神,形成了獨特的優勢。
他對江蘇民營企業家提出了“四個要”的期許:
要堅定發展信心,面對發展中遇到的一時困難,發揚能吃苦、有韌勁、任何時候都不輕言放棄的企業家精神,煥發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百折不撓的精氣神,放眼長遠,奮力闖出發展的新天地。
要堅守實體經濟,深刻認識實體經濟是江蘇經濟的根基所在,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虛財浮利的誘惑,堅守實體經濟,堅守工匠精神,專注堅守、追求卓越,把產品品質提上去、品牌打出來。
要持續不斷創新,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通過技術創新打造“撒手锏”,推進包括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企業文化創新等在內的全面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要強化社會責任,通過辦好企業解決更多就業問題,為國家創造更多稅收,讓員工更多地分享企業發展成果,更好地履行環保責任,更加熱心慈善公益事業,努力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秉承蘇商的優良傳統,堅持內外兼修,做政治上有方向、發展上有本事、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新一代蘇商?!崩顝娬f。
澎湃新聞發現,主政江蘇伊始,李強就表現出了對蘇商群體的關注和重視。
據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官方微信公號“蘇商會”透露,去年7月23日,在江蘇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李強表示,江蘇的新要素,最核心的就是人,是掌握新理念新技術、運用新資本新模式的人。對江蘇來說,尤其要重視三類人:
第一,蘇商這個群體,這是江蘇的“金字招牌”,要擦得更亮,把他們的積極性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第二,年輕人的力量,年輕人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要保護年輕人的創業激情,使他們盡快成長為江蘇經濟的“領跑者”。
第三,天下英才,江蘇人才總量不少,但高端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還不多,要放眼全球、海納百川,不拘一格、不惜重金的引聚人才。
去年8月9日,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向李強遞呈了《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關于做好“店小二” 全心全意為蘇商服務的工作匯報》。5天后,李強在這份工作匯報上批示:“凝聚蘇商力量,發揮蘇商作用,對推動全省更好地轉型發展,意義重大。有關建議請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先研究,提出具體意見?!?/p>

“浙商興,則浙江興”
澎湃新聞注意到,李強在浙江擔任省長期間,就極其重視有“中國第一商幫”之譽的浙商群體,并對其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對“浙江為何盛產首富”這一話題的一番解釋。
2014年11月19日,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透過浙江看中國——信息經濟論壇”上作主旨演講時,李強說:“最近也有不少人我來問,阿里巴巴為什么能夠誕生在浙江,還有人問浙江為什么多次產生中國大陸的首富,因為去年(2013年)是娃哈哈的宗慶后先生,今年(2014年)是馬云先生,我想答案就是一個字——人?!?/strong>
“因為浙江人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獨特精神,”他說,浙江地下幾乎沒有大的資源和礦產,地上也沒有大片黑土地和原始森林,但是浙江人的偉大之處就是把“人”變成了資源,“浙商精神是我們浙江巨大的財富”。
在此次演講中,李強還總結了浙江人創業的三個特點:
一個是草根經濟。人人創業、大眾創業的草根創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以小博大、無中生有的商業奇跡,在浙江平均不到14個人就有一個老板,平均不到15個人就有一個企業。
二是創業文化。主要是四種文化交融的結果,首先是海洋文化,浙江人敢闖敢干,具有冒險精神;其次是山地文化,有吃苦精神;還有是移民文化,浙江人團結互助,喜歡抱團;再有就是重商文化。
三是開放誠信。目前,在世界各地有兩百多萬浙商,在大陸各地還有六百多萬浙商,他們在浙江本土經濟之外又創造了一個省外的浙江經濟。
同年12月7日,李強在上海市浙江商會換屆大會暨“全球經濟新常態與企業發展之道”高峰論壇上發表講話時說:“這幾年,我始終關注浙商的動態。我始終認為,浙商是浙江最為珍貴的資源,是浙江最值得珍惜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發展最為倚重的力量。浙商興,則浙江興;浙商強,則浙江強?!?/strong>
“所以,從浙江來看,政府所有的改革,說到底就是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浙商創業創新營造更好的環境,讓浙商在更加良好的政務生態環境、產業生態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中茁壯成長。”他表示。

“看溫州經濟也好,看浙江經濟也罷,首先要看經濟的主力軍由誰組成的。如果要問下一步浙江的民營經濟怎么樣,就要去看經濟的主體——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們,是不是還很活躍,是不是依然還很有創造力。哪怕是他現在蟄伏一時,受到一些打擊,但都不要過于擔心,只要浙商精神還在,闖勁還在,我們就不怕?!崩顝娬f。
江浙商人的高規格“對話”
有趣的是,李強從浙江調任江蘇后,兩省商人還進行了一場高規格的“對話”。
去年12月29日,2016民營資本投資江蘇大會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主角是來自江浙兩省的民企大佬。
其中,浙商由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領銜,包括北京浙江企業商會會長、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軍,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澳門浙商聯合會會長、澳門銀潤控股集團董事長廖春榮等;蘇商有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會長沈文榮,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等。

李強會見了部分與會嘉賓并出席大會。據《新華日報》報道,李強代表江蘇省委、省政府歡迎嘉賓們的到來。他說,近年來江蘇經濟保持了穩中求進的好勢頭,民營經濟功不可沒。民營資本在江蘇的投資十分活躍,對改善該省投資結構,穩定和推動江蘇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強表示,民營經濟是活力經濟,也是富民經濟,是江蘇實現“兩聚一高”可以充分依靠的力量。希望民營企業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帶動更多百姓致富。
據澎湃新聞報道,大會開始前,李強和馬云一邊聊著,一邊步入會場。大會過程中,兩人不時互動交談。
在此次大會上,馬云代表與會民營企業家發表主旨演講時,談了他眼中的蘇商和浙商。
馬云說,江蘇其實很了不起,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江蘇是中國第二大經濟體,所以江蘇代表了整個中國經濟的好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代講吳越為一體。”他說,其實蘇浙以外的人,總是會把蘇浙看在一起的。
在馬云看來,蘇商和浙商的共性在于精明智慧,善于經營,敢拼善闖,包容開放,但是區別其實也挺大的。
“江蘇自然條件優越,蘇商是‘離土不離鄉’,而我們浙江靠山沿海,土地有限,浙商喜歡走出去,”他說,蘇商有點單打獨斗,悶聲發大財,但浙商善于抱團取暖,相互扶持增長。
同時,江蘇企業比較低調務實,而浙商比較高調,“尤其像我這樣,浙商是一個自帶‘網紅’體質的群體。江蘇企業會造,浙江企業會賣,我們浙江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其實‘會說’也是一種生產力?!?/p>
馬云認為,江蘇代表開放,浙江代表改革,江蘇擅長學習其他地方的優秀的經驗,而浙江善于創新,擅長改變,擅長營銷,所以“我們浙江奇葩的企業比較多一點”。
“這幾年很多人把我們江蘇和浙江拿來做比較,其實我覺得兩個地方沒有必要比較,但是兩個地方要合體,如果江蘇和浙江合起來,那就是‘改革開放’這四個字。”
“如果蘇商浙商不行,那我不知道還有誰行?!瘪R云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