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地教育部門重申“寒假不得補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春節將近,全國中小學生相繼進入“寒假模式”,但部分地區也涌現出一股“補課潮”。
針對多年來未能解決的中小學寒假補課頑疾,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梳理發現,上海、山東、遼寧等省市教育部門近來重申“2017年寒假期間中小學校不得組織補課”,并制定了嚴厲的懲罰措施,比如校長年度考核不得評優,補課教師情節嚴重者還會被解聘。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鄭葳認為,“作為有效學習的重要環節,課后查遺補缺或拓展修習無可厚非,我們對補課也不能一概反對,但現實是,很多補課是太‘過’了。”要真正為孩子們減負,除了繼續深入應試制度改革,也應該擴大社會準入門檻,改變“學而優則仕、則商”的價值導向。
多地發布“補課禁令”
據《現代金報》報道,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局1月22日稱,在寒假期間中小學不得組織各種形式的補課活動,對違規補課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
上海、黑龍江、遼寧、山東、重慶、寧夏、福建等地教育部門近期也專門發布了類似的“禁令”。
澎湃新聞1月13日報道,上海市教委發布《中小學生寒假安全提示12條》,嚴禁上海各中小學大面積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央廣網1月20日消息稱,重慶市教委當天強調,中小學從1月19日起放寒假,2月13日正式上課。嚴禁擅自提前或推遲放假,嚴禁假期違規補課。
根據黑龍江省教育廳官網消息,早在2016年12月9日,該省就發布通知,將中小學校寒假放假時間統一定為1月16日至3月1日。黑龍江省教育廳強調:禁止在放假期間組織學生補課,包括集中收看付費電視(網絡)授課。
在遼寧省教育廳2016年12月27日下發的《關于做好2017年度中小學寒假工作的通知》中,特別提到了禁止學校以“上新課”名義組織補課。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下發《關于做好中小學假期有關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均有約束,并強調保障老師的“休息權”:嚴禁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提前開學、組織補課,也不得強制或以“義教”等變相強制措施組織教師在假期內到校上課。
“每年中小學寒暑假前開一次會,下發一個文件,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巡查,這已經是常規動作了?!?1月24日,山東省壽光市教育局基教科一名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與往年寒假一樣,該市近日再次下發通知“禁止補課”。
違規補課取消學校評優資格
與“補課禁令”搭配的往往是嚴厲的監管與處罰措施。
寧波市教育局稱,將通過明察暗訪等形式對各地違規補課情況進行督查,對查實有違規補課行為且不堅決督促整改的區縣(市),在年度教育目標考核中不得評優;對查實有學校違規補課行為的,校長年度考核不得評優;對反映問題較多的區縣(市),將約談主管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及分管負責人,并進行通報。
遼寧省教育廳的懲罰措施更嚴厲:對出現違規行為的學校直接責任人實施嚴格責任追究,對出現違規行為的教師,要給予警告、記過、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行政職務,開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等處分。
1月24日,壽光市教育局基教科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教育局對于發生違規補課、有償家教的學校,實行“一案雙查”,除按有關規定對當事人進行查處,還要嚴肅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對違規補課的學校,將取消該校當年度各類評優資格,扣發校長績效工資;對于違反規定的在職教師,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直至解聘?!鄙鲜鲐撠熑苏f。
專家:社會準入制度過于單一
各地“補課禁令”年年都有,但學校違規補課行為始終存在。
山東衛視公共頻道1月21日報道,濱州市惠民一中老師在放寒假后組織學生補課,要求每位學生交900元補課費。24日,濱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工作人員稱,此事已得到處理,該教學點被關閉。但根據山東衛視公共頻道23日報道,惠民縣仍有多處補課地點。
中小學補課為何久禁不絕?
“學校也有壓力啊,現在給學生減負是大趨勢,假期作業要少做,在校時間也不能太長,但中考、高考指揮棒仍然高舉著,學校除了面對上級教育部門的考評,還要面對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鼻鄭u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一名小學校長告訴澎湃新聞,當地對補課行為監管嚴格,寒暑假期間學校基本沒有補課行為,但“一放假,家長們就把孩子往校外的輔導班送?!?/p>
“別看我是小學校長,孩子放寒假了,照樣把兒子往補習班送,為小升初做準備?!边@位校長認為,社會有需求是“補課難禁”的重要原因,“即便學校不組織補課,校外培訓班照樣辦得紅火”。
中國教育學會日前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家長在中小學課外輔導中的支出規模超8000億元,有家庭一半收入給了輔導機構。武漢晚報2013年曾報道,武漢一所中學補課遭學生投訴,校方取消了補課,但“家長們知道后都不干了,聚集到學校門口,要求恢復補課”。
“學生平時補課,假期還要補課,原因表面上是應試需要,但其背后卻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短缺和人口基數不斷膨脹之間的矛盾,是社會準入制度的單一和人的發展多元之間的矛盾。”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鄭葳1月24日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剛剛陪伴孩子經歷中考搏擊,深感這一問題已成為當代中國教育的頑癥。
“這就像是一場賭博,為了一個進得名校的機會,我們賭上金錢、時間、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真正的興趣特長?!编嵼谡J為,從根本上講,還是應該擴大社會準入門檻,提高普通勞動者社會地位,從而改變“學而優則仕、則商”的價值導向,讓學生人盡其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