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456677號小行星命名為“葉培建星”
1月12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103028公報,將456677號小行星命名為“葉培建星”。
命名公報
“葉培建星”由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于2007年9月11日發現,國際編號456677。


軌道半長徑:2.4308783天文單位
近日點角距:189.975度
繞日運行周期:3.79 年

那些與航天有關的小行星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惟一可以由發現者命名并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這種命名代表的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
那么,在已被命名的小行星中,有哪些和航天有關呢?
錢學森星
2001年12月21日。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其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763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錢學森星”。3763號的小行星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1980年10月14日發現的。
楊利偉星
2005年3月16日,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一顆在太空遨游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利偉星”。
“楊利偉星”是西班牙天文學家艾斯特于1991年6月6日在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21064號。這顆小行星距地球最遠距離達6.86億公里,最近距離為2.69億公里。
神舟星
與“楊利偉星”同時命名的還有“神舟星”,以紀念神舟飛船成功飛天。
“神舟星”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于1981年10月25日率先發現的太陽系小行星,國際小行星中心于1998年給予第8256號國際永久編號。這顆小行星以橢圓軌道繞日運行,距地球最遠距離達5.62億公里,最近距離為0.98億公里。
費俊龍星
聶海勝星
2005年,神舟六號飛船飛天前,紫金山天文臺發現了“9512”和“9517”兩顆小行星。2007年初,用“神六”英雄費俊龍和聶海勝的姓名命名小行星申報成功。
孫家棟星
2012年6月4日,根據國際天文聯合會第77508號《小行星通報》,小行星第148081號正式命名為“孫家棟星”。
小行星命名強調領域突出貢獻
早期小行星命名一般選取古代神話故事中的女神名字,后來的命名演變成小行星發現者表達意愿的一種方式。
一般來說,命名僅授予在某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小行星一經命名則由國際小行星協會公告各天文組織,成為國際性的永久命名。小行星的名字由兩部分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個永久編號,后面一部分是一個名字。
(原題為《456677號小行星命名為“葉培建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公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