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共空間計劃丨聽城市②站在沈陽中山廣場里面,能聽到什么?
錄音場所:沈陽中山廣場,
錄音時間:2016/7/6 Wed. 19:20,
錄音時長:04:27,
聲音路線:從中山路路口開始,緊鄰車道的人行道逆時針行進一周
2016年底,市政廳發布了“公共空間計劃”(具體內容見市政廳微信公眾號),期待和大家一起挖掘有趣的公共空間。除了觀看紀錄片《人性化的城市》,我們還邀請大家來一起研究身邊的公共空間,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也許是揚?蓋爾式的公共空間評價體系,也許是大數據分析,也許是有趣的故事,也許是用聲音呈現,也許是用影像記錄,最終的呈現方式取決于研究者的興趣與專長。以下是“公共空間計劃”的第一個成果,研究者是沈陽的“聽城市”小組(微信公眾號:聽城市 City-Sound),他們用聲音記錄結合空間分析的方式,探索沈陽與大連兩個中山廣場的公共空間體驗。
沈陽和大連的中山廣場均是近代城市規劃遺留物,并對當下城市保有重要功用、均經歷了多個執政時期、均在此刻迎來了相似的使用者和使用時段。這兩個中山廣場均位于城市重要的商業區域和交通節點,從四周迎接各類交通人群,成為一個聲景匯聚場所。但由于廣場內部與周邊有著不同的聲音內容和空間結構,人群在進入廣場內部之前與進入廣場之后的聲景會有區別。因此,可以通過地理空間從外至內的方式進行聲音描述,盡量還原人群進入廣場的聲景變化全態。
這個研究將通過六個部分對兩個中山廣場的聲景進行分析。第一、二篇是展現沈陽中山廣場的外部交通空間、四周建筑空間和內部空間的聲景;第三、四篇是展現大連中山廣場的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的聲景;第五、六篇通過對歷史成因和廣場內部空間特性的分析,分別對廣場空間中的話語和播放行為進行探討。

沈陽中山廣場內部主要有三片區域:最外層的綠化帶區域、寬闊的廣場平面區域、中心塑像群區域。由于無有效綠地遮擋和行人歇腳設施,廣場較難長時間停留,大部分時間整個廣場處于人員稀少的狀態。但在非隆冬季節及降水降雪日,廣場上在傍晚至夜間會有大批量跳廣場健身舞人群。中心塑像群具有極強的時代政治意義,規格與體量位居區域之首,是廣場中心話語指引,圍繞它有較多拍照留念的人群。
根據廣場行人的行為,對廣場進行如下分區做以聲景描述,并單獨對夜間廣場舞時段的聲景區域分布做以表述:

最外層的綠化帶區域
區域空間狀況 :寬約9米的低矮綠化帶,主要為草坪及高約6米的稀松樹木,完全起不到視覺和聲音遮擋效果。其空間外側為環廣場人行道,而人行道緊鄰機動車道,交通噪音直接闖入該區域。草坪外圈臨人行道處有環形可坐石質圍欄,但由于緊鄰機動車道,較少有行人行走并坐在此處。
聲音主要內容:被機動車道包裹的車輛噪音壓制了其它聲音。

中心塑像群正面扇形區域
區域空間狀況:完全平面硬覆蓋,除安裝有音響播放設備的照明燈和中山廣場宣傳板外,無其它地面以上實體建構筑物及設施。
聲音主要內容:該區域可見到中心塑像群正面,進入廣場人群大部分會選擇該區域進行合影留念,話語主要為拍照過程中的擺姿勢及招呼聲。有一個“數碼照相立等可取”的小攤位經常擺在此區域,形成極小的招攬生意聲。由于廣場人群稀少,這里拍照留念的人群又具有一定的聚合作用,部分偶然經過人群會在此稍作停留,但僅是短時觀看,并極少發聲。在氣候宜人的日子里,區域內會有零星醫大一院住院患者與陪護人員出現在廣場,有低微的交談聲。安裝在照明燈上的音響播放設備極少播放,播放內容為輕微聲響的愛國歌曲。夜間在廣場舞結束后的時間段有少量玩滑板輪滑的青年玩鬧聲和滑板聲。四面傳來的交通噪音是常在聲音。

中心塑像群兩側扇形區域
區域空間狀況:完全平面硬覆蓋,除安裝有音響播放設備的照明燈外,無其它地面以上實體建構筑物及設施。
聲音主要內容:該區域只能看到中心塑像群側面,少有人在此拍照留念。除廣場舞時段,該區域幾乎沒有人。間或在下午及夜間廣場舞結束后,有部分玩滑板和輪滑的青年再次聚集娛樂,但數量很少。其它時段,該區域極少有人停留,只有少部分行人通過此處。由于城市位于北半球,日照方向在南側。在白天,夏日廣場中的陰涼處僅為塑像群的陰影部分,夏日炎熱時段由東西方向通過廣場的行人大部分會選擇北側扇形區域通過。在秋冬寒冷的時段,大部分行人會選擇南側扇形區域通過,但所有通過人群均極少發聲。夜間在廣場舞結束后的時間段有少量玩滑板輪滑的青年玩鬧聲和滑板聲,南側區域偶有夜間遛狗人群的交流聲和狗叫聲。四面傳來的交通噪音是常在聲音。

中心塑像群背面扇形區域
區域空間狀況:完全平面硬覆蓋,除安裝有音響播放設備的照明燈外,無其它地面以上實體建構筑物及設施。
聲音主要內容:該區域只能看到中心塑像群背面,少有人在此拍照留念。主要是從中山路廣場東段進入廣場的行人見到塑像群的討論聲。夜間在廣場舞結束后的時間段有少量玩滑板輪滑的青年玩鬧聲和滑板聲。四面傳來的交通噪音是常在聲音。

緊鄰中心塑像群的高臺區域
區域空間狀況:區域為東西長的矩形,為高出廣場平面約1.2米的臺基,臺基長約40米,寬約28米,四周臺階常設有花壇。臺基之上為毛澤東塑像及革命勝利塑像群,整個雕塑高20.5米,基座寬11米,長23米。
聲音主要內容:塑像群正面區域常有拍照留念的人聲,但人數較少。其它區域為少數行人觀看塑像群,有針對塑像群內容進行的交談。夏日白天炎熱時段會在塑像群北側出現少量納涼者,傍晚至夜間會有少量歇腳休憩人群坐在塑像南側的臺階上(原因是這里視野較之北側要開闊明亮)。其它季節由于風大且寒冷,較少有人在此停留。夜間偶有圍繞雕像群練歌和朗誦的人。

夜間廣場舞時段的聲景區域分布
聲景出現時間:每年四月末至十月末為大規模出現時段,視天氣情況,每日從18:00至21:00不等。
中心塑像群正面扇形區域:分布有一組規模較大的廣場健身舞群,約40余人,活動區域呈扇形,無明顯領舞者,音樂為四拍子舞曲,人群年齡主要為中老年,舞曲播放聲音很大,無人群圍觀。另有一批踢毽球的人群,約6-8人,無音樂播放,無人群圍觀。
中心塑像群南側扇形區域:分布有一組老年交誼舞隊,約4-6人,活動區域臨廣場邊緣,活動范圍較小,無統一制服,舞曲播放聲音較小,無圍觀。另有一組跳繩操健身隊伍,約6-8人,為俱樂部組織,活動區域呈方形,播放快速舞曲,播放聲音較大。
中心塑像群背面扇形區域:分布有一組老年群舞隊,約20人,活動區域臨廣場邊緣,活動區域呈方形,音樂為慢四步舞曲,播放聲音較大,有統一制服和領舞者,有少量圍觀人群。另有一組廣場健身舞群,約25人,呈正方形隊伍,音樂為四拍子舞曲,人群年齡主要為中老年,舞曲播放聲音較大。
中心塑像群北側扇形區域:分布有一組快步舞曲健身隊伍,約10人,活動區域呈方形,音樂內容有快四步舞曲和其它快速舞曲,播放聲音較大,有領舞者,有統一制服,偶有圍觀人群。緊挨著這一組隊伍,有另一支約18人的廣場健身舞群,活動區域呈扇形,無明顯領舞者,音樂為四拍子舞曲,人群年齡主要為中老年,舞曲播放聲音很大,無圍觀。另有一組老年交誼舞隊,約6人,活動區域呈圓形,有統一制服,舞步相對專業,舞曲播放聲音較大,四周有較多人群圍觀。
小結
從廣場的外部空間來看,除了從北四馬路進入廣場的行人較少聽到交通噪聲,從中山路及南京北街進入廣場的行人耳邊會一直被交通嘈雜聲包裹。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京一校及東北育才學校門口的喧囂會是另一個聲音的頂端。也即在進入廣場環形區域之前,大部分行人處在喧鬧的聲音狀況中,直至行走到廣場環形區域,人群依舊在繁忙的交通環島面前感受到交通噪音,這種噪音包裹的狀況直到進入廣場內部后稍有好轉。在廣場內部,白天少量的人聲和依舊闖入的交通噪音成為這里空曠的聲景。夜間幾小時的廣場舞播放又與白天形成鮮明對比,可開展的活動單調卻密集。
廣場外圈至內部的空間里極少有針對建筑歷史展開的話語。由于廣場平面面積過大,期間幾乎沒有有效的聲音阻隔設施,綠地覆蓋率極低,廣場中心又有極為鮮明而奪取注意力的政治性塑像,空間話語的多樣性被大幅度削弱。空間中沒有設置有效的坐靠與遮陽設施,削弱了行人在此停留的意愿,這也是缺少多元聲景的原因之一。除卻內部平面空間,行人進出四周歷史建筑空間的通行能力很差,無交通燈保護的人行橫道讓行人進出廣場時感受到很大的恐懼和壓迫感。
(作者系聽城市項目發起人,房地產估價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