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資管展望|南銀理財黃艷紅:凈值化轉型后將著力提升投研能力
南京銀行理財子公司南銀理財在今年三季度末就完成了存量理財業務的整改,理財產品的凈值化率達到100%,成為全行業首批完成存量理財業務整改的商業銀行之一。
截至2021年11月末,南銀理財產品總規模超3200億元。隨著南銀理財凈值化整改完成后,南銀理財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在哪?澎湃新聞就相關問題專訪了南銀理財副總經理黃艷紅。

南銀理財副總經理黃艷紅。
黃艷紅在采訪中表示,為了能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前完成整改任務,南銀理財提前設計與發行了各類符合新規要求的凈值型產品以承接和轉換理財客戶。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后,黃艷紅表示,銀行理財轉型才邁出了市值法凈值化的第一步,仍需苦練內功,大類資產配置的理念將進一步加強,從被動管理型向主動管理型轉變,從傳統債券資產投資向大類資產配置轉變。“未來,南銀理財將著力提升投研能力,夯實大類資產投資能力,為客戶創造投資收益。” 黃艷紅說。
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也將使得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黃艷紅認為,今后,理財子公司投資者風險教育的工作也任重道遠,需持續引導客戶正確認識和投資凈值型理財產品。
以下為澎湃新聞和黃艷紅的對話:
澎湃新聞:請簡要介紹一下南銀理財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主要的理財產品。從收益率來看,有哪些“明星”理財產品?
黃艷紅:截至2021年11月末,南銀理財產品總規模超3200億元,打造了以固收類產品為基石,固收+和混合類產品滿足客戶增值保值需求,同時配合主題型以及私募產品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產品體系,形成了純固收的“行穩”系列、固收+的“致遠”系列、混合類的“致遠平衡”系列等明星品牌產品。
澎湃新聞:南銀理財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在今年9月末完成理財業務整改的?
黃艷紅: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后,南京銀行理財業務積極向凈值化轉型。第一,積極壓降老產品,倒排任務,逐月減少老產品存續規模;第二,提前賣出或贖回老產品持有不符合資管新規的資產,比如2021年底未到期的非標資產;第三,設計與發行了各類符合新規要求的凈值型產品,完成了轉換,承接了理財客戶,做好投資者引導和教育。
澎湃新聞: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后,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配置和此前相比將會有什么變化?
黃艷紅: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投資要求、投資流程等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第一,資產配置的理念更加多元化,由原來簡單配置理念向大類資產配置的理念轉化,投資品種從債券擴展到可轉債、公募REITs、二級債基、權益類資產等品種,豐富了投資品種。第二,資產配置的策略更加靈活主動,從被動管理型向主動管理型轉變,投資要研判預測市場變化,綜合運用久期策略、票息策略、騎乘策略、杠桿策略、波段交易等進行主動管理,綜合提高理財收益的回報。第三,這一切還是根源于理財產品類型更加多元化,未來各銀行理財子公司新發產品中固收+產品、混合類產品會有所增多,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占比也將逐步提升。
澎湃新聞:凈值化的加速轉型將給銀行和理財子公司帶來哪些挑戰?
黃艷紅:隨著銀行理財的凈值化轉型,銀行理財子主要面臨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權益投研能力需快速補齊短板,加快積累和盡調,下沉行業和個券研究,加大細分產業投資機會的前瞻布局,不斷豐富自己的能力圈,夯實多資產多策略投資能力;另一方面,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在凈值化的過程中投資者的價值理念需要重塑,投資者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澎湃新聞:在理財產品的設計上,南銀理財今后的產品會有哪些新的考慮點?
黃艷紅:下一步,在產品設計上,南京理財將持續打造風險收益特征鮮明、具有階梯層次的貨架式產品體系。根據客戶需求,結合市場預判,做好產品創新。重點會緊跟國家宏觀及產業政策方向,提前布局主題類產品,比如科技興國、智能制造、ESG等,服務國家戰略發展。也會加大對申贖便利的持有期產品的發行設計,增加單只產品的規模。
澎湃新聞:為了降低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南銀理財會采取哪些措施?
黃艷紅:在降低產品風險上,做好以下三點,一是建立并完善涵蓋各類風險的風險監測體系,下沉細化行業個券的研究跟蹤,做好投后管理;二是進一步提升中高等級債券的投資占比,提升產品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三是分散投資,積極研判市場,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策略。在債券牛市尾部縮短久期,權益方面根據市場變化,采取階段性控制倉位和低估值防御性策略。
澎湃新聞:凈值化轉型結束后,南銀理財發展的新方向有哪些?
黃艷紅:凈值化轉型這個動作看似結束了,但理財凈值化本身還在持續,凈值化在資管機構本身和投資者教育方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南銀理財一方面將著力提升自己的投研能力,向凈值化優秀代表基金公司和券商同業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夯實大類資產投研能力。另一方面,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財產品線和產品策略,做大產品規模,在凈值產品的領域耕耘出更多的明星理財品牌。同時,注重提升科技能力,推動金融科技賦能,向著一流資管機構的目標邁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