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有光:“終身教育,百歲自學”,是我對自己的鞭策
【編者按】
1月14日,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先生104歲時出版了一部近20萬字的文集《朝聞道集》,收錄了有關文化、歷史、語文等各方面的文章,大都是他百歲前后所寫。雖然這并不是周有光先生最后一部出版的作品,但他曾說,自己的最后一本書要題名為《朝聞道集》。”因為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經后浪出版公司授權摘發該書《終身教育、百歲自學》一節,以示悼念。

新世界出版社張世林先生說:“我們準備為你出版一本書,紀念你的百歲。”百歲不值得紀念,可是張先生的誠意應當認真報答。我手頭沒有現成的書稿,只有一包雜亂無章的資料,叫作《見聞隨筆》。我從中選擇整理一部分,請張先生指教。
《見聞隨筆》的內容是所見、所聞、所悟,無所不有,主要是文化演變的蹤跡,中外學者的箴言,我記錄下來給自己查看和思考,原來沒有發表的打算;現在發表出去,喜歡瀏覽和思考的讀者們或許也可以從中得到樂趣和啟發。
書中有一個有趣的例子:“韓國不怕罵!”
池原衛,寄居韓國26年的日本人,寫了一本大罵韓國的書,書名叫作《做好被人打死準備而寫的對韓國和韓國人的批判》,提出大量十分辛辣的批判。想不到,這本書成了暢銷書,一下子賣出幾十萬本。書中大罵韓國人:不懂禮貌,不知廉恥,不講信義,不遵守交通規則,不重視子女教育,執著于偽善和名分,這樣下去韓國將是一個沒有明天的社會。韓國人感謝他在21世紀即將來臨的時候,給韓國人提出別人不肯說的忠告。韓國人舉行了許多次罵韓國人的聚會。最后請他出席再罵。他說,韓國人已經覺悟,不必再罵了。評論家說:一個有新聞自由而不怕罵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解放日報》)

再舉一個常識條目的例子:“什么是世界觀?”
“世界觀”一詞曾經大為流行。常聽到人們談“世界觀”,常看到書籍報刊中捧出“世界觀”的大題目。可是,什么是“世界觀”,我苦于無法明白。
我查《現代漢語詞典》,其中說:“世界觀,也叫宇宙觀,人們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一人一個世界觀,不成“萬花筒”了嗎?
再去查《辭海》,其中說:“世界觀,又稱宇宙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根本看法;自然觀、歷史觀、人生觀、科學觀等是它的具體表現;在階級社會里,世界觀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各種世界觀的斗爭,主要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世界觀;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就是哲學。”天呀!我墮入了五里霧中!
后來不經意中,在一本借來的書中看到,一位哲學教授說(摘錄):“世界觀包含兩種含義:(1)自然世界觀,就是宇宙觀,人對天體構造的理解;古代認為天體是神,神有人性,主宰人類,作威作福;現代科學證明了天體的存在和宇宙的物理學運行規律。(2)社會世界觀,人對人類社會的理解;古代認為君主和貴族統治人民是永恒的制度;現代社會學證明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步驟是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民主社會,逐步前進,雖有曲折,沒有例外。”
哦!如此簡單!使我茅塞頓開!“世界觀”原來不神秘。
《見聞隨筆》中有一些關于看報和讀書的經驗談。例如有一條:“看報有門道”。
八十年前,我初進大學。老師教我如何看報。老師說,看完報,要問自己:今天哪一條新聞最重要?再問自己:為什么這一條新聞最重要?還要問自己:這條新聞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圖書館查書,首先查百科全書,得其大要。我按照老師的教誨,看報興趣頓時提高,感覺自己進入了歷史的洪流。
還有一條:“讀書按比例”。既要讀文藝欣賞的書,更要讀知識理性的書,一方面培養形象思維,一方面培養邏輯思維。偏食病不利于保護健康,偏讀病不利于發展思維。
這些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學習方法,對我來說,終身遵行,自覺有益。這里介紹出來,不知道讀者們會不會笑我幼稚而迂拙。
“終身教育,百歲自學”,是我對自己的鞭策。
2005年6月24日 時年100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