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省外流入人口逐步回流,藍皮書稱2024年起浙江人口負增長
1月10日,由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發布的《浙江藍皮書:2017年浙江發展報告(社會卷)》中“浙江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分析”一章顯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到2024年浙江人口增長率將進入負增長。人口撫養比,即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將超過50%,人口由“紅利”轉變為“負債”。
“該結論是根據省統計局提供的近年全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等指標綜合測算得出的。”該章作者之一、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員會社會發展部部長胡虎林11日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
《藍皮書》顯示,2015年底,浙江常住人口為5539萬人,預計到2020年,總人口增長到5777萬人左右。峰值人口預計在2023年達到5783萬~5822萬人,然后下降,到2030年,在5705萬~5733萬人。人口增長率在2024年進入負增長,到21世紀30年代,穩定在負0.3‰的水平上。
“出現上述增長趨勢與生育政策的完善有關。”胡虎林向澎湃新聞介紹,全省出生人口從二孩政策實施前的年出生54.9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58.1萬人,2017年將達78萬~92萬人的峰值。“十三五”時期年均出生人口約83萬人,比“十二五”期間多出生約25萬人。2035年以后,出生人口基本穩定在每年37萬~40萬人之間。
另一方面,人口負增長也與外省流入人口變化有關。《藍皮書》顯示,2001~2010年,浙江省外來人口增加813.5萬人,年均增長12.4%;2011~2015年,浙江省外來人口從1182.4萬人下降到1174.3萬人,減少8.1萬人,年均增長率為負0.14%。省外流入人口逐步回流,意味著浙江遷移人口紅利的減弱。
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速。《藍皮書》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達到619.3萬人,占總人口的11.2%,居全國第13位。到“十三五”規劃期末,將達到14%。人口撫養比從2015年的32.5%上升到2020年的43.7%,2024年將超過50%。不僅“人口紅利”枯竭,還將進入“人口負債”期。
“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還將直接導致經濟增速下滑。”胡虎林告訴澎湃新聞。
對此,《藍皮書》建議,加強人力資本投資,如實施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政策;構建適合高層次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推動戶籍制度改革,對于杭、寧、溫等省內大城市,完善“積分落戶”制度;衢州、舟山等中等城市,積極引進有較高技能的流動人口,小城市則要推進外來人口本地化,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