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朝邊境之旅③丨集安:搖滾之都與七百年王國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濱江休閑廣場旁的“大吉他”雕塑。 本文圖片均為馬特圖。
順著在丹東找到的溥儀東行宮,我將離開丹東前往集安。
1945年8月9日,蘇軍進入東北,溥儀從偽滿洲國首都新京(今長春)前往輯安,準備通過朝鮮逃亡日本,將要度過他人生中曲折不安的10天。這樣的日子在之前有過多次,之后會更多。
8月13日,溥儀在集安北面靠近臨江的東邊道開發株式會社大栗子溝采礦所停留。15日日本投降,17日晚,在礦工食堂里,溥儀一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宣布退位,偽滿洲國康德王朝結束。19日,溥儀經通化到達奉天(今沈陽),在東塔機場被空降占領機場的蘇軍逮捕,后押送到赤塔(今俄羅斯聯邦后貝加爾邊疆區首府)。
五年后,朝鮮戰爭爆發,志愿軍先遣隊最先從輯安進入朝鮮偵察。輯安1902年設縣,取《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的“陛下即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之意。1965年,為照顧朝鮮的民族情緒,中國政府將輯安更名為集安。1985年,集安歸通化市管轄,1988年,集安設市(縣級市)。
長途客車
從丹東通往集安沒有直達列車,只有一列丹東到通化的4320次列車,隔天發車,雖然這趟列車沿途風景很美妙,但與我的旅途時間不匹配,于是我選擇改乘長途大巴。
在高鐵越來越便利的時代,長途大巴在一二線城市逐漸變得少見,但在小城市和鄉村地區,是更加便利靈活的交通方式。現在高鐵站離市區很遠,而長途客車站多數還在市中心,長途客車途經村落山間地區時,還會應乘客之需而隨時停車,這是火車無法取代的功能。
我喜歡在長途大巴上聽司機和車長聊天,他們會關注最近的菜價上漲、臺海局勢、東北糟糕的經濟發展和就業狀況,最后話題總會落到他們這趟車的經營上。
我這趟旅途中,始發站都只有個位數的乘客,四五個小時的路途中偶爾有搭車的村民,車費也就幾塊錢。我了解到,司機們要捎帶很多貨物,才能賺取少許辛苦費,除了少量個人快遞外,那些貨物很多是沿途村子店鋪的食材和工程物品,由于這些客車是固定車次,拉貨才是那些司機的主要收入。
我們的大巴車中途路過渾江口大橋,這是中國朝鮮國界與遼寧吉林省界的匯合處。渾江是建州女真人的祖地,曾經叫佟佳江。佟佳為滿族姓氏,佟家原本是遼東漢人望族,與女真人關系很好,康熙皇帝的母親和貴妃都來自佟佳氏,他下令將佟佳氏從漢八旗改為最高等的鑲黃旗。
“大吉他”雕塑
在這座中朝邊境上以世界文化遺產著稱的城市,我卻要先去尋找一個很新的地標:“大吉他”雕塑。
在電影《縫紉機樂隊》中,一處虛構的搖滾公園里的水泥吉他雕塑以一種理想主義的象征標志存在。這部以搖滾樂隊為主題的電影,故事發生地選在集安,本地人也都知道電影拍攝的場景。但或許只是因為導演本人是集安人而已,電影中的搖滾之都和現實中的集安并沒有什么關系,司機也對我詢問本地有沒有樂隊演出場所的問題感到困惑,問我是不是KTV或酒吧駐場。
我走到江邊的濱江休閑廣場,一座巨大的吉他雕塑樹立在廣場旁邊,但不是電影里面的那座。電影中的吉他雕塑在劇情中是被拆掉了的,后來集安市政府突然意識到這部電影的影響力,感覺或許會吸引文藝青年來這里旅游,于是真的建起了一座“大吉他”雕塑。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濱江休閑廣場旁,夜色中的地標建筑“大吉他”雕塑。
電影中的“大吉他”是混凝土造型,外形色調相對比較沉穩,現在為了配合燈光秀,改成了純白色、更現代的形態,位置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夜晚,濱江休閑廣場上并沒有搖滾樂表演,只有整齊劃一、不輸給對岸阿里郎的廣場舞。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晚間的濱江休閑廣場,遠處黑暗中是鴨綠江對岸的朝鮮。
2004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共43處遺址(42處位于集安境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集安這座城與高句麗遺址完全貼合在一起。曾經的高句麗都城國內城,恰好在集安市現在的核心街區。
以高句麗遺址公園為中心,國內城遺址遍布整個城區,四邊有城門、城墻、角樓和排水涵洞的遺址,長方形石塊筑成的城墻被用木柵欄圍起來,西城墻排水涵洞邊,有很多老人在運動,東城墻輯文門隔壁是集安早市,但市區中心的高句麗遺址公園本身卻沒有任何遺跡,純粹是一個健身休閑公園。
沿著城墻走一圈,好像在一座大公園里散步,因為很多遺址就在居民區中。一下樓就能摸到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很難得的體驗。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市區內的高句麗國內城遺址。
丸都山城
第二天一早我到了丸都山城。當時陰天,微寒,很適合爬山,出租車司機跟我說不用進山,坐車在外面隨便看看就行,那大概是他們本地人審美疲勞。
在不懂的人看來,這片山中沒有大型建筑遺存,好像沒什么景觀可看,就是一堆石頭和墳墓而已,但了解的人會知道,丸都山城是立國七百年的高句麗與中原政權在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從漢朝到唐朝反復拉鋸戰爭的堡壘。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高句麗丸都山城遺址。
漢帝國征服衛滿朝鮮后設立遼東四郡,把東北本土民族句麗人生活的地方命名為高句麗縣,歸玄菟郡管轄。公元前37年,扶余(漢朝到唐朝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王子高朱蒙受排擠出走,在卒本川,也就是今天遼寧桓仁五女山,建立獨立國家高句麗,漢文典籍中簡稱為句麗。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到國內城,即現在的集安,并修筑了尉那巖城,作為山上衛城,與國內城呼應。這種山上山下兩座城呼應的形態是高句麗城市的特點,朝鮮半島的古代城池也有這樣的設計,是戰爭頻發地區的防御習慣。
公元197年,東漢遼東太守公孫度攻打高句麗,現在的丸都山城,就是為抵御公孫度入侵,由第十代王“山上王”擴建尉那巖城并改名而來。高句麗聯合曹魏政權對抗公孫家族,但之后不久雙方反目,公元244年至245年,曹魏政權幽州刺吏毌丘儉遠征高句麗,摧毀了丸都山城,不過很快高句麗重建了這座城。
公元311年,美川王統治時期,高句麗在朝鮮半島北部處于強勢地位,開始反攻,到了廣開土王時期,占領了遼河以東全部土地,然而此時,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的大分裂時期,新的對手一個接一個出現。首先與高句麗對峙的是前燕政權,公元342年,前燕開國君主慕容皝進攻高句麗,將丸都山城再次摧毀。好在此時,距離高句麗歷史上最宏圖大略的君主好太王繼位只剩下三十年,高句麗即將進入鼎盛時期。
我下車走到丸都山下。很長一段時間里,這里由于關外封禁而被遺忘在荒野中,直到1906年修路時發現“毌丘儉紀功碑”,碑文記載了前面提到的幽州刺史毌丘儉遠征高句麗的史實。
丸都山城東、西、北三面山巒陡峭,中間是廣闊緩和的平地,南面地勢較低,城墻建造在南邊的山崖上,被一條護城河環繞。整個丸都山中只有我一個人,山城內布局很簡單,建筑數量也不多,以宮殿為中心,但只剩下基石遺跡,還有瞭望臺和戍卒駐地等遺留。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高句麗丸都山城遺址。
山城內有一處小小的荷花池,關于這個荷花池有一個故事。公元28年,漢帝國攻打高句麗,高句麗第三位君主大武神王固守丸都山城,漢軍希望靠圍困讓高句麗投降,大武神王從荷花池中釣了一條鯉魚,用水草包住送到漢軍軍營,漢軍見到鯉魚和水草,認為城中水和食物充足難以圍困,于是退兵。
走出山城,我來到山下的高句麗墓地群,一路上過于心曠神怡,遠處山巒起伏,鳥鳴回響,近處是一座座陵墓。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丸都山下的高句麗貴族墓葬群。
高句麗崇尚厚葬,陵墓外部以多層石條堆砌成錐形,在這片墓地中,能看出高句麗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特點:有一些,底部用條狀石頭壘邊,上面用碎石覆蓋成堆;有一些,完全用大塊石條直接修筑;還有一種,更接近漢地墓葬,就是土堆。
高句麗人的信仰是自然多神崇拜,所以這里的墓中壁畫多描繪有日月神像,后來佛教從中原傳入高句麗,高句麗開始信奉佛教。高句麗文明影響了后世整個東北亞地區,可以說這片山就是東北亞的龍興之地。
好太王陵和長壽王陵
離開丸都山城,我前往市區內的兩座王陵:好太王陵和長壽王陵,這兩座王陵被開發為集安高句麗遺跡景區的核心景點。好太王和長壽王是父子,在他們統治時期(公元391年至491年),高句麗國力達到了頂峰。
好太王陵是一處不大的景點,主要參觀的就是墓葬和墓碑。我進入陵園內,先看到的是著名的好太王碑,巨大的石碑被玻璃墻房間罩著,但可以走進去參觀。這塊碑全稱是“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記錄了高句麗的開國歷史、好太王的生平功績以及對守墓人的法規信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好太王在位期間四處征伐的故事。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高句麗遺跡景區中的好太王碑。
好太王高談德出生在一個高句麗危機四伏的時代,在他出生后不久,父親故國壤王高伊連就在與百濟的交戰中陣亡,百濟對爭奪朝鮮半島的控制權雄心勃勃,此時占據遼東的后燕慕容家族也經常威脅高句麗,17歲繼位的好太王面臨被南北兩線夾擊的風險。
好太王此時展示出高超的戰略頭腦,他向北面假裝臣服后燕,避免發生正面沖突,首先解決南面百濟的威脅。好太王多次率軍擊敗百濟,確立了在朝鮮半島的絕對優勢,此時的后燕正在面臨新崛起的北魏的進攻,高句麗不再服從后燕。連續挫敗了后燕的進攻之后,好太王發起反擊,占領遼東。這一時期,日本開始介入朝鮮半島局勢中,百濟試圖與日本結盟,好太王再次進攻百濟,將日本勢力逐出朝鮮半島。
經過好太王碑沿著小路往前走,就來到王陵腳下。好太王陵從平地上看起來不算高,但面積很大,四周是較平緩的斜坡,地勢開闊,有一條臺階可以走到墓室門口。不同于漢地陵墓的墓室設置在地下,上面是封土堆,好太王陵的墓室在陵墓最上方。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高句麗遺跡景區中的好太王陵。
我沿著臺階走上陵墓,來到墓室門口,打開的墓室里面用大塊的長條石材修筑,但上方和墓室外面四周都是碎石塊,有一些石材隨意散落著,與我后面看到的他兒子長壽王的陵墓不太一樣,或許是開鑿石碑已經耗費了太多精力,所以陵墓本身有點普通。
從好太王陵上走下來,我前往長壽王陵。也許是為了建設旅游城市的需要,集安雖然城區面積很小,卻引進了發達的共享電動車,除了丸都山之外,其他景點都可以騎電動車前往參觀,非常便利。
長壽王陵坐落在好太王陵東邊1.5公里的地方,在旅游宣傳中被稱為“東方金字塔”。旅游宣傳總是容易給人帶來誤導,當一座陵墓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時候,人們腦海中就難免將其與埃及的金字塔對照,實際上,這座陵墓并不十分高大,只是外觀有些類似金字塔而已。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高句麗遺跡景區中的長壽王陵。
走到長壽王陵面前,人們不難發現,這座陵比起好太王陵,建造技術明顯更加先進,也更加高級。長壽王陵由巨大的石條一層層壘砌堆成方錐形,共有七級逐層成階梯,在陵墓四周放置有巨大的護墓石壓在外壁,用以抵消上方石頭重量造成的向外力量,保護陵墓不會坍塌。在建筑本身上來講,這座陵和埃及金字塔顯然沒有什么聯系,兩者的體量相差實在太大,而且這座陵完全由大塊石頭堆積,且需要側面保護,與埃及金字塔的建筑方式也不同。
公元413年,好太王的19歲兒子長壽王高璉登基,他在位78年,97歲去世,在古代,長壽的老人被視為人瑞,長壽的君主更是國家盛世的象征。
長壽王延續了父親好太王的擴張政策,為牽制逐漸強大的北魏,高句麗支持北燕政權,在北燕滅亡時,高句麗軍隊掩護北燕國都龍城的宗族與民眾撤離。在北魏向北燕發動滅國戰爭的前一年,長壽王派出使臣拜訪北魏請求敕封,之后雖然因為高句麗支持北燕,引起北魏不滿,但隨著北燕末代君主死去,雙方和解,高句麗不僅接受北方北魏政權的冊封,也接受南方劉宋政權的冊封,在南北之間保持穩定平衡的關系。
在南北朝時期,中原政權開始將“高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高句麗也逐漸將“高麗”作為正式國號。為防范北魏入侵,同時也為更好壓制百濟和新羅,公元427年,長壽王將都城從集安遷到平壤,當其攻下百濟國都,占領了朝鮮半島的漢江流域后,高句麗的領土達到極盛。
從長壽王陵騎電動車返回市中心,一路上經過一些小的貴族陵墓群。這里原本建有一座壁畫展覽館,現在已經不開放了,墓室壁畫在高句麗博物館中能夠看到。1997年,集安的高句麗陵墓曾經被盜過,當時集安朝鮮族文化館館長也參與其中,很多壁畫被偷運到韓國,還有一些在盜掘中被毀掉了。后來有中國學者在韓國參觀博物館時發現了高句麗文物,索要未果。
特別的溫柔
集安的鴨綠江江面很窄,擅長游泳的人從對岸幾十下也就過來了。晚上六點,集安的街上已經沒什么人,向對岸望過去,朝鮮一側卻是更純粹的黑。
白天的時候,出租車司機帶我去了口岸,對面是朝鮮滿浦市,蘇聯時代援建的水泥廠還在冒著濃煙開工,山上光禿禿的。司機說,朝鮮擔心有人逃過來,所以把山砍光,便于監視。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中朝界河鴨綠江對岸的朝鮮滿浦市,蘇聯時代援建的水泥廠。
集安始終給我一種與東北其他城市不一樣的氣息,特別整潔有序,車總是讓著行人,就連早市也都十分規整,早餐攤和其他賣菜、賣肉和水產、山貨特產的攤位各有各的位置,分得很清。這樣的文明景象在某個瞬間讓我有一種出戲的錯覺,望著集安這邊的整潔有序,我在想,這種規范會不會也是江對面向往的理想狀態。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市區一處早市。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對這種規范表示贊賞。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我,這座城的經濟狀況并不好,圍繞著朝鮮改革開放而被炒熱的房地產開發始終只是美夢,疫情之后,基本只有省內游客到來,與高級別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匹配的是缺少能留住游客消費的娛樂性服務業。而且,高句麗歷史相對冷門,很多游客只是順路來看一下那些遺跡,就去了其他地方住宿。政府無力發展經濟,就開始重視文明建設,雖然本地人享受到干凈有序,卻也有疲憊的應對。
這樣說來,我看到的規整,就更像是“我們這里很幸福,且只允許幸福”。

2021年10月,吉林集安,夜幕降臨時,街上已經沒有什么人。
但在我這個外來人的感受中,集安有一種特別的溫柔。也許是大力發展旅游建設的緣故,其公共服務設施即使對比一線城市也是完全高水準的,擁有干凈的街道路面,整潔且充足的公共洗手間,清晰完善的旅游指引標志,以及外觀形態很獨特的高句麗博物館。這座公共博物館是收費的,這比較少見,帶來的好處是沒有周一不開館的理由,更方便游客安排時間。
此外,這里自然環境非常宜人,依山傍水,冬暖夏涼,深秋的白天,穿衛衣加長T恤就可以,難怪高句麗把都城建在這里。這里很適合文學藝術創作者搬過來短住一陣,專心工作,累了就爬爬山,在江邊走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