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拒絕接受特朗普上臺的美國人為何沒能在選舉人投票中翻盤?

2016年11月8日的大選結束后,美國人民震驚地認識到,在現有美國選舉規則下,唐納德·特朗普被選為了即將于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職的美國第45屆總統。在人們反復檢討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并對現有的選舉人制度提出質疑的同時,有一群以左翼政治活動家為首的人們拒絕接受特朗普當選這一結果,并想方設法地展開了在現有規則下阻止特朗普上臺的活動。
美國的總統選舉投票采取各州“贏家通吃”的選舉人制度,即在各州得到普選票較多的總統候選人將會得到這個州全部的選舉人票,而最后得到538張選舉人票中270張或以上的候選人當選總統。美國憲法第二章建立的選舉人規則本意雖然是為了防止“多數人暴政”,避免黨派主宰立法機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第68號聯邦人文集中如是說),但歸根結底還是個在南方仍然奴役黑奴的情況下南北妥協的產物。支持普選總統的詹姆斯·麥迪遜在制憲會議上直言因為南方的奴隸無法在普選中投票,選舉人制度更有可能被南方各州接受。
這一制度的一大問題是,贏得全國普選總票數卻輸掉選舉人這樣聽起來很不合理的現象成為了可能,在一些人看來,這違反了“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則。美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四次這樣的情況,分別發生在1876年(拉瑟福德·海斯擊敗普選獲勝的塞繆爾·提爾頓當選總統)、1888年(格羅佛·克利夫蘭在普選獲勝的情況下連任失敗)、2000年(喬治·布什擊敗普選獲勝的阿爾·戈爾當選總統)和剛剛過去的2016年。可以看到,過去的16年間這種情況發生了兩次,并且都是共和黨人依靠選舉人擊敗普選勝利的民主黨人。
選舉人制度的諸多弊端長期以來被許多政治家和學者詬病,圍繞改革展開的辯論不絕于耳。例如,選舉人制度下人口和選舉人票的比例不均導致人口較少的州獲得了不公平優勢,而贏家通吃的規則不但完全歪曲了“一人一票”的原則,還迫使候選人們將大多數資源投入到選舉人票多的搖擺州中,使得本應代表全美國人民意志的總統競選的重心嚴重偏向不代表整個美國的幾個關鍵州。
截至1月7日,在moveon.org網站上進行的廢除選舉人制度的在線請愿已經收集到了六十一萬個簽名。然而選舉人制度改革所需要的修憲在現有國會格局下十分困難,并且就算選舉人制度改革最終發生,也無法改變本屆大選的最終結果。因此,對本次選舉結果不滿的人們便開始另辟蹊徑。比如綠黨候選人吉爾·斯坦恩就高調募集資金,用以開展要求特朗普獲勝但票數接近的搖擺州重新計票的法律程序。而大選結束第二天,多位政治活動家便開始號召全國原本理應投票給特朗普的選舉人將票投給特朗普以外的候選人,成為“失信選舉人(faithless elector)”。一時間不少對選舉結果失望的人們看到了希望,紛紛參與到請愿活動以及其他的政治活動當中。Change.org網站上,呼吁選舉人們破格投票給希拉里的請愿在選舉人投票日(12月19日)前收獲了四百六十萬個簽名。在“團結美利堅(Unite for America)”發布在youtube上的視頻中,包括“白宮群英”中飾演總統的馬丁·辛在內的多位明星聯合呼吁選舉人們考慮拒絕給特朗普投票。以哈佛法學院教授勞倫斯·萊斯格為首的意見領袖們也紛紛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呼吁選舉人們背叛特朗普,萊斯格甚至稱已有20名共和黨選舉人愿意成為失信選舉人。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些共和黨選舉人大多無動于衷。憲法規定各州自行決定如何選出選舉人,而各州大多將決定權或多或少地交給了各個黨派。而各個黨派自然會挑選對組織最忠心耿耿的人來擔當決定總統選舉結果的這一要職。最終公開表示將會背叛特朗普的兩名選舉人在壓力之下被迫辭去選舉人職務。而且,不少州還有專門針對失信選舉人的法律,將他們所投出的票無效化并臨時換人重新投票。
無奈之下,民主黨的選舉人們又想出了另外的計策——自己背叛希拉里。據Politico報道,早在12月5日,對說服共和黨選舉人叛變不抱希望的民主黨選舉人們就向希拉里團隊匯報了他們接下來將會采取的策略——把票投給特朗普以外的共和黨候選人,從而吸引對特朗普不滿的共和黨選舉人將票投給同一個候選人。這一破天荒的計劃如果成功,那么美國的選舉人將會選出一個普選幾乎沒有得什么票的候選人。然而,這個計劃沒有施行就失敗了。因為本屆大選中特朗普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希拉里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這意味著除非37名共和黨選舉人和所有民主黨選舉人背叛組織,并且齊心協力地把票投給同一個候選人,這個計劃才可能奏效。而且即便這一計劃真的造成了沒有任何候選人獲得270張的多數選舉人票的局面,總統也將由國會選出,而國會一定會阻止選舉人這種荒唐且破壞民主原則的反叛。不過,這一破釜沉舟的計劃也不僅展示了民主黨選舉人門為了阻止特朗普上臺而不擇手段的狂熱,也體現出了民主黨內部對以希拉里競選團隊為首的黨內高層的不滿。
12月19日,選舉人正式代表美國人民進行決定第45屆美國總統的投票。結果出來后令不少人大跌眼鏡——事前想方設法阻止特朗普上臺的民主黨陣營反而出現了更多的“失信選舉人”。最終,特朗普獲得304張選舉人票,比應得的少2票,而希拉里獲得227張選舉人票,比應得的少了5票。小布什時期的前任國務卿科林·鮑威爾獲得3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卡西奇和羅恩·保羅各獲得1票,民主黨候選人伯尼·桑德斯獲得1票,印第安人活動家Faith Spotted Eagel獲得1票。實際上還有兩位民主黨選舉人試圖將票投給桑德斯,但被他們所在的州的失信選舉人法律阻止了。
1月6日,國會對選舉人投票結果進行認證,期間不停有民主黨議員起身進行抗議,最后隨著副總統喬·拜恩的一句“There is no debate, it is over.(沒有爭論余地了,這事結束了)”,圍繞著2016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投票的種種政治斗爭終于落下了帷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