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野化大熊貓傷人,專家:科研效果達預期,正研究防范措施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從2003年開始,一直開展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工作。前不久,研究中心的飼養員在尋找幼仔的過程中,不幸被熊貓媽媽咬成重傷。這也是開展這一科研工作以來,首次發生飼養員被野化大熊貓咬傷事件。
位于四川臥龍的天臺山野化培訓場,此前已成功野化培訓多只大熊貓。2016年12月14日,熊貓媽媽“喜妹”和女兒“八喜”來到這里,通過母獸帶仔,要讓“八喜”學會多項生存技能。由于“八喜”只有一歲多,飼養員必須隨時監測它的活動情況,但連續兩天,都沒有發現“八喜”。

多次搜尋無果后,12月17日下午,韋華和同事決定進入培訓場的核心——培訓圈內尋找。他們首先用食物引誘熊貓媽媽到隔離籠,但無線電信號顯示,距離熊貓媽媽上百米,引誘沒有成功。同時信號也顯示,“八喜”就在培訓圈另一頭,離媽媽較遠,于是大家從另一頭進入,確認“八喜”安然無恙。就在準備離開時,韋華突然發現,熊貓媽媽擋住了他們的退路。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員 韋華:(大熊貓媽媽)看了(我們)有幾十秒吧又走過來,我們就投竹筍給它,它也停下來吃竹筍了,我以為沒事就走。
飼養員逃離過程中,大熊貓媽媽緊跟其后,將跑在最后的韋華撲倒在地。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飼養員 韋華:咬了好幾分鐘吧,旁邊同事在丟東西、丟衣服吸引大熊貓的注意力,后來就把那個母獸引開了。

野化培訓如何防范大熊貓傷人?
對飼養員來說,大熊貓的警惕性和攻擊性,增加了科研工作的危險。如何防范大熊貓傷人,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正在進一步研究更為有效的方法。
成年大熊貓都在五歲以上,牙齒鋒利,體重超過200斤,具有很強的警惕性和攻擊性。

通過這次事件,研究中心也在進一步研究更為有效的防范措施。

大熊貓野化培訓后警惕性高
此次傷人的成年大熊貓“喜妹”已經十多歲,在參與野化培訓后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對于野化培訓工作來說,具有很大的科研意義。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負責人 吳代福:(野化培訓的)熊貓和圈養熊貓有很大的差異,它具備了相當足的野性,有非常強的防御性,從科研野化培訓效果這個角度來看是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的。
不僅是“喜妹”,只要經過了多個階段的野化培訓,大熊貓的警惕性都很高。此前,大熊貓“淘淘”在放歸前進轉運籠時,對飼養員投放的食物就保持高度警惕,引誘過程長達十多分鐘。

熊貓媽媽撲向果子貍
當遇到危險時,熊貓媽媽也會高度警惕,保護小寶貝。一天凌晨,“淘淘”正在媽媽懷里吃奶,一只果子貍逐漸靠近熊貓母子。看見果子貍,熊貓媽媽就英勇地沖過去。從那以后就沒有發現果子貍再敢去接近它們了。
(原題為《飼養員遭野化培訓大熊貓咬傷 專家談如何防范大熊貓傷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