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樸珺教“前妻”要善良
原創 林默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她來了,她來了,田樸珺帶著人生中,最拿得出手的一件好人好事,來了。
一天前,田樸珺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關于自己是怎么退學的這事兒,以及自己在退學事件中展現出的高尚人格,田小姐是有機會就要講的,就是每次講的版本略有差異。
在當年主打自己獨立女性形象的那本《習慣就好》里,田樸珺寫道:
我去找校長辯解:“為什么要我退學?!那么多同學缺課,為什么只讓我退學?”校長反問我:“那你告訴我,還有誰缺課?你說了你就不用退學。”我的眼淚幾乎要沖出來。“你要做一個出賣朋友而換來前程的懦夫,還是一個人去扛這樣一個后果?”——《聞香識女人》中艾爾·帕西諾敲著他的拐杖大吼的畫面在我腦海里不停閃現。
我沉默了幾秒:“校長,我們班就我一個人缺課!”然后甩門而出。
后來她去北京語言大學推廣這本書時,媒體報道里,這個講述變成了“她思考了很久,沒有選擇出賣同學”。
注意,幾秒成了很久。
在今天這個風口浪尖,要宣揚這道榮耀的傷疤時,當年要她大膽揭發的對象,又從校長變成了老師。
當然,田樸珺可以說,校長是老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又或者,如果這是一個謊言,校長作為主人公太容易被戳破,但老師就不一樣了,畢竟中央戲劇學院,有那么多老師。
過了這么多年,田小姐的講述,又進化了。
在這里必須要補充一下的是,在2012年之前,田樸珺是不講這段彰顯自己金子般的心的往事的。
畢竟那時,她在網上的資料是“田樸珺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藝名焯勻,中戲畢業后入讀長江商學院”。
但2012年,有網友爆料稱“田樸珺在中戲讀的并非網上所傳的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而是中央戲劇學院2000級表演系高職班,并且沒有畢業”。
此后,田小姐的新書中、對外演講中,總忘不了加上,自己不愿舉報、導致退學的那段,閃耀著人性光芒的往事。
2
按照田小姐的朋友圈,藝術家花心是非常自然的事兒,接受不斷被背叛的生活,是跟一個藝人結婚前,應有的自覺。
田樸珺說“藝術家不都很花心嗎?不然哪兒來的靈感”,按照這個邏輯,企業家也算是商業世界的藝術家,不知道王石需不需要靈感?
而身兼“制片人、作家、演員”三重藝術感滿滿身份的田樸珺自己,需不需要靈感?
“男人不是圣人”,難道嫁給藝術家的女人,就得成為圣人?
3
田樸珺還對“前妻”的人生選擇,表示出極大的好奇,“為什么這么高學歷的姑娘,要在家里當全職太太”。
辣么,高學歷的姑娘,應該去干什么呢?
田小姐幾天前,剛放出來的一段視頻訪談,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做像田小姐一樣的獨立女性。
在那段夫妻間的訪談視頻里,田小姐問王石“你覺得我是獨立女性嗎?”
王石堅定肯定“你當然是”。
田小姐猶嫌不足,蹙著眉追問,“為什么他們都覺得我不是呢?”

是啊,為什么老公眼中的獨立女性,別人都覺得不是呢?
過去幾年,田樸珺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創辦了帶領企業家海外游學,教企業家禮儀的“承禮學院”,學院在王石和他的企業家老朋友們傾力站臺、親自執教下高端運行,學費高達每年99萬元。
這里,必須要感嘆一下王石的文字水平,絕不做李靚蕾之下。
他力證田樸珺是獨立女性的解釋,只有短短幾句話,卻包含了三個深刻的層次。
層次一:王石說,“沒有獨立是孤獨的獨立的,孤獨的獨立是沒有意義的”。

這一層次的主要作用,是混淆概念,把“獨立女性”,和脫離任何人際關系的人等同起來。
按照這個說法,唯一有資格競逐獨立女性的,是孫悟空。
層次二:王石說,“咱們是夫妻關系,你不要過于強調,我就是誰都不依靠”。

這一層次的主要作用,是重新定義獨立女性。在把王石所有的幫助都內化為田樸珺的一部分后,田樸珺屬于獨立女性。歷史上曾經有過類似操作的,是瑞幸咖啡當年說,在不計算營銷成本的前提下,已經盈利了。
層次三:王石說,“你用去解釋嗎?你不用去解釋”。

這一層次可翻譯為,“我努力幫你圓到這兒了,以后就別再沒事兒閑著討論這個了”。這一段的作用可參見,王力宏說“不再做任何解釋和辯解”。
其實“前妻”和田樸珺,在婚姻選擇上有相似性,都是嫁給了社會資源和影響力遠超于自己的男性。只是一個后來自省被當作“生育工具”,一個把這個男人剩余的價值,做進了自己的生意里。
一個女性,看見另一個女性自我陳述這樣的遭遇,如果懷疑,可以等等劇情的反轉;如果選擇相信,是否該給予支持和鼓勵?
但有人會選擇,站在別人的傷口邊上,彰顯自己的睿智與獨立。
田小姐不妨想想,依靠著男人做生意,和離開男人之后尚可獨立作戰,到底哪種更獨立?
一句來自田樸珺朋友圈的告誡,“真正內心強大的女人,不需要用報復展示能力”。
真正內心強大的女人,只需要反復向伴侶提出疑問,“為什么他們都覺得我不是獨立女性”。
4
一個疑問是,同為女性,田樸珺為啥把所有的告誡、滿滿的批判、善良的冀盼都拋給了“前妻”?
把所有的包容、藝術家的盛名、可以原諒的理由,都留給了“藝術家”?
大概是因為,承禮學院的生意還是要做下去的,企業家朋友還是要交下去的,今年還要帶領企業家們去爬珠峰,要推動中國的“王石們”誕生。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家群體,也是私生活復雜度較不可見的群體。
這個時候,表現出對男性的寬容,提出對成功者另一半更加隱忍的要求,拋出“別說是前夫,就是前男友都不能下手”的道德標準,該讓自己的客戶、潛在客戶們,內心多么熨帖啊。
經過一夜的思考,田樸珺已經刪除或者私密了這條朋友圈。但她奉勸“前妻”的那句話,同樣送給她自己“多點善良吧,老天會看見”。
原標題:《田樸珺教“前妻”要善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