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腳后跟疼的黃小廚,最近也在追《小敏家》
原創(chuàng) 宅家追劇的 黃小廚


01
-
妹妹人兒生日快樂!
各位好,我是黃小廚,這里是小廚FM,很久沒有早上起來,一邊遛彎一邊錄咱們的 FM。今天早晨起來看見外邊天氣不錯,空氣質(zhì)量優(yōu)良,吃完了早餐,出來溜達溜達。
今天是個好日子,我非常的開心,在8年前的今天,我們家就有了第二個寶寶,可愛的妹妹人兒。今天是妹妹的生日,讓我們一起給妹妹唱一首生日快樂歌,一起來唱,預備~唱~~

圖源微博@黃磊微博
妹妹今天可開心了,她8歲了。昨天我跟莉姐還討論,感覺她出生就是眼前的一件事情,突然一看,這個孩子都已經(jīng)8歲了。早上,我去親了親抱了抱她,再有兩年,她也就不是一個個位數(shù)了,就要進入兩位數(shù)的年齡了,就要10歲了,真的是太快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時間再厲害的。
我前兩天過的生日,滿了50,今天又是妹妹的生日,我們倆都是射手座。最近,妹妹就一直在籌劃她的生日,我們給小孩過生日還是比較簡單一點的。幾個她要好的小朋友,一塊吹個蠟燭,吃個蛋糕,在家里一塊玩會兒,然后多多姐姐會陪他們玩會兒游戲,弄點小朋友喜歡的尋寶、畫畫、過家家之類的。小朋友的生日重在玩,不像大人的生日,比如前兩周我生日,就重在吃、重在喝。
02
-
《小敏家》開播了,我想嘚瑟一下
跟大家報告一下,我最近都沒有跑步,就是走走路、跳跳繩。因為腳后跟跑步跑出點問題,醫(yī)學學名叫做足底筋膜炎,我俗稱「腳后跟疼」。我估計可能會有朋友給我提建議怎么處理,確實有各種招兒、抹各種藥,但它是一種無菌炎癥,我也找醫(yī)生咨詢了,就靠它慢慢緩解。所以就做做恢復,暫時休養(yǎng)一下。
在家歇著,正好就追劇。最近就有一個戲,允許我得瑟一下,我們的《小敏家》播出了。
《小敏家》是今年3月份開始拍攝的,到7月初才拍完,沒有想到的是12月就已經(jīng)播出了。而且現(xiàn)在看起來播出的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歡,有很多的討論。大家對里邊秦海璐、涂松巖、周翊然、向涵之、吳彼、唐藝昕等等飾演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尤其是對迅姐人間精靈的感覺,都贊不絕口。

??電視劇小敏家
這個戲也是我拍攝現(xiàn)代戲以來,我自己認為比較艱難的一次,比較辛苦。因為當時有很多變化,很多的壓力,當然戲都播出了,就不再細說到底怎么艱難,反正很艱難,但是一切艱難都值得。
我在這部戲里還是擔任編劇工作,從小說改編到劇本,還演了一個不太沉著的陳卓。《小敏家》是根據(jù)《小敏家》這個小說改的,當時他們還有人提議說「是不是要改個名字」,我沒讓改,因為小敏這倆字特別普通,就是一個關于普通人的故事。

??電視劇小敏家
里邊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有秦海璐老師演的李萍,其實之前在田沁鑫導演的《四世同堂》里邊我們合作過,她演大赤包,我演祁瑞宣。這些舞臺劇演員,有深厚的功底,他們的能量還有容量都是非常大的。
在《小敏家》里,李萍為了孩子的問題,包括教育觀念的不認同,跟陳卓兩個人互懟、互相較勁,大家都覺得很好玩。因為秦海璐老師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演員,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舞臺劇演員,也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影視劇演員,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她的戲演得非常好。

??電視劇小敏家
大家也很喜歡迅姐從古怪精靈,到日漸成熟,然后內(nèi)斂的表演方法。我自己心里面由衷地贊嘆飾演王素敏的劉莉莉老師,和飾演陳天福的韓童生老師,我覺得我們中老年演員非常棒,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尊重的。
我演的陳卓,有的人非常喜歡,但也有人說怎么老演這樣的,真是抱歉,這個戲到后邊其實還有挺多的變化。希望可以用風趣快樂的東西讓大家歡笑,讓大家能夠在寒冬有一絲溫暖,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得到一些感悟,彼此溫暖對方的這種感覺。

??電視劇小敏家
每個人都做了非常好的貢獻,才會有這個好戲。一個電視劇,其實理論上講,一定是集體去共同完成的,不管是編劇、導演,還有攝影、美術(shù)、燈光,然后還有服化道、制片部門、制作公司、宣傳部門、商務部門等等。

??電視劇小敏家
其實我們做劇本的時候,有很多渴望想要表達的東西,一個戲最重要的還是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表達的是什么,你的主題,你的方向。那么,我們這個戲最重要的就是向大家展示了,這樣美好的偉大的時代,人們樸實的溫暖的生活,對于我們來講是非常有時代意義的。
《小敏家》我們在后面還有一個處理,「敏」字里邊是「每」,就是每一家,《小敏家》就是每一家,每一個獨特的家庭,都有很多相通的、溫暖的、有共識的地方。
我們寫這種家庭戲,永遠是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甚至還有各種各樣的紛爭。但是不管是什么樣的家庭,他的戰(zhàn)爭都是那幾十平方米的硝煙,都是在很小的范圍內(nèi)的。我覺得家事就是家人要用心用愛用情去解決,家是我們的港灣,家還是我們最美好的寄托。

??《小敏家》
03
-
可甜可鹽的家鄉(xiāng)美食
剛才說到《小敏家》,好多朋友說這戲真好、真實,里邊一上來就是江西。
我們在過程中曾經(jīng)改過,不在江西換了另一個地方,后來又改回江西。因為我覺得還是原本小說提供的一些東西是基礎。另外,我自己也是在江西南昌出生的,所以也算是個緣分,跟陳卓這個人物,包括跟小敏家這些都是江西老鄉(xiāng),江西老表。
江西也是一個有很多特色美食的地方,所以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就特意把很多美食元素都寫了進去。比如劇中有王素敏阿姨從老家?guī)硐倘狻⑨u鴨,以及早上起來,給倆女兒和外孫煮江西米粉吃,配上各種菜碼。

??《小敏家》
確實是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美食特色,我們在《小敏家》里邊為大家進行了江西美食的打卡。江西有比較有名的瓦罐湯,還有藜蒿炒臘肉、藜蒿炒香干,梨蒿就是一種長在水里的一種蒿類,類似于蒿子桿這種味道,但是它味道更濃更香,然后是那種脆脆的口感。還有粉蒸肉,還有我們小時候吃的那種茶餅,還有魚餅、白糖糕,這都是江西特產(chǎn)。

??《小敏家》
小時候,我在南昌待到大概6歲,才跟爸爸媽媽一塊來到北京。也就說,我6歲之前都生活在南昌。雖然那個時候的記憶沒有那么清楚,但我還記得我們當時住在南昌子固路,還記得我小學的名字叫做射步亭小學,我在那上了一年的學,然后才到北京上的小學。
當時在子固路上,我爸爸帶著我去吃江西的小籠包。其實大家對江西都有一個誤解,說江西到底屬于哪個區(qū)域,江西其實就是江南的一部分,尤其像九江,九江是標準的江南,包括上饒,婺源就在上饒,它的白墻黑瓦這種建筑都是江南建筑。其實江西的北邊就是江浙一帶,就是江南文化,它的南邊更南方,比如福建那一帶。那么江西還是一個很標準的南方文化,有小籠包、白糖糕,包括吃米粉,這都是南方人的習慣,不是吃面條。

江西白糖糕??圖源網(wǎng)絡
我們在劇中還會有四特酒,我特意把這個加在里邊,因為四特酒是我自己生活里的一個情節(jié)。當時我爸爸在江西就喝四特酒,我小時候就老逗我爸,我只要一說「四特四特」,我爸就咯咯笑。所以我對四特印象特別深。叫四特酒,就是有四個特點,綿軟甜之類的,具體我也不是特別懂。
劇中就專門把四特酒放在里邊,大家說這是不是廣告植入?不是不是,這里沒有廣告沒有植入,是我對曾經(jīng)生活過的家鄉(xiāng)的一種記憶,一種懷念,也是對我童年的一個記憶,現(xiàn)在還沒出現(xiàn),后邊會有。

??圖源網(wǎng)絡
前兩周我們還去了趟蘇州,兩年前我們?nèi)ヌK州演過一次《暗戀桃花源》。最近受疫情影響,我們很多演出都取消了,但是蘇州還挺好,我們到蘇州的保利劇院演了兩天。在蘇州非常的有收獲,蘇州的觀眾非常的專業(yè),也非常的熱情。
我們在蘇州吃了正宗的蘇州美食,因為我們的黃小廚落戶在蘇州,其中有一天我和莉姐在「地陪」的陪同下,去吃了三鮮餛飩、蘇式生煎。蘇式生煎跟上海生煎不太一樣,蘇式的湯汁更甜一點,皮做的更酥。我們晚上還去吃了宵夜,是蘇州當?shù)剡^年才吃的大菜:三件子。「三件子」指的是雞、鴨、肘子。中國人講究單數(shù)吉利,單數(shù)為大,所以還有「五件子」和「七件子」,「五件子」指雞、鴨、肘子、鴿子和火腿,「七件子」得再加上鵪鶉和鴿子蛋。
我們在蘇州還吃了大閘蟹、蘿卜絲餅、蝦籽爆魚……更具體的可以看看莉姐發(fā)的小紅書。莉姐現(xiàn)在出門就帶一個拍視頻的機器,自己拍,自己剪還自己配音樂,我說她比我拍戲還忙。

小紅書@孫莉
江西菜偏辣,蘇州菜偏甜,我們偉大的祖國真的可鹽可甜、可咸可甜,可辣可酸,可美可美~確實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最好,而且咱們就長了一個中國嘴。什么米其林幾星牛排,我覺得都不行,都沒有麻辣火鍋、炒米粉、蘿卜絲餅吃得過癮,這就是美食對我們最深刻的影響。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里了,我接著去遛彎了。再次祝我的寶貝妹妹,生日快樂!也祝今天過生日的小朋友們生日快樂,希望大家都開開心心。
原標題:《腳后跟疼的黃小廚,最近也在追《小敏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