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蹲守未設紅綠燈斑馬線:530輛車只有52輛踩下剎車
早在2013年9月,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就聯合市文明辦、交管局等多部門,發起了“禮讓斑馬線”活動。3年多來,公交車禮讓率逐步提升,其他車輛仍在斑馬線上“直來直往”。
讓禮讓斑馬線成為城市風景,這樣美好的愿望為何在實踐中推進緩慢?今天起,揚子晚報推出“斑馬線上看文明”系列報道,將通過街頭實拍、多方采訪、專家建議、外地探訪等,與大家共同探討斑馬線上的城市文明該如何締造。如果您有好的建議和觀點也可以與讀者共同分享。
上月底,南京的北京西路出新完成,不少市民發現,這條主干道沿途豎起了好幾塊文明出行提示牌,上面寫著“斑馬線是平安線”和“斑馬線上見公德”。
標語是有了,但司機們究竟讓了沒有?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在北京西路一條不設紅綠燈的斑馬線前“蹲守”,發現530輛車中,只有52輛的司機踩下了剎車。
請讓行
斑馬線上新景觀:豎起禮讓標語
驅車進入出新完成后的北京西路,耳目一新的感覺撲面而來——不僅兩側綠化帶里鮮花盛開,路邊電線桿也“多桿合一”,沿途還多出了多塊“交通文明”提示牌——“斑馬線是平安線”和“斑馬線上見公德”的宣傳語,直接掛在了斑馬線上方(如圖)。
從草場門到上海路的這段北京西路上,一共有5條不設紅綠燈的斑馬線,由于工作日北京西路上機動車眾多,幾乎沒有“低谷期”,行人要從這5條斑馬線上順利過街,很大程度上靠機動車自覺禮讓。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在這5條不設紅綠燈的斑馬線前,幾股機動車道的停車線前都刷上了大大的“讓”字提醒過往車輛。
讓了嗎
“我要停下來,后面車會催個不停”
上周五是元旦小長假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早晨8點15分,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西路的江蘇省教育大廈門前,正對北陰陽營的這條斑線前并沒有紅綠燈,斑馬線東西兩側都豎有文明出行的提示牌。
記者觀察1個小時,發現由于不在居住密集區,雖然是上班早高峰,但1小時中只有28分鐘,斑馬線前有市民需要機動車“禮讓”。1小時中,共有62個市民從這條斑馬線上通過。在62個市民過馬路的28分鐘內,斑馬線上共通過了530輛機動車,包括14輛公交車和516輛其他車輛。14輛公交車中,有12輛做到了禮讓斑馬線,516輛其他車輛中,有40輛車在斑馬線前減速或停車讓行。
一行人說:“每天我早上從這條斑馬線過街,基本上都是要“左顧右盼”,很多公交車會停下來讓行,一般我都會對公交車司機揮手致謝。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斑馬線前踩一腳,交通秩序會好很多。”
一司機說:“如果斑馬線上有行人,我肯定會停車等行人過馬路,但如果行人還在路邊等著,我一般都是直接通過,因為不知道對方到底過不過馬路,我要是停下來,后面的車會催個不停。”
觀察點:華東飯店門前斑馬線 時間:11:10至11:30
路人平均要等半分鐘,才能過街
北京西路的華東飯店門前,正對著省政協大門的這條斑馬線,同樣也不設紅綠燈。上周五中午11點10分左右,記者來到這條斑馬線前時,正逢附近的小學生放學,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從路北側過街。
記者在這條斑馬線前觀察了20分鐘左右,共記錄了16名行人過馬路的時間,平均每個市民在斑馬線前等候的時間為半分鐘左右,從路北過街到路南,平均花費時間約為1分鐘。16名行人中,有一半是等待機動車在西康路口排隊停下,或者前方路口紅燈時才通過馬路的。
一行人說:“我接孫女放學回家,大部分車不會讓,每天帶著孩子過街都提心吊膽,主要是怕孩子被撞,看到個空隙,就拉著她跑過街。”
一司機說:“我也知道斑馬線上應該禮讓行人,但大家都這么開習慣了,下次一定注意禮讓斑馬線。”
五味雜陳的風景
昨天是小長假最后一天,中午時分,南京市中心熱鬧非凡,揚子晚報記者在南京街頭多條無燈斑馬線前拍下了這組鏡頭,一起來看。




對號入座
4類過馬路心態 你是哪一種?
南京街頭目前有幾百條不設紅綠燈的斑馬線,在大多數車輛不愿禮讓的情況下,很多人形成了自己的過馬路習慣。
湊夠一撮人,殺出一條路:等湊夠一小撮人,大家一起壯壯膽,“殺”出一條路來,機動車自然就停下來等待了。
機動車太狠,走完我再走:與機動車爭道真心不安全,不少行人干脆就等在路口,等兩邊的機動車都走了,馬路上空了,再迅速通過馬路。
前方有紅燈,你排隊我再過街:不設紅綠燈的斑馬線,有不少都距下一個紅綠燈并不遠。有很多市民是等機動車在前方的紅綠燈前排隊排到了斑馬線上,再左右穿插。
我要過馬路,管你誰誰誰:也有人是管你前方來車車速多少,管你地面上有沒有斑馬線,甚至在有燈路口也無視紅綠燈。
記者手記
別讓死角成死結 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揚子晚報推出“斑馬線上看文明”系列報道的目的,在于全社會共同探討斑馬線上的城市文明該如何締造。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文明,都不是某個政府部門或媒體一番“循循善誘”就能締造的,而需要所有參與者形成共識并身體力行。
當下,南京以公交車為主的禮讓車輛,在斑馬線上率先豎起了文明大旗,但其他車輛并沒有完全跟上。這就導致某些特殊路況下,讓行可能不僅不是風景,反而會成為“殺手”。
網上有不少類似的車禍視頻:道路最左側車輛在斑馬線前停下禮讓行人,身后車輛不耐煩變道超車,卻因左側視線被阻擋,撞上正在過街的行人。
在南京,公交車是禮讓斑馬線的主力,但公交“人高馬大”,停下來更容易形成視覺死角,不少行人即使看到公交車司機停在那里招手示意,也不敢“冒死”向前走一步。正如南京市客管處王瑞明書記所言,光公交車停車禮讓,斑馬線上的人車混行現狀無法得到根本性改善,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
孤掌難鳴的禮讓者可能成為制造車禍的“兇手”,被禮讓者面對好意又不敢領情。這條佇立在斑馬線上的死結,到了應該解開的時候了。
(原題為《530輛車只有52輛踩下剎車 斑馬線禮讓標語不該被“無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