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為何春節早?上個農歷年無閏月,農歷年比公歷年少11天
周潤健/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天津1月2日消息,“今年過年好早啊!”……很多人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感慨。今年春節確實來的有些早,1月28日就是春節了。那么,今年的春節為何來得比以往早一些?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歷(陽歷)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歷兩種歷法。其中春節每年固定在農歷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歷中的日期卻不固定。
在陽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3天~355天,比陽歷年少了11天左右。
若是任由農歷和陽歷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為使得春節在陽歷的時間能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幾年,農歷中就會設置一個閏月。這樣,如果上一個農歷年沒有閏月,那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農歷有閏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
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計算,春節陽歷日期的變化也就非常清楚了。2016年(農歷猴年)是個農歷平年,全年共355天,比公歷年少了11天,因而,2017年(農歷雞年)春節就要比去年提前11天。去年的春節落在了2月8日,今年自然就移到了1月28日。
農歷春節與陽歷對應日期變動較大,“最早春節”曾出現在陽歷1月21日,因此,今年的春節還不是太早。
記者翻閱天文年歷發現,在1月迎來春節,上一個年份是2014年,對應的陽歷日期是1月31日,而下一個年份是2020年,對應的陽歷日期為1月25日。
(原題為《今年為何“早春節”? 》)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