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乒超2016總結:明星與VR依舊難掩“裸奔”尷尬
歷時兩個半月,本賽季乒超聯賽終于趕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畫上了句號。奧運年的緣故,2016年乒超聯賽在平穩過渡的同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高水平賽事回饋了球迷們的熱情,VR(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也體現出聯賽在提升觀感方面的探索,不過同樣需要看到,乒超聯賽的商業開發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明星齊聚互動性加強

里約奧運會后,被譽為“國球”的乒乓球徹底火了。出色的成績、陽光的形象,讓馬龍、張繼科、丁寧這些名將享有超高人氣,球迷們跟著偶像“南征北戰”,從9月的國際乒聯世界巡回賽中國公開賽,又轉戰到10月中旬開始的新賽季乒超聯賽。
盡管今年的乒超賽場上不見了張繼科和李曉霞兩位“大滿貫”得主的身影,但當賽事匯聚了馬龍、許昕、丁寧、劉詩雯這些國乒主力,還有馮天薇、平野美宇、鄭榮植這些其他協會的明星選手加盟時,乒超的人氣不減反增。

今年聯賽的名額之爭可謂白熱化,男團和女團都戰至第一階段最后一輪才確定總決賽的全部席位。男團半決賽中,已經提前買好返程車票的霸州海潤隊爆冷將擁有奧運冠軍馬龍的山東魏橋隊淘汰出局,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聯賽競爭之激烈。

“叮當”、“蜜棗”、“火龍果”……即便當丁寧、劉詩雯、馬龍作為客隊選手參賽,這些超高人氣明星的粉絲群體還是將現場烘托出了主場氛圍。男團半決賽,當擁有許昕的上海隊遇到了樊振東坐鎮的八一隊,球迷們的吶喊聲此起彼伏,這讓八一隊教練王皓、上海隊教練王勵勤兩位世界冠軍都不由得感嘆,“今年的乒超聯賽是激烈程度和受關注度最高、氣氛調動最好的一次。”
乒超聯賽也在不斷嘗試拉近與球迷之間的距離,總決賽前主辦方邀請幸運球迷上臺與偶像合影,每天各隊的賽前訓練,也會免費向球迷開放,讓他們盡可能多地獲得與偶像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引入VR技術提升觀感
今年是乒超聯賽總決賽采用賽會制的第三個年頭,合肥“金種子”體育館內的聲光電效果,將總決賽打造成了一場乒乓盛宴,賽場上的選手仿佛置身于一場演唱會的舞臺中央,LED發光球臺會在選手每次得分后即時呈現當前比分,這些給現場觀眾提供了極佳的視覺享受。

總決賽期間,轉播制作團隊在賽場邊架設了180度和360度兩套VR拍攝與制作設備,制作出的VR視頻上傳至手機客戶端,使場外觀眾身臨其境,從不同角度感受到賽場內的激烈競爭和球迷的吶喊。
聯賽“裸奔” 乒超仍待開發
上賽季開始前,乒超聯賽權益招商登陸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不過此后的招商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認可乒超聯賽品牌影響力并且進行報價的贊助商數量并不多。在交易平臺競價截止期后,經過協商溝通,權健集團最終成為2015年乒超聯賽的冠名贊助商。
處于奧運年的今年聯賽又回到了沒有總冠名的“裸奔”狀態。乒超匯聚了世界最高水平的運動員,球員交流市場的火爆和各隊對頂級運動員的瘋搶,卻無法改變聯賽商業開發難以適配競技水準的現實。

各家俱樂部面臨的尷尬現實是,運動員一年當中更多時間是在國家隊中訓練和比賽。這種國家隊和俱樂部的“雙軌制”下,俱樂部對運動員僅有使用權,每年聯賽一支球隊最多只有20場比賽(包括總決賽)。聯賽和俱樂部贊助商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投資熱情自然會減少。
據了解,今年聯賽結束后,中國乒協將會組織俱樂部、聯賽委員會和社會各方人士,探討聯賽的未來發展。如何讓聯賽更具活力和影響力,保障各方權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成為擺在主辦方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這是2016年乒超聯賽寫下的故事。乒超的發展,已然來到了十字路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