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歲的鞏俐,30歲的姜文,他花40年走遍中國,現在每一張都是經典
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
也有人說,他給誰拍照,這張照片就是這個人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上世紀80年代,他花10余年,走南闖北,用黑白膠片拍下超200位男神、女神們年輕時的模樣,記錄了中國文藝圈的黃金時代。
站在慕田峪長城烽火臺上起舞的楊麗萍,
如同初臨人間的仙女。

楊麗萍 1992
穿梭在成都街頭巷尾的三毛,
灑脫隨性,
讓人想起她和荷西在撒哈拉的時光。

三毛 1990
手拿香煙的易知難,
瀑布般的漆黑長發,綴以清亮的雙眸,
在她面前,萬物失色,讓人沒法不注意她。

易知難
站在屋檐上的姜文,
目光穿越枯朽樹枝直擊黝黑的鏡頭,
有一種坦誠到極致,而生出來的無堅不摧。

姜文
漫天風雪中凝視著鏡頭的余華,
目光堅毅而倔強,
就像他那些直指人性的文字。

余華 中國當代作家
剛剛因《一無所有》
在內地打響了搖滾第一炮的崔健,
他站在殘垣斷壁之間,
就像是一面向著永恒和沉淪開槍的軍旗。

崔健
你或許猜到了他的名字,他叫肖全。
上個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攝影師肖全用自己的鏡頭,為三毛、鞏俐、張藝謀、竇唯、崔健、陳丹青、北島、顧城、王安憶等眾多名人拍攝肖像照片。

肖全本人 馬克 · 呂布 攝
攝影技術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拍到這些大腕兒,有人問及肖全有什么秘籍,他卻笑著說,全都是緣分。
聽起來像是謙詞,事實卻真的如此。

和三毛的緣分,源自于一場鬧劇。
1990年,三毛在成都。他的一個朋友告訴他說:“三毛的日程非常緊,過兩天我幫你安排一下。”可是肖全根本等不了那么久,當天就沖到了錦江賓館673號客房,禮貌而固執地敲開了房門。
三毛感受到了眼前這個毛頭小子的冒犯,但還是應邀穿上了白襯衣,在酒店窗臺上配合地拍了一些照片,意外地是,拍出來的效果極不理想。
肖全向她發誓,只要跟他出去走上一下午,絕對給她拍出最好的照片。
于是就有了這組照片。


三毛最后一組照片
沒有考究的白襯衫,沒有酒店現代化的建筑,有的只是一個灑脫、隨性但真實的三毛。
走了一會,三毛有點累了,看到一把竹椅子扣在門上,三毛就扔掉涼鞋走上去,眼神倔強而蕭瑟地坐在地上。

兩人邊走邊聊天,三毛說:
“你知道嗎?我十幾二十歲就梳著短發、背著包滿世界地漂,十幾年過去了,還是我一個人。你瞧,這是一個多么倔強的女人…”

這天三毛很開心,繞著成都街頭走了一圈又一圈,肖全聽不出來她話語中的蒼涼意味,還以為這是一次成功的拍攝,拍攝完畢后,兩人約定:
“明年7月,我們要一起旅行,你幫我完成旅行畫冊。”

半年后,肖全想把照片寄給三毛,傳來的卻是噩耗:
1991年1月4日,臺北榮民總醫院醫護早班查房,發現三毛在病房浴廁內,用絲襪系在馬桶上方掛注射液的鐵鉤上自縊身亡,年僅48歲。
這時的肖全才知道,原來有些人分開是不說再見的,錯過便是一生。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一切都有征兆,三毛最初是不同意拍照的,但后來又同意了;兩人分別的時候,三毛還把自己隨身的背包送給肖全,說你或許比我更需要它。
這時候肖全才明白,她說了再見,但沒有人聽到。

如同三毛父親所說:我雖心痛她的燃燒,但是同意。
對于肖全來說,這樣的結局雖然難以接受,但卻是最好的結局。
“三毛的眼神是那么真誠,有什么謊言可以在這樣的眼神下存活?她愛憎分明,極其敏感和脆弱;她對愛對喜歡她的人的真誠與執著,滋育了她,同時又困住了她。”
有感于三毛的故事,肖全出版了一本《天堂之鳥》,這本書,意外地連接起了他和楊麗萍的緣分。
當遠在云南的楊麗萍看到這本影集的時候,便托人找到肖全,讓他給自己拍攝照片,楊麗萍也成為肖全拍攝的人里,持續時間最長的拍攝對象。




年輕時的楊麗萍
第一次拍攝是在長城。
當楊麗萍身披三四米的長布站在城頭,大風吹來的時候,她將長布散開,整個人像是一束盛開的花。
“我感覺到一種強大的力量,那種美真的要把我壓碎了。”


“她身上的一股仙氣,而那種有靈性的照片,不是每個攝影師都能捕捉到的,只有在我的鏡頭前如此的具有表現力。”


不止拍個人照,還為楊麗萍拍工作照。
如孔雀一般的女子,一舉一動,都令鏡頭為之閃爍。



楊麗萍彩排時的劇照
他說,楊麗萍任何人都可以和她很近,但你又會有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我想這應該是靈魂的距離。

有人這樣形容,說他們就像一朵云與一只鳥,相依在一起。


肖全和楊麗萍 在天安門拍攝
像這樣的照片,肖全拍下的還有很多。張藝謀、陳凱歌、竇唯、唐朝樂隊、北島、舒婷、蘇童、李保田、陳沖…
凡是現在數得上名字的,整個中國文藝界的英雄人物,幾乎都出現在他的鏡頭里。
易知難,成都文藝圈的女神,在琴房里抽著煙,忽然想到要靠拍電視劇掙錢,養活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的丈夫,不禁悲從中來。
她對肖全說,我們認識這么久,你還沒為我拍過照片。
肖全聽罷,舉起相機,然后就有了這張照片:

易知難
僅此一張,足以封神。“她可以把自己和周圍10米內,任何一個人區別開。”
其實這一組照片還有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最上面的那張,完美地展現了易知難靜謐而憂郁的文藝氣息。
顧城和謝燁的照片,是在1986年12月的星星詩歌節上拍攝的。
“很多人以為這是在顧城家中,其實不是,當時顧城說,希望照片能有一種家的感覺,我就讓他倆在酒店的窗口坐著,顧城看向外面,謝燁手靠在他肩上。兩人目光平和而溫馨。”
那時,顧城有一種孩子般的純真,謝燁對他充滿了溫柔與呵護。
彼時的肖全想不到,僅僅7年后,顧城會用斧子砍向謝燁,然后在一棵樹上自縊身亡。

顧城和謝燁

1986年12月 成都 舒婷、北島、謝燁、顧城、李剛、傅天琳
竇唯,那時還是青澀少年。
下面這張照片,是竇唯錄完了自己專輯的時候。他讓肖全幫自己拍一張照片,那朦朧的光線,好像那個時代里音樂的光亮。


何勇。魔巖三杰之一,當初去香港開演唱會,嘲笑香港只有張學友會唱歌,雖然引起不滿,但演唱會當天,香港人瘋了。

唐朝樂隊。那時候開演唱會,因為太窮,主唱丁武窮到挨家挨戶去蹭飯,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憋著一口氣,做出了那么多振奮人心的音樂。

朱哲琴。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那首《阿姐鼓》,多少人聽了這首歌,選擇去西藏。

張藝謀。95年他和鞏俐在片場。拍攝間隙,鞏俐為他按摩肩膀。

肖全曾說:“張藝謀是我見過的最用功的導演,他可以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全天處于興奮狀態,把全劇組的人都聊癱了,自己還在那里琢磨。”

那時候,張藝謀拍出了《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而現在,他拍出了《長城》。在老謀子的身上,其實有一種悲壯的所在,我們對他有時過于神話,有時又過于貶低。

陳凱歌。那時候他正籌備《霸王別姬》。陳凱歌那時候大概想不到,這輩子的巔峰來得如此之快,而后來這個巔峰是如此難以逾越。
就如《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說的那樣:
“我以為《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最好時代的序幕,沒想到那是個尾聲。”

田壯壯。因為《藍風箏》他就禁拍了十年。
或許,幽人獨往來,靜寂的十年,對他來說也是最好的十年。


李少紅。《大明宮詞》是開端,亦是結局。

翟永明,肖全說:
“到今天,她依然還是很多男人的‘夢中情人’,她是獨立的。
她的思想,她做人的堅持,在中國今天的女人當中,她仍然是我尊敬的一個。 ”

西川。他和海子,駱一禾被譽為北大三詩人,肖全還記得,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優秀是偉大的敵人。

食指,郭路生。中國朦朧詩的鼻祖人物。肖全從芒克那里得到他的地址,居然是在一家瘋人院。在那里,肖全見到的是一個正常人,食指卻說自己是瘋子。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北島。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直到今天,還有無數的青年人因為這首詩激動不已。

余華,80年代先鋒文學代表人物,《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的作者。
如果你讓我推薦一本書,那一定是余華的《活著》。

王朔。
作為導演馮小剛的精神導師,中國80年代最火編劇,他一手操辦了《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策劃的電視劇引起萬人空巷,他的小說顛覆了中國精英階層的話語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肖全給他拍照時,多方聯系,他不是很愿意,直到聽說肖全也是海軍的,他才答應。

王安憶。一個寫作范圍非常之廣的女作家,她的《長恨歌》延續了張愛玲的海派之路,講述了一個城市的情與欲,起伏跌宕,并最終拿下茅盾文學獎。

蘇童。二十多歲時的作品《妻妾成群》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蘇童的南方和女人是小說中兩大經典主題,柔媚、陰郁而充滿意象感的文字,是非常令人著迷的。

史鐵生。
《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的作者,2010年12月31日,說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的他,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劉震云。
馮小剛和王朔的好友,《手機》《1942》《我不是潘金蓮》的作者,當年被稱作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如今已憑《一句頂一萬句》獲得茅盾文學獎。

劉恒,目前中國最牛編劇之一,《金陵十三釵》《集結號》《秋菊打官司》的編劇。他的《狗日的糧食》《黑的雪》亦是當年引起震動的優秀作品。

賈平凹。世界級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的水平,憑借《秦腔》拿到茅盾文學獎。甚至有人說:
“莫言之所以先于賈平凹拿到諾貝爾文學獎,只是因為賈平凹的文字翻譯過去其韻味失掉了一大半而已。”

李保田。喜來樂、劉羅鍋。

鞏俐,肖全給女性拍照時,經常會努力接近她們的生活狀態,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陪著她們拉家常,或者一起上街買菜。
他不是要拍出她們光鮮亮麗的姿態,而是生活化的樣子。

陳沖,多年來的優雅沒變,渾身上下都是女人味。

陳丹青。畫、文、評集于一身,在網上開設了自己的節目。

這些,只是他拍攝的一部分,算下來,他拍攝了200多個人。
他說:“我拍的不是名人,而是在憑自己的直覺選擇,所謂的標準,就是對中國文化,有推動作用、獨立思考的一群人。”

2012 年肖全拍攝的周迅


他拍三毛的照片,被三毛評為:拍出了我的一生。

三毛和肖全
他拍楊麗萍的照片,尤其被楊麗萍喜愛。
楊麗萍說:
“我老了會躲起來不見你們,但肖全不一樣,七老八十的時候我只讓肖全給我拍照片。”

楊麗萍
1995年,已經成名的張藝謀,見過肖全拍攝的作品后,就決定讓肖全為自己進行終身拍攝。

詩人朋友柏樺對肖全的稱贊是:
“你不要輕易拍,因為你只要拍了誰,就是那個人一生當中,最好的一張照片。”
事實所言非虛,這些照片,也確實是這些人最廣為流傳和認可的照片。
尤其是易知難,僅一張照片驚艷30年,成為了文藝界公認的女神。之后給易知難拍照的人很多,但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驚艷的照片。

花10余年時間走遍全國,拍攝200多名大腕兒,這一代人的芳華,被肖全凝練在了《我們這一代》攝影集中。
原標題:《20歲的鞏俐,30歲的姜文,他花40年走遍中國,只拍俊男靚女,現在每一張都是經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