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沈陽一初中女生遭同學P不雅圖傳同學群,表現異常幾日未上學

15歲女孩小蓓(化名)已經幾天沒有去上學,從開始的大哭大鬧到現在蒙在被里不跟人說話,這種異常的狀態也持續多天。
家人查看她的手機發現,有同學合成了一張半裸體圖片,頭像用的是小蓓的照片,而且將圖片發到了同學群中……
小蓓的家人認為這不是簡單的玩笑問題,對校方態度及學校調解的涉事家長的賠償意見,小蓓家人暫時并不接受。
同學P不雅圖片還傳到班級群里
小蓓是沈陽市蘇家屯區姚千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三年級的學生,“12月23日那天,女兒突然又哭又鬧,但現在也不哭也不鬧了,就像個傻子,不吃也不喝的。”小蓓的表現嚇壞了媽媽,媽媽每天以淚洗面。
小蓓的二大娘肖女士表示,家人發現孩子手機里有個同學群,里面有一張合成的半裸圖片,上面的頭像正是小蓓的。
從那之后,小蓓的異常越來越嚴重,外人根本不理,家人說話也極少得到回應。
“孩子受到了很大打擊,本來孩子確實挺胖,170斤,就比較自卑,現在經過圖片的事,孩子肯定更受不了。”肖女士說。
家人很快找到了學校。“九年二班一位同學小晴(化名)做的我女兒半裸體圖片,我們要對方的家長給個說法,他們說是女兒和我女兒開個小小的玩笑,德育處主任也說是個玩笑。”在一份情況說明中,小蓓母親說。
記者注意到,這張圖合成的痕跡非常明顯,穿著小背心、體型較胖,原圖很像一個網上流傳較廣的小胖男孩健身圖,由于袒胸露乳,加上女孩的頭像,難免讓人產生誤會。
小蓓家人報了警,姚千派出所介入調查。隨后,家人了解到,這個圖片其實7月份就已經在群里了,只是小蓓才發現。
班主任:希望所有孩子都健康快樂成長
28日下午,小蓓的班主任王老師表示,校方正在積極與多名當事人家長溝通,積極協調。
“作為班主任,希望孩子盡快來上學,別對孩子造成更多傷害。”王老師說,周日知道這件事后,校方讓班主任調查當事人情況,并將雙方家長都找到學校,沒協商出結果。
王老師先是打電話勸慰小蓓,又和校長、副校長到小蓓家和孩子聊了一會兒,“去的時候小蓓躺著,不愿意說話,嘮一會兒還行,應該可以回到學校”。
王老師表示,其實P圖的孩子跟小蓓平時是好朋友,“現在P圖的女孩也害怕了,畢竟是孩子,我們要保護小蓓,也要保護P圖的孩子。今天她中午沒吃飯,去外面走,我馬上去操場找回來,勸她誰都可能會犯錯誤,要正視錯誤。希望所有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長:想要對方家長和學校方面的道歉
“姐,經過學校調解,把你的想法與三個涉事家長溝通,小晴家長愿拿2000元,另外兩位學生家長愿各拿500元,合計3000元,現將調解結果告知于你,你考慮一下是否接受,如果同意,學校再幫助你們家長溝通見面簽協議。”28日,肖女士轉發了一條調解意見,她表示是校方反饋給她的。
不過針對這一調解意見,肖女士并不認可,“除經濟賠償之外,孩子現在精神受到很大打擊,是否能回到學校上學還不知道,我們想要對方家長和學校方面的道歉”。
至于這份調解意見是否為校方意見?校方對此事如何處理?是否對受傷害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記者欲向該校一位劉姓校長求證這些問題,其電話始終為小秘書狀態。
律師:網絡也成為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
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林姝婧律師表示,霸凌指通過心理、身體和言語的惡意攻擊,對受害人進行身心的壓迫,造成受害人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懼,以及憂郁。隨著科技進步,微信群、QQ群、BBS、微博等交流平臺也成為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欺凌者借網絡或電信設備以文字、圖片等形式攻擊受害人,也被稱為網絡霸凌。
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后遺癥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飲食不正常等,并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
從結果來看,小蓓的表現也有類似之處。
如果是你或你家的女孩子被P這種圖片并發到群里你認為這是?
A 玩笑 B 霸凌
采訪中,采訪對象對小蓓的遭遇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的認為只是學生間的玩笑,不足以言之過重。
但也有人提出,這其實是另一種校園霸凌行為,相對于暴力行為,這種言語和網絡表達,同樣會危害受害人的身心。
小蓓母親表示:“如果校方認為發我女兒的(合成)裸體照片是玩笑,那學校還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嗎?”
(原題為《初中女生遭同學P不雅圖 多日未上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